李水晶
摘要: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興趣會使個體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推動幼兒興致勃勃地進行學習。好的教材,好的教學方法能培養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在學習中找到樂趣。
關鍵詞:興趣 與時俱進 培養 引導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主要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蔽乙蕴骄繛榭茖W活動的基本方式,從多方面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皩W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梢?,濃厚的興趣會使個體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推動他興致勃勃地進行學習??茖W現象五彩繽紛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兒的好奇、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的啟蒙教育,我們應以科學素質早期培養為宗旨,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和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我經常采取以下幾個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一、選擇故事
好的故事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故事選得恰當,才能保證科學教育活動目標的實現。教師在選擇故事時,既要考慮到作品的教育價值,又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盡量選擇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相貼近的故事。
對于學齡前幼兒來說,科學故事如果偏重于講述一些科學原理,就會比較枯燥,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果把枯燥的科學原理和生動有趣的故事相結合,有情節、有人物、有優美的語言與有趣的對話、有矛盾沖突等,就容易受到幼兒的喜歡。
如《小青蟲的夢》講述的是一條小青蟲蛻變成美麗蝴蝶的故事,從最初偷偷躲在樹上聽歌,到最后在音樂會上翩翩起舞,這個故事不僅讓幼兒了解小青蟲蛻變成蝴蝶的生長過程,還告訴幼兒不應該用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都能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又如《烏鴉喝水》講述的是一只烏鴉口渴了,在找水喝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喝到水的故事。在故事情境中,幼兒可以仔細觀察、了解烏鴉解決困難的各種辦法,這個故事還可以啟發幼兒要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多動手、動腦解決遇到的問題。
故事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它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大知識面、促進幼兒想象和思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作為一所以科學教育為特色的幼兒園,我們嘗試把科學教育的內容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挖掘故事的科學教育因素,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了解科學知識、豐富科學認知和經驗,為了將故事有效運用于科學教育活動,教師在故事的選擇、處理和運用上需要下一番工夫。
二、巧妙運用多媒體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在多種類型的多媒體課件中,用多媒體課件非常直觀、明了。課件通常是由多張幻燈片組成的,幻燈片中可以插入各種現成的對象如文字、圖片、圖形、圖表、藝術字、聲音和影片等,也可以自己繪制圖形,對幻燈片上的對象,可以設置動畫效果。有多張幻燈片的課件,幻燈片之間還可以設置多種切換效果,并通過按鈕的設置實現幻燈片間的任意跳轉,它們使課件絢麗多彩、有聲有色,非常容易吸引幼兒。例如:在以往的科學活動中,都是教師給幼兒提供圖片或實物讓幼兒講述。
為了幼兒學習更主動,更有興趣,我就改變了以往的方法,大膽嘗試用電腦課件,以生動的語言,有趣的情節激發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再配合使用有關畫面,使幼兒主動地、自由地觀察和探索事物。如在認識八大行星的活動中,如果沒有多媒體教學,老師只能出示圖片給孩子灌輸,有興趣的則聽,無興趣的則玩,有了多媒體我先給孩子看動畫的太陽系的軌道圖,接著再引導孩子觀察八大行星的形象圖片,孩子們個個都聚精會神的觀察,并馬上把觀察到的八大行星的特征一一說出來,同時還說出了八大行星各自的的名稱及所處軌道位置。用傳統的圖片畫面不夠形象、清晰。用很多的圖片會很麻煩。由于是靜止的畫面,幼兒對所觀察的事物不感興趣。不能達到如此的效果,這就是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多媒體技術作為幼兒園教學手段,促進了幼兒園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我們一定要面對實際、面對幼兒,決不能忽視以幼兒為主體教學方法。把在幼兒園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機地融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它的作用和使用價值,為培養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而共同努力!
三、激發興趣方法層出不窮,要不斷完善自己,與時俱進
1、以“形式”激趣
根據內容確定不同的教育形式,觀察、參觀、科學小游戲、飼養、種植、科學實驗、科學閱讀等互相結合,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身邊的事物,發現身邊神奇的科學現象,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2、以“環境”激趣
把環境作為實施課程的重要途徑,合理利用幼兒園的空間,著力創設“保護好奇、支持探索、鼓勵創新”的科技教育環境。突破靜態設計,凸顯生活性、豐富性、動態性和可操作性,充分發揮環境的隱性教育功能。
3、以“內容”激趣
充分利用園所資源和社會資源,著眼于幼兒身邊的科學現象,選擇幼兒可見、可聞、可觸摸、可操作的科學內容,如“收獲的季節”“風車”“暖氣是這樣來的”“純凈水”“蝸?!薄捌婷畹念伾钡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其具體目標包括: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活動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幼兒處于人生的最初階段,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完善,通過科學教育激發幼兒學科學的興趣與好奇心,能夠為幼兒以后接受學??茖W教育乃至終生酷愛科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就為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與發展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