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雙
摘 要:作為在世界范圍內成立較早、發展較為完善的國立開放大學,韓國國立開放大學機構完備、發展目標和定位明確清晰,是一所富有革新精神和對韓國高等教育發展作出不可替代貢獻的大學,更是一所國際化的國立開放大學。文章在對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發展現狀進行客觀呈現的同時,分析了其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和發展機遇,以期對我國的國家開放大學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發展現狀;優勢特色;機遇與挑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辦好開放大學”這一目標。2012年6月21日,教育部批準同意在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建立國家開放大學。為實現國家開放大學的未來愿景和發展目標,學習與借鑒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十分必要。
開放大學的發端和建立始于英國。韓國緊隨其后,在1972年3月創建了韓國第一所開放大學——韓國廣播函授初級學院(Korea Air & Correspondence College,KACC),作為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NU)的分校,共設有5個院系,提供兩年制的初級學院課程。1981年,韓國廣播函授初級學院發展成為一所五年制的大學,于1991年改為四年制,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為韓國國立開放大學(Korea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KNOU)。韓國國立開放大學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已進入全球一流開放大學行列,并從成立之時的5個院系,發展至22個院系,其中有18個院系能夠提供研究生教育。
一、發展現狀
(一)發展愿景
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定位為開啟時代智慧的知識網絡型大學,旨在成為開放的知識網絡中心,為不同層次的學習者提供服務。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緊隨時代的變化,為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確立了“2022發展愿景”,該愿景聚焦于以下4個方面。第一,構建專業性的知識體系。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力圖通過面向未來的高質量的教育、自主的學習經歷和各種知識網絡的交互來發展實用性知識。同時,學校繼續發展有助于形成專業競爭力的課程并努力提供形式多樣的遠程教育。第二,搭建共享的網絡平臺。韓國國立開放大學通過對知識的不斷探究和實踐提升全社會的群體智慧。第三,實現全方位的開放。韓國國立開放大學作為一所遠程的高等教育機構,旨在滿足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包括擴大入學機會和向那些無力承擔高等教育費用的弱勢群體開放,簡化入學程序,以遠程教育的形式為學習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第四,保持生源的多元化。學校為不同年齡、性別、社會背景、宗教信仰、區域、身體條件和生活經歷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受教育機會。通過多樣化的教育體系、課程和教學媒介,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發展始終立足于滿足學生多樣化的教育需求、釋放學生潛能。
(二)發展規模
韓國國立開放大學自成立以來,發展迅速,規模不斷壯大。在學生數量方面,韓國的任何一所傳統大學都不能與其相比,無論是在學生的注冊數量還是在畢業生數量方面,國立開放大學都是迄今韓國規模最大的大學[1]。截至2014年4月,學校共有院系22個,其中18個院系設有研究生院;全校注冊學生數量達151413人,教職員工數量達3873人(見表1、表2)。[2]
(三)組織機構
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在發展中不斷擴充和完善組織機構,當前,學校的組織機構完備,運行有序。學校的管理層面包括校長領導下的籌劃指導委員會、教授委員會、學術事務委員會、學院委員會和與這4個委員會平行的研究生院委員會。具體的機構包括總部、研究生院、學院、輔助機構、地區分校和研究中心、其他機構(見圖1)。
(四)人才培養
1.資格準入
新生的申請要求:應屆高中畢業生;往屆高中畢業生;具備和以上兩條同等的學術能力的學習者;在國外接受了同等水平的小學、初中和高中教育的學習者。
轉學生的申請要求(不受以前所學專業限制):大學(包括兩年制學院)畢業或即將畢業(兩年制學院畢業生需要提供所有學期的成績);取得超過本科學歷要求的學分或即將取得這些學分的學生;取得或即將取得自學學位的學生;已經完成了至少一年(兩個學期)的四年制大學課程(不包括兩年制初級學院中的一年課程);已經完成了等同于四年制學院的一年課程(兩個學期)。
學生在申請方面的限定條件主要有以下幾條。第一,護理學院第三年:已經擁有護士資格證書,或是在當年已通過該考試的人可以申請。第二,食品和營養專業及家政專業的第三年:修讀食品和營養專業或相關專業,擁有食品技術證書、廚師資格證書和面包師資格證書的人可以申請。第三,學前教育系的第三年:擁有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書的人可以申請。
特殊招生對象:老年公民、殘障人士、外籍人士、對國家有特殊貢獻者、脫葉劑引發疾病者、特殊證書持有者等。[3]
2.教學和學習
韓國國立開放大學更多的是基于網絡的遠程教育,當然也有面授課程。教學和學習主要以多媒體方式開展。[4]
