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聯用綜合治療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的療效
張春曉張崇1曹建璽2來中海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結核內三科,河南新鄉453100)
摘要〔〕目的探討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聯用綜合治療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該科收治的118例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患者,隨機分為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聯用治療組(觀察組)以及單純抗結核藥物治療組(對照組),每組59例,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腦脊液檢查情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定,隨訪1年,采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評定生活質量。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質、白細胞數以及壓力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氯化物、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對照組,蛋白質、白細胞數以及壓力均低于對照組(P<0.05,P<0.01)。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A總分以及精神性因子、軀體性因子的得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無失訪現象,兩組比較,隨訪6、12個月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指標生理機能(PF)、生理職能(RP)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可有效治療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其機制可能與可改善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指標有關,同時,還可有效改善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結核性腦膜炎;難治性;莫西沙星;抗結核藥物
中圖分類號〔〕R529.3〔文獻標識碼〕A〔
1新鄉醫學院藥學院2河南省郟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第一作者:張春曉(1981-),女,主治醫師,主要從事結核病研究。
結核性腦膜炎屬于常見肺外結核病之一,死亡率及致殘率高〔1〕。臨床多采用喹諾酮類藥物對其進行干預,莫西沙星作為新一代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其以抗結核效果好以及穿透血腦屏能力強而被WHO 推薦用于抗耐藥性結核病優選的二線抗結核病藥物〔2〕。本文選用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聯用對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的老年患者進行干預,通過觀察其療效及安全性,以期探索有效的治療措施與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我科收治的118例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患者。根據臨床前瞻性研究原則隨機分為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聯用治療組(觀察組)以及單純抗結核藥物治療組(對照組)各59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盜汗、全身倦怠無力、精神萎靡不振等癥狀。觀察組男38例,女21例;年齡51~72〔平均(58.2±2.8)〕歲;CT 表現:腦積水25例,腦溝、腦裂、腦池變窄18例,腦池出現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改變以及周邊結構不清晰者16例;磁共振成像(MRI)表現:腦膜增厚強化者28例,腦積水28例,腦溝變窄、腦質腫脹22例,腦水腫10例。對照組男36例,女23例;年齡50~71〔平均(57.8±2.5)〕歲;CT表現:腦積水24例,腦溝、腦裂、腦池變窄20例,腦池出現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改變以及周邊結構不清晰者18例;MRI 表現:腦積水28例,腦膜增厚強化者26例,腦溝變窄、腦質腫脹20例,腦水腫8例。納入標準:①年齡50~80歲;②符合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的診斷標準,且經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者;③患者意識清楚,知曉研究內容,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心、肝、腎等其他嚴重軀體疾患者;②有嚴重精神疾患者;③認知功能低下者;④對藥物過敏者;⑤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不能耐受者;⑥依從性差,中途退出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臨床表現及影像學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措施對照組予以抗結核治療措施,包括抗結核化療、激素治療、降低顱內壓及腦水腫等措施,予以異煙肼0.6 g/d,靜脈滴注,利福平0.45~0.60 g/d、吡嗪酰胺1.0~1.5 g/d、乙胺丁醇0.75 g/d,強化治療3 個月,而后行7個月鞏固治療,上述藥物1次/d,口服;應用激素治療為第1周予以地塞米松0.3~0.4 g/d,靜脈輸注,而后每周逐漸減量,4 w后改為口服;根據患者的體重予以20%甘露醇進行治療,于1 h內靜脈滴注完畢;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者,可予以椎管內注射50 mg異煙肼+2 mg地塞米松,1 次/3 d,治療前可先放出等量腦脊液;最后可在強化治療期間,為降低異煙肼的毒性,予以維生素 B6,靜脈滴注,鞏固期改為口服即可,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可予以改善神經系統代謝功能的藥物,如復合維生素 B、輔酶類物進行輔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措施的基礎上,在強化期予以莫西沙星0.4~0.6 g/d靜脈滴注,鞏固期則改為莫西沙星0.4 g/d口服。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6個月腦脊液檢查情況,主要包括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質、白細胞數、壓力以及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定。
