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焱
?
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研究
文/孫焱
摘要:隨著20世紀以來信息經濟學的發展,其改進了企業固有的非人性化假設,使其改變為經濟人效用最大化的的假設。這一改變對現今企業集團股利政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文針對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現狀和改善其的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現狀;改善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對于企業盈利進行分配或是留存進行再投資的決策,對于先進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但是現今的企業集團的股利政策普遍存在一些股利分配不均、股權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為了提高企業的盈利,我們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一)股利政策簡析
股利政策是公司董事會對公司股利進行管理而實施的一切政策。它包括對股利的發放、發放多少以及什么時候發放等一切相關事務進行嚴格的管理。股利政策主要是對企業的盈利進行管理。企業盈利是留存還是進行再投資,就取決于股利的發放。它主要包括四種政策方式:剩余股利政策、穩定股利額政策、固定股利率政策、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當然它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上來說股利政策就是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之間的比例問題。廣義上則包括的內容較多,例如股利宣布日的確定、股利發放比例的審定以及股利發放時的資金籌集問題等。
但是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例如擴展了多個子公司的時候,企業的股利政策就不能只考慮到母公司的利益及自身股東的利益,要綜合考慮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因此總公司在制定適合的股利政策時要進行一個統一的規劃,保證該政策符合總公司的發展要求,使其下屬公司也能夠按照這一總的綱領來進行發展以實現總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這時候的股利政策已經不僅是為了處理企業的盈利而存在,它也是總公司與其下屬公司之間的一個溝通紐帶。
(二)股利政策現狀
1.股利結構不合理。在我國的股利政策中,通常企業權益成本較低,未流通的國家股和企業法人股共占企業總股的2/3,而市場上的流通的普通股則占1/3。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企業中有些人戰友的股份較多,在股利政策執行時就有一定的話語權。這些大股東會對原本的股利發放產生干預,使其成為自己控股集資的主要手段,最終損害普通股民的利益。
2.法人管理結構不合理。由中國歷年來的經濟發展模式可以看出,在集團中通常都是集團創立者為最高領導人,其掌握的股份也最多。但是這種一人獨大的狀況就會產生個人主義,對于股利政策具有絕對的控制權。為了個人的權力集中,他們會采取一些配股、送股的股利政策。對于集團的經理層人員來說,集團領導人為了個人利益要求他們進行現金派發,但是這樣就會削弱他們的實際權力,所以有時候他們不會進行現今派發。
3.對股利的市場管理制度不夠。通常為了更好地管理股利政策國家都會建立適當的經理市場,對兼并、收購和市場退出進行管理,但是目前我國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4.國家缺少對股利保護的相關法律。目前來說我國對投資者的利益保護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對于如果企業不支付投資者股利或是延期發放有什么處罰,這些都沒有相關的法律保護,實際上這會對于投資者的信心產生一定打擊。
5.股利支付率不合理。股利支付率也就是股息發放率,是指凈收益中股利所占的比重。而股利支付率的指標則是反映普通股東從凈收益股份中獲得的利益高低。但是先進的企業普遍存在股利支付率較低,甚至不分配現象。在現代經濟學中利益的積累和分配與企業的未來長期獲益有著極大的關系。經過調查,我國近年來平均股利支付率為30%,并且還處于不斷下滑狀態。面對較低的股利支付率,企業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股東的收益,普通股東的信心大受打擊,從而影響企業的股利發放,最終影響整個經濟市場的正常運行。
6.股利政策波動大,不穩定。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在股利政策真正的利用上沒有落到實處。實際中的股利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都不夠,而且企業的股利的收益和發放上面透明度不夠。有一些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股利目標,在股票發放時隨意定價和提高價格,使得普通股民在購買股利時產生迷惑。還有在進行收益分配時有些企業一會兒實行現金分配,一會兒實行股票股利形式,沒有確定的分配方式,甚至不分配。根據現實狀況分析企業只有保證股利分配的持續和穩定才能確保企業的長遠股利利益。
7.對于現金股利不重視。在我國進行現金股利的企業很少,而且企業進行的現金分紅也特別少。并且現在很多公司進行現金派發只是為了保住配股資格。,實際目的是為了圈錢。雖然有些公司會進行現金股利,但是存在很大的不穩定性,甚至他們所進行的現金派發額只是剛好足夠股東支付自己的現金股利和紅股的個人所得稅。
(一)完善股權結構,解決企業不同股權之間的問題
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市場對國有股的吸收存在一定的問題,容納量很小,因此國有股的減持還存在很大的疑慮。我國對于這方面的政策還處于規劃當中,面對這種情況,為了更好地協調企業的股利分配問題,使其不出現一人獨大的現象,企業可以采取不同股權的做法,利用流通股的價格來作為抑制股份多得領導人權利的一個重要工具。例如企業在進行股東大會時,對于企業高層持股人仍按照一股一權的方式來決定其權利大小,而對于流通股持有人權利衡量則在其原有股份的基礎上乘以股票發行價格和最近一期發表的價格最高者進行計算。流通股股東和法人股實際上存在一定差別,法人股的權利相對來說較為集中,而且對于利益的分配和溝通
下接(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