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輔導員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響到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于2006年9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規定》的出臺,為進一步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提升輔導員素質和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各高校在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有了一個明確的、具體的目標和統一的、規范的要求,又為每一位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提供了有力保障。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專業化;思想政治教育
一、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必要性
首先,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性決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是一項育人的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因此,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擔者,必須實現專業化。
其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是適應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勢的客觀需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客觀上呼喚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最后,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更是輔導員隊伍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合格人才的重任,輔導員的政治傾向、職業道德,以及對各種社會現象的態度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因此,提高輔導員的專業素質、加快輔導員的專業化建設勢在必行。原有的輔導員隊伍存在著職責不清、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管理不規范、精力分散、流動性大、隊伍不穩等弊病,只有推動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
所謂專業化,是指由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專門從事某項工作并不斷提高的過程。輔導員隊伍專業化,不是一般狹義上的專業化,即輔導員要成為以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為職業的專業型人才,而應當是廣義的專業化,即輔導員隊伍要向專家學者型方向發展,必須要承擔一定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第一,學校領導重視,認識統一。輔導員隊伍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學校一定要倍加珍惜這支隊伍,致力于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對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要有全面、準確的認識。輔導員應是專業性強、素質高的教師。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使輔導員減負增效,在保證和促進輔導員履行好職責的同時,要求輔導員按一定的專業方向提高自己、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同時,學校要有計劃地培養輔導員梯隊,以造就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特色的教育管理專家,使輔導員工作真正成為高校最能吸引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崗位之一。雖然輔導員們工作起來不求報酬,但學校也應重視他們的待遇問題,抓住人事制度改革的良好時機,想方設法騰出專項經費,保證輔導員崗位津貼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第二,明確職責,按適當比例配備專職輔導員是輔導員專業化的根本保證。按理說,輔導員只負責學生思想、管理工作,可在現實工作中,輔導員幾乎成了事事都要關心的“保姆”,有時早上6點起床帶操,常常夜里10點多才能結束工作。輔導員一般都比較年輕,職位又低,加上工作職責不明,常常被從事專業或行政工作的老師吆來喝去,本來應該盡心的學生工作常常會被迫給其他跑腿類的瑣事讓路。由于學生事務較多,輔導員工作強度很大,很少有時間去搞科研,學術建樹也就無從談起。同時,由于工作強度大,又缺乏身份認同感,很少有人把輔導員作為終身職業,因此,我國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很大。
三、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和途徑
只有專業化的培養和建設,才能使輔導員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催生出專業化的隊伍,進而從根本上解決輔導員的職業定位問題。要想使輔導員工作不再是“兔子的腿、婆婆的嘴”,讓輔導員不僅有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尚的人格和一定的專業技能,就需要學校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制訂培養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他們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堅持業務知識與培訓內容相結合,堅持在職培訓與日常學習相結合,堅持普遍提高與重點培養相結合”,有目的地組織輔導員到重點院校學習和考察,從而借鑒其他高校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工作方式,不斷提高整個輔導員隊伍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增強他們的工作能力。
發展前景是決定輔導員職業是否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學校應圍繞入口、出口、培養、管理四個環節,做出一些明確的規定,努力做到讓輔導員政治上有前途、專業上有方向、發展上有后勁。據介紹,北京在全市研究建立輔導員職業發展體系,完善輔導員準入、考核、晉升、評聘等制度,推動輔導員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同時鼓勵各校結合學校傳統與工作實際進行探索實踐,形成各具特色的輔導員隊伍發展模式。多樣化的選擇滿足了輔導員的實際需要,激發了輔導員的工作熱情,為隊伍發展拓展了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