1.4隨訪情況患者病情穩定出院后,對其進行隨訪觀察,主要采取門診及電話隨訪的形式,每6個月1次,隨訪1年,采用健康測量量表(SF-36)進行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情感職能(RE)的評定。
1.5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腦脊液相關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氯化物、葡萄糖、蛋白質、白細胞數以及壓力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氯化物、葡萄糖含量均高于對照組,蛋白質、白細胞數以及壓力均低于對照組(P<0.05,P<0.01)。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價兩組患者均無失訪現象,隨訪6、12個月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指標PF、RP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焦慮情緒改變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A總分以及精神性因子、軀體性因子的得分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總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腦脊液相關指標比較 ± s, n=59)
與對照組比較:1)P<0.05,2)P<0.01;下表同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HAMA評分比較
3討論
結核性腦膜炎屬于重癥結核病,尤其是發于老年患者之中更為兇險,早診斷、早治療是其治療的關鍵,一般而言,在抗結核的治療中,其藥物的應用多遵循早期、聯合、適量、全程的化療原則,且保障選擇的藥物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的同時,可順利的通過血腦屏障,而腦脊液保持較高的濃度,既往研究〔3〕報道國外對腦脊液進行細菌培養發現,其陽性率約在55%以上,而在我國,腦脊液的陽性率多在30%以下,且所需時間長達1個月,不能為臨床快速診斷提供依據〔4〕。現今臨床多根據患者的癥狀表現及影像學等輔助檢查進行綜合診斷,本研究中的所有病例即是通過癥狀結合CT、MRI表現進行診斷,無一例誤診。
目前,臨床對于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多選擇一線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及吡嗪酰胺,該藥物可自由通過炎癥的血腦屏障而使得其在腦脊液中的濃度與血藥濃度近,本研究中即選用此兩種藥物進行治療〔5〕,輔以可部分通過血腦屏障的利福平、鏈霉素、乙胺丁醇進行治療,同時聯合新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莫西沙星,該藥物與其他同類型抗生素相較,具更強的抗結核活性,且具較強的血腦屏障穿透能力,該品在腦脊液與血漿中的濃度比可達0.70~0.94〔6〕,且腦脊液中氯化物的含量多隨血漿氯化物的改變而變化,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中多出現氯化物減少的現象,而葡萄糖含量降低時,多與中樞神經系統受到細菌或者真菌感染,被破壞的細胞釋放出葡萄糖分解酶而使其消耗有關;蛋白質含量若增加,則多提示患者血腦屏障受到破壞;結核性腦膜炎時其腦脊液白細胞數多呈現增加的趨勢,長期使用患者具有較好的耐受性,故而已逐漸將其應用于耐藥結核病以及難治性結核病的治療之中,尤其是對于結核性腦膜炎效果較好〔7,8〕。本研究結果提示莫西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可有效治療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其機制與可改善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指標有關。
綜上,莫西沙星與抗結核藥物可有效治療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其機制可能與可改善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腦脊液指標有關,同時,還可有效改善老年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其生活質量。
4參考文獻
1中國防癆協會.耐藥結核病化學治療指南 (2009)〔J〕.中國防癆雜志,2010;32(4):181-98.
2劉風霞,劉雪云,戰云飛.結核性腦膜炎 96 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3):471-2.
3Marx GE,Chan ED.Tuberculous meningit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verview〔J〕.Tuberc Res Treat,2011;45(5):764-8.
4林慶裕,董海平,徐建輝,等.結核性腦膜炎 215 例治療分析〔J〕.新醫學,2011;42(2):102-3.
5吳福蓉,唐神結,肖和平.高劑量異煙肼與延長強化期對結核性腦膜炎的療效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6):1259-61.
6Pranger AD,van Altena R,Aarnoutse RE,etal.Evaluation of moxifloxa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3 years of experience〔J〕.Eur Respir J,2011;38(4):888-94.
7Christensen AS,Andersen AB,Thomsen V,etal.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Denmark:areview of 50 cases〔J〕.BMC Infect Dis,2011;11(1):47.
8傅滿姣.結核性腦膜炎 92 例臨床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7(3):69-76.
〔2014-07-12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