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松
摘要:核心素養具有多元性特征,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主要是在語文教學學科中體現出來的核心素養,與語文學科間的知識有著緊密的關系,基于文化傳承與理解背景下,教師應當真正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和引導,切實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通過合理點撥使學生能夠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本文在此背景下,簡要分析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實質內涵以及具體的培育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實質內涵 培育途徑
引言
語文教學是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指的是語文學科特有的讀書育人內涵,在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必須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能夠充分尊重語文學科的自身特性,切實掌握好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生核心素養間的內在關聯性。通過有效的引導與幫助,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念,促使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實質內涵
核心素養是對傳統教學與教學反思中不斷總結出來的核心素養,是將人放在教學思想上,重視培養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品質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由于語文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與綜合性、獨特性與基礎性的眾多特征,所以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極為豐富且清晰明確。所以教師應當有效挖掘語文學科中的核心價值,通過有效的引導和啟發,使學生獲取思想上的教育能夠正確的認知社會,能夠通過語文學習中的高雅文化,愉悅精神,獲取精神激勵,進一步陶冶性情,促使學生全方位發展。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培育路徑
(一)培育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
語文教育屬于文化活動,也是文化理解與傳承的重要過程。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有效傳承并理解文化,就必須堅守文化,再認知理解語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內涵,擺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加強傳統價值觀念與現代取向的高度融合,同時應當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加強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有效聯系,能夠將傳統的文化與現代民族文化、思想融為一體,切實做到國際視野和民族情感有效融合,從歷史高度進一步關注文化的發展歷程。同時應當將個性鮮明的共性與個性有效融為一體,教師也應當充分尊重文化差異,能夠有效掌握文化間的個性特點,進一步促進文化貢獻的有效整合發展,即轉化為新型的文化成長新資源。例如:學習《再別康橋》這篇文章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延展,展示《雪花的快樂》等相關作品有助于陶冶學生性情,使學生感受到作者創作時抒發的情感有助于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生活事跡應用寫作的形式展示出來。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時,應用多媒體展示“懷李叔同先生”的相關詩歌與書法作品,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積極性,使學生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培育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拓展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逐步培養學生看待事物的能力,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夠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由于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就是學生的思維方向,思維方向與方式,決定著學生的視角寬闊程度,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著重突出學生思維方式的系統性整體性,能夠鼓勵學生進行全面多元的分析與探究。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應用思維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求異思維、抽象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等等,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反映學生對于近階段的學習情況,教師也能夠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
(三)培育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能力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閱讀和寫作、口語練習與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語言表達與建構的重要橋梁,例如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滲透語言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水平。在寫作時則要求學生加強對語言知識的有效建構,要求學生運用豐富生動的話語描述自己想象的事件或者是真實的情感,通過口語交際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時應對能力。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場合能夠有效且得體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例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當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將多元學科的知識有效整合,進一步加強語言文字的有效建構和應用,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培育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創新思維
語文學科是發現美的學科,應當要求學生能夠準確應用語言,將描述出來,所以教師應當有效運用豐富多元的語文活動,使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審美活動中,通過活動豐富情感,凈化心靈,切實陶冶學生性情。例如語文學科審美,主要包括鑒賞美、語言美與文字美、形象美與情感美等等語言美是語文教學中對審美人物和審美鑒賞的切入點,而語言美則是學生語言應用的重要典范。語文學科中的描繪景色的文字是應用文本反映社會環境的過程,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事物的本質,進行針對性判斷,才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性美與創造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真正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過程中自主發現美,將所學習的語文知識與內容現實轉化為內心的綜合素養。所以教師必須有效結合語文課程中的相關要求,在各類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的總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能夠切實掌握審美創新與思維拓展、傳承語言應用等四大要素間的關聯性。通過豐富多元的實踐教學活動,進一步優化育人模式,培育出具有高度核心素養且全面發展的新時期人才。
參考文獻
[1]焦禮穩.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6):56+59.
[2]鄭新麗.核心素養:高中語文課程的應然價值追求[J].教育探索,2013 (04):27-33.
[3]郭家海,語文核心素養的三層落實路徑[J].語文知識,2015 (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