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談論提高高職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互動式教學策略。通過分析高職生公共英語課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結合教學實際,提出相應的互動式教學策略,旨在提高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 高職 公共英語 互動式 教學策略
一、 研究現狀分析
隨著近年來教研重點從“教師教”轉向“學生學”,互動式教學已成為廣為探討的話題。從微觀來看,課堂教學即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環境下,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要素,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交互活動,即,構建知識的過程。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應大力開展互動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國內外已有不少對于互動式教學的研究。國外學者通過研究證實互動式教學效果顯著優于傳統教學,其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溝通能力,利用互動式教學在諸多學科的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國內許多學者在多種學科領域內實施互動式教學實踐,探討互動教學效果、互動心理、互動教案設計。本文立足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際,依據高職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弱的特點,制定教學互動策略,引導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有意識地調整學習策略,逐步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
Henri Holec從外語教學的角度將自主性學習能力定義為學習者獲得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材料和方法、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以及對學習進行評估的能力(1981)?!陡叩嚷殬I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指出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另一方面,在倡導終身教育和個性化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下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然而隨著自主招生和注冊入學模式的引入,許多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不扎實。部分高職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無法達到高職階段公共英語學習基本要求,自主學習能力較為弱,大大影響教師創設有效的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
三、高職公共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高職公共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咏虒W指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作為教與學雙方在平等交流的教學平臺上,通過多方位、多層次、多方位的交互式教學活動,師生之間完成知識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咏虒W有助于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2.構建主義學習理論。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為互動式教學提供理論支持。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最早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教學中,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應是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以往的知識結構,結合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整合,建構新的知識。它提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中通過和教師及其同伴的平等互動等方式探尋新知識。在語言學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語言技能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四、面向自主學習的高職公共英語互動式教學策略探究
1.進行行異質性分組,促進合作式學習。異質性即將英語基礎好的與薄弱的組員按照一定比例合為一組,組長帶領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組員完成諸如段落、生詞講解等各種學習任務。教師依據學生表現以分數作為獎勵,激勵各組課前準備、挑戰學習難點。
以異質性分組的形式展開課堂活動或進行課業檢查激發了小組間的競爭意識。學生為了不輸給其他組,每位成員盡力參與到任務中去,主動向組內同伴尋求幫助,努力完成分配的任務。異質性分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創建公共英語網絡課程和云班課等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幾乎每位學生都有筆記本電腦和智能手機。利用網絡平臺既有助于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信息化網絡技術手段有助于創建即時反饋型教學(Just-in-Time Teaching)平臺,以學生為中心,輔助支持教師開展日常教學工作,改善并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種互動方式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課堂優勢互補,教師全方位地監督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無論課上課下遇到困難隨時隨地都可以及時得到教師的反饋,有助于學生發揮學習自主性,體現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特色。
3.將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將課堂表現、學習互動、學習自主性等作為考核內容,促進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自主學習習慣。高職階段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差異較大,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教師應充分考慮他們的實際英語水平和能力,采用隨堂測驗、作業考核、組間和組內考核等多種形式,側重突出教師導學,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互動。形成性考核考察學生參與課堂內外的各種學習活動的情況,教師依據組內、組間以及和教師的互動情況給予評價,或按要求上傳朗讀單詞或段落的音頻作業、隨堂聽寫課業等情況評定每位學生的課業成績,目的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學習目標,調整學習策略,培養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自主學習習慣。形成性考核從學生實際出發,量身考察其學習效果,避免加重學生的挫敗感,助其重塑英語學習信心。
4.營造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互動,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師生關系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活躍的人際關系。Dickinson指出在互動教學中,師生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高科技和數據化時代的發展給傳統課堂帶來挑戰,互聯網帶給青年學生了解外部世界的全新模式,大多沉浸在手機里的天地,沒有太多交流和情感維系。如果沒有太多交流和情感維系,師生關系易變冷漠。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的基礎。英語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開創輕松、活潑、包容的英語學習環境。傳授知識之余,教師應關心愛護每一位同學,傳遞給學生更多的正能量,消除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焦慮,引導他們正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生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平等和尊重,他們愿意傾聽教師的講解,樂于和老師進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充分激發了學生自主思維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有助于教師開創高效的英語課堂,有利于教師的成長。
參考文獻:
[1]Dickinson,P.Whole class interactive teaching[J].SET Research for Teachers,2003,(1):18-21.
[2]Pugsley,K.,&Clayton,L.Traditional lecture or experiential learning:changing student attitudes[J].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3,42(11):520-523.
[3]曲艷紅.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法律翻譯教學模式改革[J].法制與社會.2014(3)230-231.
[4]殷文娟.淺談英語互動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障礙成因及對策[J]. 時代報告(下半月).2011(5).
[5]趙瑞雪,張慧,楊磊.高職英語互動教學效果實驗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8(11).
[6]周玄毅.互動式教學應適于互動教案——以本科基礎理論課程教學實踐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09(7).
【課題項目】該文系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課題《降低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焦慮、提高學習自主性能力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項目編號:KY/GC-01-JL01)。
作者簡介:張曉穎(1977-),女,湖北武穴人,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