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深入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感知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德育、審美及自我發揮的想象力。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具有重要意義。將審美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其積極的學習心態,釋放學生天性,提高其鑒賞能力與鑒別能力,最終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則主要闡述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應用價值及應用策略,其目的在于為各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向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審美教育 意義 策略
在當前的教育中,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應該注重關注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準的培養,讓學生們得到綜合教育和全面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的研究出有關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措施,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審美價值觀,讓學生能夠通過美的層面去觀察世界,去感受真實的生活,并能夠持續進步和發展。
1、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教育的意義
1.1可以彌補審美教學的缺失
當今社會的教育體系中,很明顯缺乏對學生的審美教育。教學教育都是應試教育,趨于浮躁,很多教育環節和教學內容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目標,與學生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所以小學教學中應該轉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教學中融入美學元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彌補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缺失。
1.2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
小學的年齡比較小,沒有完整的對美的認知體系,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學元素和美學教育,應該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幫助小學生構建完整的審美體系,提升審美能力,進而提升小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美學觀念,適應以后社會發展需求。
1.3小學語文是提升審美能力的有效載體
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包含著很多種美學元素,設計的內容十分的廣泛,是開展小學審美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提升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平臺,因此,教師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將美學教育觀念巧妙的融合在其中,進行準確的課程引導,提升學生的美學認知,充分的發揮出小學語文的學科優勢,深入的挖掘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韻律和美感。
2、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審美教育的策略
2.1運用情境創設,從審美角度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學生對一些語文知識和概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學生固然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記住此類知識,但是對于知識和概念的定義內涵缺乏深入的理解,造成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填鴨式學習,不了解知識真正的涵義,這不利于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與綜合能力的培養。而采用審美教育,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知識概念的美學價值與審美意義,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此類語文知識的內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價值判斷力,從而提高其語文學習水平。如在《巨人的花園》一課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巨人品德缺點跟其行為的負面意義,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情境教學活動,讓一個學生扮演巨人,其他學生扮演孩子,用糖果或硬幣來代替花朵,讓學生通過將課文中的情境還原到現實中,去感受課文中體現的價值思考與巨人行為在美學與道德上的意義,切身處地體驗巨人行為,感受課文中對巨人行為負面價值的批評與揭示,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包容、分享、尊重的審美價值,認識和判斷自私、苛刻、冷酷在審美意義上的負面性和對他人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深刻涵義。
2.2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對語文知識的表現力,例如可以通過視頻、音頻、動態等不同手段對教學內容進行呈現,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和掌握。在小學語文《莫高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敦煌莫高窟的一些風光片和紀錄片,通過對課文中內容的視覺、聲音與動態呈現,使得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莫高窟的藝術美,認識到作者的文學表現力與審美思想,從而更好地掌握課文的內涵與文學技巧,提高學生對于這一課的認知深度與理解能力。
2.3運用聯想教學法發掘語文知識的審美價值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詩詞教學內容,而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很多學生難以深刻理解詩詞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因而造成學生在詩詞學習上對詩詞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刻,無法充分發現和理解詩詞作者的創作思想與古詩詞在文學層面上的價值,而怎樣才能在古詩詞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于詩詞內涵的理解能力?本文認為從審美教育入手,運用聯想教學法開展古詩詞教學是最佳的方法。例如在二年級語文古詩詞《草》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古詩詞內容的反復朗誦,通過朗誦感受白居易這首詩歌中的節奏韻律,然后教師可以拿出一些用來表現古詩詞意境的教學圖片,有關秋天和來年春天草原的照片、美術繪畫作品等,讓學生通過觀看表達同類意境和情感的藝術作品,從審美角度理解白居易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意境和情感,讓學生通過聯想來對比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在表現同一主題上所具有的作用與區別,進而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草》一詩中白居易的創作思想與詩歌的文學表現力。這樣通過將詩中的審美內容以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多元化呈現,讓學生從不同的審美角度對詩歌的主題進行感受與聯想,以不同的切入點讓學生感受和理解作者對于題材的表現目的與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詞,掌握古詩詞,這對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學習能力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通過運用聯想教學法進行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教育方法,能夠打破以往僅僅讓學生進行古詩詞死記硬背,而學生不了解詩詞內涵與藝術價值的局限性,讓學生從思想與審美高度認識到文學作品的深層意義,從而提高語文綜合素質,更好地培養審美能力與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審美教育納入其中,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及審美價值的同時,啟發學生思維能力與促進個性的發展,繼而讓學生在審美教育中加深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3 (01):47-47.
[2]徐明法,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4 (10):151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