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娟
[摘 要]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是繼中級財務會計課程之后應用技能型院校會計專業的又一門專業課程,該門課程教學內容多、難度大,改革其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針對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改革措施:確定應用技能型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主線,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科學選定教材,合理確定教學內容和學時;以案例教學為主,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關鍵詞]高級財務會計;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11-0149-02
一、引言
企業會計核算是在四項基本假設的基礎上進行的,然而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造成會計假設松動,這也是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形成的基礎。所謂的“松動”有兩層含義,一是原有的客觀條件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難以用原有的方式限制和解釋;二是原有的條件為客觀形勢所限,被徹底否定。會計假設的松動只是會計理論發生變化的結果,其根本原因是客觀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是原有的會計前提條件不能適應變化了的客觀經濟環境的表現。例如:會計主體假設的松動表現為實踐中產生了多層次、多方位的會計主體,由此形成分支機構會計、合并會計報表、分部報告、基金會計等特有的會計事項,持續經營與會計分期假設的松動產生了破產會計,貨幣計量假設的松動產生了物價變動會計和外幣會計。
二、應用技能型院校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選用隨意性大
市場上《高級財務會計》的教材種類繁多,各教材的側重點不同,《高級財務會計》不同于《中級財務會計》與《基礎會計》,《基礎會計》主要是對會計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講解,《中級財務會計》主要講述了企業六要素的會計處理,而《高級財務會計》則主要針對企業特殊事項的核算,不同作者對特殊事項的選取不同,因而出現了教學內容不同的《高級財務會計》教材,而有些院校沒有真正分析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及教育的最終目的而隨意選取教材。
(二)教學課時分配不科學
應用技能型院校本著“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的目標定位,院校開設的課程一般較多,每門課程的課時相應較少,這也包括高級財務會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受課時、學生接受程度的限制,很多課程內容不能講解。在這種情況下,對教師的要求相應提高。如果教師了解哪一方面的內容是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影響,在這一方面分配更多的課時,那么學生將來會受益匪淺。反之,如果教師對會計行業和現今社會會計需要具備什么技能根本不了解,那么他就會平均分配課時,學生學習也就抓不住重點。
(三)教學方法單一
傳統的教學方法多為“填鴨式”教學: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 現如今雖然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但“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根深蒂固,很難完全改變。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應用技能型院校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
(一)確定應用技能型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應用技能型院校應以需求為導向,以主要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為宗旨,堅持貫徹“實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應用”的人才培養原則,面向中小企業培養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富有創新精神和發展后勁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主線,積極開展實踐教學
在教學中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為一體,理論教學的深度與廣度限定在崗位綜合技術應用能力和一定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堅持“必須、夠用”原則;而實踐教學則相對“全面、系統”,注重對基本理論與知識的運用、崗位技能訓練及財會職業資格要求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在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實行“模塊化,點、線、面”相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將對每一會計準則的講解設定為一個模塊,每一模塊完成一項實踐任務,以任務為驅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把每一個知識點連成一條線,再由每一條線完成確認、計量、記錄、報告這一全過程。
(三)科學選定教材,合理確定教學內容和學時
高級財務會計課程作為一門單獨課程,其教學內容一直引起學界的爭議,但有一點達成共識,即針對企業發生的特殊經濟事項進行會計核算,而且課程內容應隨著客觀經濟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應用技能型院校應結合學生的接受程度與理解能力,選取適合的教材,并結合每一章節的難易程度合理分配學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精講、多練”,理論知識以“適度”為原則,大量做練習,切實提高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以案例教學為主,積極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案例教學法中教師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級財務會計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法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引入案例時應引入上市公司的真實案例,這樣能引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進而會研究其相關的理論,例如在企業合并章節可以引用吉利收購沃爾沃轎車案例,在債務重組章節可以引用浪莎襪業債務重組案例等。在引入案例時教師要對相關理論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開展討論,最后進行案例總結,真實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職業判斷能力。
(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將期末考試成績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平時的考核,平時考核占總成績的30%,包括出勤、作業、課堂表現。第二部分為多元化考核,多元化考核占總成績的70%,考核分為三部分,一是對案例分析的考核,占該部分成績的40%,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對上市公司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并以案例分析報告的形式上交分析結果。二是對大作業的考核,占該部分成績的30%,對上市公司真實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處理。三是對實訓的考核,占該部分成績的30%,把上市公司真實發生的經濟業務的會計處理記錄到會計憑證、賬簿上,并編制財務報告。該考核方式目的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責任編輯:梁宏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