多媒體教學和學習方式主要包括以下6種。第一,電視。電視講座(TV lecture)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手段,它不僅面向開放大學的學生,也面向一般的受眾群體。開放大學的講座可以通過開放大學電視臺頻道(OUN channel)和衛星電視收看。第二,音頻。學校通過網絡平臺提供語言課程的音頻課件,學習者可下載MP3格式的課件,隨時隨地學習。第三,多媒體視頻。建立在在線學習工具基礎之上,運用視頻、文本和多種可視材料,以視頻和演示文稿軟件(PPT)的形式呈現,可供學習者連續地觀看和學習。第四,網絡教學(Web-Based Instruction)。在線學習的許多教學活動都以網絡為基礎開展,并運用包括視頻、音頻和動畫在內的多種多媒體手段。同時,在線課程會配有助教,助教現場輔助教學,這樣有助于克服網絡教學的局限。第五,鏈接數據服務平臺(LOD service)。這種服務可以使所有形式的講座(電視、多媒體、視頻和基于網絡的學習)都能夠通過網絡來獲取。只要有網絡接入,學習者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聽講座。而且,所有的講座都可以以視頻或音頻形式的文件下載。第六,移動學習。移動學習是繼無線電廣播、電視、網絡后出現的第四代學習媒體。U-KNOU服務是開放大學提供的學習服務,學習者可以用移動電話在任何時間和地點聽所有的講座。
面授教學的目標群體既包括新生也包括老生,在13個校區和9個學習中心都會開設面授課程,每門課程8小時。面授教學的方式分為兩種:一是課堂教學,學校為了克服遠程教育的局限,并促進教師和學習者的互動,要求學習者每個學期必須在就近的校區參加3門面授課程;二是視頻會議講座,此種類型的講座模擬課堂教學環境,當學生人數少于10人時,此類講座的效果最佳。
3.質量保障
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對畢業生嚴把出口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畢業生必須通過畢業考試(通過論文答辯或與論文同等水平的其他考核,如出版圖書或在本專業相關期刊上發表論文等)且須修滿足夠的學分。在學分方面,畢業生須修滿140學分,其中,必須有30個以上的人文社會科學學分和51個以上本專業學分。想要轉入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需要至少修滿當前所在專業63個以上的學分。
二、優勢特色
(一)一所富有革新精神和突出貢獻的大學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韓國傳統大學對入學人數有很嚴格的限制,但韓國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很強烈,這就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那些想要進入大學學習卻未被傳統大學錄取的學生的愿望,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運而生。起初,韓國國立開放大學主要招收那些沒有被傳統大學錄取的高中畢業生;后來,隨著傳統大學的擴招,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學生構成發生了變化——從招收高中畢業生逐漸轉向招收年齡大的終身學習者(lifelong learners)。這既是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及時轉變發展戰略、富有改革和創新精神的表現,也是韓國高等教育的真正創新:直到20世紀80年代晚期,韓國的高校都不招收大齡學生進入學士學位課程項目。當前,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學生的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上,而且大部分都有全職工作。學校通過多種媒體提供課程,每年授予超過3萬個學位,在韓國已成為繼學分銀行體系(Academic Credit Bank System, ACBS)的第二大學位授予機構[5]。與此同時,學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廣受認可和好評。學校還積極為在校生提供校園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驗真正的大學生活。在韓國已經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國立開放大學積極調整發展戰略,開發開放課程資源、更新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方式,為終身學習者提供學習機會,在韓國終身學習的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一所歷史悠久、機構完備且發展目標明確的大學
自1972年建校以來,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緊緊抓住發展機遇,走上了一條循序漸進、穩步上升的發展之路。[6]
?誗1982年從首爾國立大學中獨立出來。
?誗1981年從兩年制學院改組為五年制大學,1991年發展成為四年制大學。
?誗不斷完善學校附屬機構和各項制度。1982年創辦校報和學校出版社,2005年創建贊助委員會,2005年實施學院制,2009年創辦學校基金會,2014年實行雙學期入學制(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都可以入學)。
?誗不斷擴大學校規模,成立新的學院或研究中心。1997年創建終身教育中心,2000年創建在職中心,2001年創建研究生院和虛擬教育支持中心,2007年成立統一文化科學中心,2009年成立通識教育中心,2012年開辦百育靈學院。
?誗不斷擴大學校的影響,積極開展相關項目和舉辦國際會議。1998年開始負責自學教育(self-education)學士學位考試項目,2002年承辦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AOU)第十六屆年會。
