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俊
【摘 要】 一名優秀的班集體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然是具有極強凝聚力的集體。要增強班級凝聚力,首先需要班主任充滿愛心,以身作則,起好積極的帶頭作用;其次,還需要制定明確的班級奮斗目標,培養一支素質優良的班干部隊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關 鍵 詞】 班級;凝聚力;活動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是個人成長歷程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必將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勵作用。而要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關鍵要靠班級強大的凝聚力作后盾。
一、要增強班級凝聚力,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則
“身教重于言傳”,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已經把對孩子最基本、最有效的教育原則講得清清楚楚。可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這一點對我們許多教師來說卻并非易事,因為這意味我們必須作出巨大的付出和犧牲,如果沒有對教育事業深沉的熱愛和對學生強烈的責任心,我們就很難堅持。
也許是進入初三的緣故,我班的學生大多不喜歡跑課間操,盡管我一直都堅持和他們一起跑操,可每天總有不少同學請假。不是今天這個女生因為例假不能跑,就是明天那個男生有點感冒跑不動,讓我很是惱火,卻又有些無可奈何。
有一天我不小心崴了右腳,走路一瘸一拐的。有同學關心我,還去學校醫務室給我買了兩張膏藥貼上。可到了課間操時間,我依然堅持和同學們一起跑操。由于右腳實在太痛,我不敢用力在上面,跑步時只把右腳作為一個過渡,把跑步的重心都壓在左腳上,結果跑完操后左腳也痛了起來。那天有幾位請假的同學,看我跑了一圈后也主動跟著跑起來。以后每當跑操有學生請假時,我就對他(她)說:如果你覺得你的情況比我更嚴重,那你就可以自己到旁邊去休息。請假的同學聽了我的話,也就不好意思再請假了。
二、要增強班級凝聚力,班主任必須真誠地用愛心教育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與技術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教育對象。”
班主任關心學生不僅應表現在語言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使學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與愛護。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發現學生生病,你上去輕輕詢問幾句,即便是病情并不嚴重,只要有時間,親自帶他(她)去學校醫務室或去外面醫院看看,學生心中定會無比地感動。發現學生一段時間情緒不穩定,主動與他(她)談談心,聽聽他(她)的傾述,這些都會讓學生記在心里。只要有時間,我喜歡和學生坐在一起就餐,我覺得這是了解學生,與學生拉近距離的好機會,也能讓學生感覺到班主任老師對他們實實在在的關愛。和學生坐一起就餐是我多年養成的習慣,我覺得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打飯時,我們如果選了不同的菜,有時會在餐桌上交換著吃,師生間的情誼也在不知不覺中交換著。我常常會利用這個機會把班級中情況了解得清清楚楚,甚至班上哪些學生談過戀愛,哪些學生相互間有好感,同學們都會在邊吃飯邊閑聊時有意無意地告訴我。雖說班主任在班級與學生待的時間很長,但真正在放松狀態下與學生平等相處的時間并不多(在教室里,班主任應該多是處于權威地位),吃飯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并且不會單獨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是一舉兩得的事兒。有時我也喜歡和學生一起在飯后散散步,這同樣也是增強師生間情感的好機會。
盡管我認為這些都是班主任應該做的,學生卻并不這么認為,但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學生必然會真情相報。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了真情與關愛,班級自然會充滿凝聚力。
三、要使班級有凝聚力,班級必須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班集體的團結、鞏固和發展,是以有共同的奮斗目標為前提的。每一個階段的奮斗目標,都可以使學生明確方向,能促進其對集體的熱情始終保持并不斷增強,從而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一次我中途接手一個班級,發現班上學風較差,一到上課時總有不少同學講話,講話聲甚至能蓋過老師的講課聲。個別年輕的老師為此很是苦惱。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和了解,我發現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班上絕大部分同學成績過差,對學習缺乏信心,有的同學甚至已經開始放棄學習了。上課不聽講,當然會影響課堂紀律。我一直堅持的觀點是:作為一名學生,最大的不良習慣就是放棄學習。學生只要放棄了學習,必然會在其他方面“發展”,必然會滋生出許許多多的事情來。因此,我的當務之急是要幫助學生鼓起學習的信心和勇氣。為此,我策劃了一次勵志主題班會活動,這次班會主要是我一個人的表演。教了這么多年的書,我耳聞目睹了太多通過拼搏創造奇跡的生動故事,甚至我自己的經歷就已經足夠生動了——剛入初中時,我曾因為貪玩成為一名學困生,但我后來偶然醒悟后通過努力徹底改變了自己,成為了班級中的佼佼者。這一次主題班會,讓同學們深受啟迪和鼓舞,我們在班會課上共同制定了班級的奮斗目標,確立了班級口號:拼搏創造奇跡,奮斗書寫輝煌。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用辛勤的汗水和頑強的毅力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跡和輝煌。
四、要增強班級凝聚力,要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
一個成功的班集體,除了要有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外,還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作為聯系班主任與學生的橋梁,作為班主任的助手,他們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責任心的強弱,在同學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與風氣。所以,在那次中途接手班主任的初期,因為對班級情況不熟悉,我雖然依然沿用了原有的班干部隊伍,但我一直在非常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在對班級情況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后,我對班干部隊伍進行了比較大的換血。我選班委干部時從來不關心他們的成績,但在選定以后一般不會輕易換掉,而是注重對他們的培養。每天下午的讀報課時間都是我班的班委總結時間,無論班主任在否,時間一到,每一個部門的班干部都自覺地到講臺上總結當天的情況,對好的現象提出表揚,不好的現象提出批評。他們在批評時有時會直接點到某一位同學的名字,而我作為班主任往往還會顧及學生的面子,時常只提現象不點名字。我感覺班干部的批評反而讓受批評的學生沒什么負擔,效果良好。總結完后,值日班長馬上組織同學們開始自習,完全不需要老師提醒。強有力的班委干部隊伍大大減輕了我的工作負擔。
五、要增強班級凝聚力,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班級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命脈,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快速成長,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活動是同學們之間互相了解的橋梁,它們能夠密切師生及同學之間的關系。在活動中,同學們可以體會到大家庭的溫暖,體會到他們生活在一個幸福、團結的集體,從而會更加熱愛這個集體,能以更輕松的心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在學校組織的藝術節、運動會、文娛晚會等活動中,我都當作振奮班級士氣的突破口,增強班級凝聚力的良好契機,要求班上學生盡力參與,為班級爭得榮譽。無論結果如何,都會讓同學們在團體的拼搏奮斗中產生集體自豪感、責任感和榮譽感,這對班級凝聚力的產生和加強會起到明顯的催化作用。
增強班級凝聚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只要我們班主任能勇于開拓和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方法,相信一定會建立一個生機勃勃的集體,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一個有凝聚力的集體。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 給教師的建議[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2] 魏書生. 班主任工作漫談[M].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