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不錯的選擇對于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應該是促使企業價值實現最大化。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的財務管理目標,必須以長久發展為視角,制定企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包括質量目標、技術目標以及管理目標。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核心競爭力
企業金融活動會直接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情況。對于現代企業而言,要想制定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形成明確的財務管理理念、構建完善的采取管理方法以及措施?,F階段,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對不同觀點進行全面了解,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現代企業如何構建并實現采取管理目標。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很多因素息息相關,例如,企業制度、企業文化、技術創新以及財務管理等,企業要想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從這些方面入手。本文以企業財務管理為切入點,簡述了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意義,并在分析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常見性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為客戶提供特殊化集團利益技術以及獨特技能,不僅有利于客戶的價值得以全面實現,還能同一時期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本元素主要有企業營銷能力、企業研發能力、企業戰略管理水平以及企業財務管理核心競爭力等。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促使企業價值實現最大化,所以,企業財務管理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一個很好的工人,良好的企業投資決策管理決策是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企業價值=債券價值+股票價值。由此可見,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促使企業股東利益實現最大化。相對比最大化利潤目標而言,毋庸置疑,它取得了較大跨度的發展。它對資金產出與收入、風險與收益、資金時間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綜合考慮,在有效規避風險的基礎上,促使經濟利益實現最大化。但是它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相反,有重大缺陷,特別是在我國經濟環境不適應,也致使利潤最大化目標出現了嚴重的混亂情況。基于宏觀視角而言,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尚處于過渡時期,新老系統仍然在探索的過程中發展?;蛘呤袌鼋洕ㄔO不夠完善,正是這種大的社會發展背景,導致我國企業在選擇財務管理目標時普遍通過西路,和現實國情中,人格的現實選擇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學術界在企業財務目標選擇方面,所提出的主流觀點是反對股東利益最大化以及利潤最大化,而是倡導促使權益資本利潤率實現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等,主要原因有四點:其一,國有企業具有雙重特性,因此,其不僅要獲取經濟效益,還要擔負相應的社會責任,利潤最大化與其發展方向相悖;其二,基于現代企業運行制度約束下的企業,多為企業經理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這種行為對于企業而言,并沒有充足執行動力;其三,不具有可操作性。利潤最大化實現的難度系數較大,不僅不現實,也有失道德標準;其四,利潤最大化屬于短期行為。這些觀點主要是通過分析相應的理論的優點和缺點并確定其選擇。但是,基于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以及企業管理現狀而言吧,企業必須促使利潤實現最大化。
二、企業財務核心競爭力研究
1.企業的財務戰略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可以為其創造競爭優勢。企業推行財務管理戰略,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產業競爭優勢,進而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長期生存和可持續發展。企業在制定自身的戰略性發展系統時,若是以財務戰略為主要內容,必修確保其符合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需求。因此,提高企業財務戰略管理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企業實現其自身的戰略性發展目標?;诳茖W理論的指導,合理化制定財務戰略管理策略,是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保障。企業在制定戰略目標時,有效融合企業財務戰略系統,可以獲取其他金融的支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不僅需要企業金融的支持,還需要企業財政資源。由此可見,企業要想提升自設內的核心競爭力,必須創建并優化配置財政資源,首當其沖的便是金融資源。所以,企業財務戰略管理是企業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環節。
2.建立一個科學化財務策略
首先,企業要基于科學理論的指導,明確定位自身的財務戰略。企業需要結合先進性經驗、企業內部總體戰略、戰略目標以及資源生命周期等內容,明確有利于企業實現健康生存與長期發展的戰略實施途徑以及最終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尋求實現策略的潛在金融資源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優化資源配置,企業應當在環境的科學分析,選擇合適的財務策略模型。
3.改善公司的財務結構。
企業應改變傳統的家族管理一方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以及股東的責任,建立健全企業的就業系統,提高企業決策機制的權威性,并以其聯合監督機制約束企業經營管理者;另一方面;企業要構建完善的治理結構,主要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債權人和其他主要利益相關者,并使他們的決定可以影響公司的經營管理決策,,促使公司實現長期發展。
4.通過金融創新,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首先,企業管理者不斷創新自身思維,在外部條件方面,政府部門要注重對鑫-柯高行業的培養和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改善企業外部創新環境,;而在內部條件方面,中小企業要不斷創新內部質量,改善自身的金融體系。
參考文獻:
[1]財政部CPA考試委員會.財務成本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2]丁于思,高陽.重點開發區建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2)
[3]Donato Masciandaro. E Pluribus Unum? Authorities Design in Financial Supervision: Trends and Determinants[J]. Open Economies Review . 2006 (1)
[4]K.P.Ramaswamy,James F.Waegelein. Firm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llowing Mergers[J].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 2003 (2)
[5]何艷桃,王禮力.基于核心競爭力培育的并購后管理整合淺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
[6]杜卓君,石小平,何英捷.基于多角化戰略的并購整合——一種價值鏈整合模式[J].經濟體制改革.2005(01)
[7]李爽,趙龍,于健.遼寧裝備制造企業的財務競爭力評價——以沈陽機床為例[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8]DENG Qizhong,CHEN Rui. A Research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Financial Ecological Main BodiesIndicator System and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J].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4(1).
作者簡介:郝劍華(1972.10- ),女,籍貫:山西洪洞,本科學歷,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單位:臨汾市物資再生利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