學校自成立之初就定位清晰,且能隨著高等教育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重新定位和調整自身使命。首先,在成立初期和之后的10~20年內,為緩解韓國傳統大學招生數量有限,但有很多高中畢業生想要進入大學學習這一狀況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在韓國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的歷史時期,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在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增加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數量、助推高等教育大眾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后,在韓國高等教育已經達到普及化、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道路上的今天,韓國國立開放大學不斷開發開放課程資源、發展多媒體教育、調整招生戰略、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大力吸引國際生源,肩負起推進終身教育的使命。
(三)一所國際化的大學
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在全球范圍內招聘優秀教職員工,培養擁有杰出才能的國際化人才。韓國國立開放大學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通過與全球10余所高等教育機構簽署協議,鞏固其在全球大學中的地位,并擴展其在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韓國國立開放大學認為自己已經站在了全球開放大學的前列,符合全球標準并將繼續引領開放大學發展。[7]
截至2013年上半年,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已經與13個國家的19個高等教育機構和公司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見表3)。[8]
同時,韓國國立開放大學與美國英語協會(ELIC)、亞洲開放大學協會(AAOU)、國際遠程教育協會(ICDE)等國際性組織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和相關項目。
三、 機遇與挑戰
盡管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招生數量超過了韓國任何一所傳統大學,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生源明顯減少,2000年以后的新生數量更是大幅下降。2004年的新生數量跌至4.5萬人,是1994年的1/2,1992年的1/3[9]。學生注冊總數也在下降,1994年為206084人,2014年下降為151413人。從學生構成來看,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女生數量和大齡學生數量大幅上升。女性學生在專業選擇時更傾向于語言、教育、護理等專業的課程,尤其是家庭主婦,她們在注冊后更愿意選修家政、計算機操作和藝術類課程,這使得部分院系的學生性別比例失衡[10]。20世紀90年代初期,韓國國立開放大學有超過1/2的學生年齡在20歲左右;從2000年開始,有2/3的學生年齡在30歲左右,平均年齡為33歲;當前,學生的平均年齡近40歲(late-30s)。
雖然韓國國立開放大學的招生數量呈現出遞減趨勢,而且面臨著結構性生源危機問題,但同樣有新的發展契機。第一,時代契機。韓國高等教育已經實現普及化,進入終身學習社會,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有越來越多的成年學習者對不斷學習和發展新的技能提出了訴求,而開放大學又能夠十分有效和便利地滿足這樣的訴求,這給緩解學校生源危機帶來了新的希望。第二,國立開放大學自身的優勢特色。利用信息化手段,以靈活、便利和容易獲取的方式為多樣化的學習者提供多元的學習課程是開放大學最大的特點,在當今高等教育信息化大發展的時期,韓國國立開放大學已抓住這一機遇,不斷開發多媒體課程,更新技術手段,吸引本國生源和國際生源,提高質量,不斷擴大其影響力。第三,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韓國政府對終身學習予以高度的重視與支持,在支持國立開放大學發展的同時,鼓勵開展開放教育資源運動,韓國高等教育中實施的學分銀行體系也有利于開放大學的平穩和持續發展。
注釋:
①非全日制招生項目和非學位項目學生數量為2013年數據,其余數據均為2014年4月統計。
參考文獻:
[1][9][10]Duck-Jay,Sung-Soo Kim. Challenges Facing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Case of the 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J]. Asian Associ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 Journal, 2005, 1(1): 52.
[2]KNOU. Facts[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2015-04-28.
[3]KNOU. Admission[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2015-04-29.
[4]KNOU. Learning Method[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2015-04-30.
[5]Alex Usher. The Korean Academic Credit Bank: A Model for Credit Transfer in North America?[J].Higher Education Strategy Associates. 2014(8): 6.
[6]KNOU. History[EB/OL].http://www.knou.ac.kr/engknou2/, 2015-05-02.
[7][8]KNOU.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EB/OL]. http://www.knou.ac.kr/engknou2/, 2015-05-03.
編輯 許方舟 校對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