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
摘 要: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一味的重視大型工業企業的發展,其所能獲得的勞動力就會越來越少,同時還有可能會發生大規模的失業現象,而中小企業資本有機構成相對較低,它的基本規律和大型工業企業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所以,發展中小型企業可以十分有效的防止勞動力得到充分合理的分配,因此,我們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也越來越重視。
關鍵詞:中小企業;資本有機構成;就業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小企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在發展大型企業的過程中發生了勞動力過剩的現象,就業就成為了社會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加以控制和處理,而發展中小企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因此,我們對中小企業在經濟運行與增長中的作用機理進行全面的探討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不同資本規模企業結構與就業之間的內在關系
1.偏重于發展大工業企業時的勞動力失業
如果社會總體和企業的總勞動力數量一直處在穩定的狀態,國有和集體大工業企業的自辦利潤就會出現明顯的下降情況,同時,企業職工的工資也需要不斷的提升,而市場競爭方面也越來越激烈,大中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投入,就必須要減少人員的任用,會有很多人面臨失業,其作用的機理如下:
(GL-△GL)=〔∑K-(SK/SL)SL〕/〔GK/(GL-△GL)〕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大型企業的資本構成提速比較快,而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不能吸收過剩的勞動力,將會留下一部分的勞動力無法就業,使得社會發展中面臨著嚴重的失業問題。如果中小企業數量大大減少,其資本量也就明顯的減少,這樣也就可以吸收更多的勞動力。
2.中國未來平衡就業和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戰略模型
當前,在我國的發展中,新增就業和再就業以及剩余勞動力的安置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從未來的企業發展趨勢來看,就業在所有制結構中的調整中可以總結為以下模型:
(SL+△SL)={(∑K+△K)-〔FK/(FL-△FL)〕(FL-△FL)-〔GK/(GL-△GL)〕(GL-△GL)}/(SK/SL)
式中,△K為新增資本,△SL為中小企業新增的勞動力。
在模型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型企業資本有機構成呈現出了非常明顯的提升趨勢,勞動力正在逐年減少,農業土地資本的有機構成也在不斷的提升,這就會出現大量剩余勞動力,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資本構成相對較低,在發展基本狀況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如果總資本量處于增加的狀態,就能容量更多的勞動力,所以,發展中小企業對轉移和容納剩余勞動力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發展中,大力扶植中小企業也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經濟增長的中小企業作用
1.中小企業在儲蓄轉化為投資流程上的重要功能
宏觀經濟運行平衡通常就是指在國際收支的條件下,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應該形成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儲蓄和投資要處于相對較為協調的狀態,如果投資超過了儲蓄,總的需求量就會比總的供給量大。如果儲蓄比投資的金額多,總需求就會比總的供給少,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現經濟衰退的問題,經濟增長的速度會在短時間之內迅速下滑。所以國民經濟總的供給和總的需求能否達到一個相對比較平衡的狀態,主要要看儲蓄和投資之間的轉化率,但是,儲蓄要和投資完全相同需要經歷一個非常復雜的經濟流程,同時在不同的環境和階段當中,其轉化的過程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2.中國的PI渠道梗阻與供給過剩、投資不足和增速下滑
當前,我國的PI通道堵塞,供給過剩,投資數量大大減少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采取的方法是,應該充分的意識到財政擴大需求的政策只能在短時間內起作用,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基礎設施的資本和產業資產的比例出現非常嚴重的失調現象,此外還能降低經濟增長對于國債的一來程度。我們應該加大銀行體制的改革力度,使得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給中小企業貸款,資本市場的秩序也需要適當的調整,消除泡沫,這樣才能使其在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積極的體現出自身的功能,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加大中小企業的發展力度,使得資本要素投入的渠道多樣化發展,PI渠道逐漸拓寬,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3.中小企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比較優勢和聚集效應動力
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將剩余勞動力合理的組織起來,充分的利用和轉換其勞動力資源,從而構成一個勞動密集產品和服務的基本形式,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出自身的優勢。
城市化的發展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我國的人口數量巨大,勞動力和中小企業在地理位置上都處于十分集中的狀態,這也成為了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特征,一些農副產品還需要在中小企業的支持下加工銷售,一些技術還需要在中小企業當中加以應用,而我國的城鎮化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程度也有了十分顯著的提升,這也使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相互促進和相輔相成的關系,農村和城市當中限制的勞動力也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利用,我國的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具備了更多勞動力上的優勢。
三、政策建議
首先,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如果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只重視那些高新技術、資本密集型的大型工業企業,而對中小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不是十分的重視,就可能使得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人必須要面對失業的問題,中國還會出現大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勞動力,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矛盾也會十分的嚴重,所以,如果站在經濟發展的層面上去看,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對產業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是在加大技術和資本密集型企業發展扶持力度的同時,也一定要對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的中小企業加以關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我國的就業。
其次,一定要更加積極的去對我國的所有制結構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使得大部分的勞動者在中小企業發展中更好的獲得就業機會。有些人認為,民營企業在發展中會不斷的擴大規模,其資本會呈現出社會化的趨勢,但是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大公司并不是最能吸納就業的部分,中小企業才是就業的主要突破口,當前我國的人口數量非常多,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8成以上的勞動者需要在中小企業中完成就業,大企業在發展中其資本社會化的程度會不斷的提升,如果從未來的勞動者自身的就業結構來看,通常是勞動和技術密集型與創業、經營等多種方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而中小規模的私企將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再次,中小企業是不是能夠長期穩定的發展主要是要看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市場準入方面,工商注冊的時間要盡量縮短,審批的流程也要盡量簡化,入門門檻的設定不能過高,對于帶項目投資的企業,在審批當中更是應該講求效率。第二是應該在中小企業發展的過程中給出更好的稅務政策,減免部分稅費,避免亂收費和亂罰款的現象,這樣也就可以讓那些實力不是很強的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減少成本的支出,在外部環境方面為其提供更好的條件。第三是要對中小企業銀行擔保體系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積極的建設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機構,銀行應該更加主動的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此外還要積極的去發展風險投資和第二板塊市場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得一些成長空間比較大的中小型企業在市場上有更多的融資渠道。第四是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發展和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還要在這一過程中構建中小企業的社會化服務機制,減少中小企業在信息查詢、市場擴展等諸多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四、結語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所具備的特點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其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只重視大企業的發展,就會出現勞動力和生產過剩的現象,而充分的支持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可以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從而解決就業問題,二者如果能夠協調發展,對我國經濟建設將產生非常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天勇.發展中小企業:未來社會穩定最重大的戰略[J].中國工業經濟,2000(07).
[2]王小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與制度變革[J].經濟研究,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