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央珍
摘要:高中生每天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枯燥的課程內容難以被學生接受,因此要運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得到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加深師生溝通,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生活化 高中歷史 教學理念
為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幫助學生在愉悅的氛圍里學習歷史課程、提高教學質量,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理念。生活化教學理念有助于學生結合生活和社會經驗更快速地掌握歷史知識,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開闊視野、豐富閱歷,此外,也會使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一、新課標高中歷史學科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重要性和益處
(一)新課標高中歷史學科生活化教學方式重要性
生活化教學方式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有機結合學生的實際社會生活與學科教材內容,通過歷史學科知識點中生活內涵的發掘,將實際生活中的歷史理論充分運用,從而實現高中歷史學科體系更具生活化。但由于歷史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過去性,導致歷史學科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有著很大空間距離,這樣的距離使學生無法在學習歷史學科的過程中引起共鳴。因此,在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新課標高中歷史學科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益處
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歷史學科時,可以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自身探究來獲取歷史學科知識點,這樣能夠加強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強化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另外,通過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將枯燥無味的歷史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歷史學科課程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在歷史學科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突顯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歷史學科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獲取知識的手段及途徑,使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的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有所提高。
二、高中歷史教學的現狀
(一)注重應試教育,忽略人文教育
現階段,歷史教師在教學時未能以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升人文素養、創新精神為目標,授課方向多偏重于解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知識素養及閱歷沒有起到絲毫幫助,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價值觀,學生學習到的僅僅是書本中的知識概念,難以理解歷史的教育意義。如此教學非但不能讓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會因教學理念過于單一,破壞學生的成畏。
(二)歷史教學不能結合生活化教學理念施教
高中歷史的教師一直以來帶有一定的封閉性,受固有價值觀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已經適應了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強調對歷史學科的知識點死記硬背,缺少了開放性與創新性。學生也只是一味地學習書本中的知識,所以大多數的高中歷史課都在做練習題與講授解題方法的過程中進行。這種固有教學方法已經被眾多教師所習慣,以至于短時間內無法適應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生活化教學理念。
三、生活化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采用生活化教學語氣
部分教師習慣以專業嚴肅的教學語言進行授課,使用一些嚴謹客觀的詞語教學以彰顯教師的專業素養,殊不知由此直接導致了課堂枯燥、沉悶、壓抑的氣氛,教師難以與學生之間完成交流學習的目的,學生參與度不高。為調動課堂的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教師在課程中需使用貼近生活的語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如詼諧幽默的詞語,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懼感。用生活化的語言可以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與學生的朋友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消除課堂中的乏味感。
(二)改變教學目標,實現生活化教學
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僅憑借記憶很難理解繁雜的知識結構,由于歷史學科獨有的特殊性質,所以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對教學目標生活化的改革起到高度重視,盡可能的結合歷史學科知識點與學生實際生活,避免歷史學科出現蒼白或空洞等現象,造成學生無法理解歷史學科知識點的情況發生,實現教學目標生活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牢固記憶歷史學科知識點,還能幫助學生掌握從古至今的歷史發展規律,使學生可以借鑒歷史學科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三)完善教學內容,實現生活化教學
以往的高中歷史學科教材內容過于重視陳述歷史事實,輕視了歷史學科只是種生活化的元素。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的做到教材內容生活化,向學生生動的展現歷史事件,使學生與歷史學科知識引發共鳴,只有采用這種歷史學科課程教材內容,才能使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與探究熱情得以激發,從而幫助學生自主獲取歷史學科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四)創新教學模式,實現生活化教學
創新教學模式是高中歷史學科生活化教學的主要途徑。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講解歷史學科知識黠,突出生活化教學的特色。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放映一些學生喜愛的歷史影片,在這種氛圍中講解歷史學科知識點,能夠最大化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熱情。還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辯論比賽或演講活動,實現歷史學科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活動的參與度,還可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并牢固記憶歷史學科知識點。
(五)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授課中應積極調動課堂氣氛,在上課前,結合課程內容為學生講述一個簡短有趣的歷史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程內容,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中利用生活化的肢體動作、聲音、表情等表達自身的情感,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扮演歷史人物的形式創造課堂情境,用自己的思想主張講述歷史人物的生平,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引發學生的自主思考。營造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不僅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加深學生學習課程知識點的印象,激發學生的思維,更能使學生在愉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追求新的知識,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學科是高中教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生活化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高中歷史學科生活化教學可以最大化提升課程教學的總體效率與質量,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作為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將課程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使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韓成平.探究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 (3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