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謙波 蔣亞華 陳雯 丁曉穎 馬申越 俞翔


摘 要:運用層次分析法(AHP)構建了以景觀功能、生態功能、實用功能作為評價準則的宿遷市城市公園植物景觀綜合評價體系;利用構建的體系對宿遷市4個公園的40處景觀樣方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結果顯示,在準則層中,當今廣大市民更為注重生態環境給人類帶來的影響,而后才是景觀帶來的實用性,排在最末的則是美學功能,通過此類研究,能夠為宿遷當地植物造景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宿遷;公園景觀;層次分析法;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S73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4-126-03
Abstract: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build Suqian city park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taking landscape function, ecological function and practical function a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40 landscape plots in 4 parks of Suqian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rule layer,the general public is more focu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brought to mankind, then is the practical brought by landscape,the last row is the aesthetic function,through this research,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plant landscaping in Suqian.
key words:Suqian;Park landscape;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飛速提升,人類更加注重城市生活環境質量的提高,而在城市內部與之密切相關的要數城市各類公園,它們不僅關乎城市生活環境質量的保護,還是廣大市民戶外休閑、娛樂、游憩的重要場所[1]。換言之,城市公園景觀不僅是現代城市的天然有機生態保護屏障,還可為人類提供具有重要美學價值的園林景觀資源供其享用,可謂人類生存質量提高的重要場所。宿遷市近幾年逐步加大對城市公園的景觀建設,說明市民已充分認識到城市景觀尤其是公園景觀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擬通過層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多層次、多方面分析研究宿遷市各類公園的植物景觀評價體系,具體對全市已建成的各類城市公園進行各項分級研究和作出綜合評價機制,旨在對將來城市公園植物景觀設計改造提供指導依據,有望能夠為宿遷當地植物造景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參考價值[2]。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點 研究選取宿遷市濱水公園、紀念性公園、體育公園、森林公園內植物為研究對象,這幾類公園占地面積適中,人流量較大,活動人群所含各種類型皆有。公園中活動地塊區域劃分明顯,便于設計采樣點取樣。
2.2 試驗方法 本試驗根據植物所處不同功能性地塊(廣場、草地、健身區、安靜休息區、茶室區等)采用小面積樣方法和走訪調查,具體如下:選取體育公園、濱水公園、紀念公園、森林公園4種公園類型,在各類公園中分別選取10處,每處為100m2,最終結果取平均值。走訪調查時,首先考慮不同年齡結構層次的人群,具體采用問卷調查法,主要圍繞對景觀的認識情況、景觀對環境的影響情況、各類公園的利用率情況、市民對公園景觀的喜好情況以及市民對城市景觀如何利用等方面進行系統有機地綜合研究評價,進而得出宿遷市公園景觀規劃設計方面的意見及建議,用以今后的改造和重建。
2.3 確立評價體系 層次分析法AHP是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本研究通過從影響植物景觀質量的眾多因素中選擇合適的指標來客觀準確地評價園林植物景觀情況以尋求更為合適的景觀配置方案。近幾年來,在風景園林方面層次分析法已經廣泛應用于單位綠化、城市道路、居住區、廣場、街頭綠地等影響因素較多的園林綠地的景觀評價中,具有廣泛的實用性[3-4]。而宿遷市在這方面的研究尚屬首例,本研究通過走訪調查及樣方試驗搜集宿遷市各類公園基礎資料并進行分析,構架景觀價值、生態價值、實用價值三方面評價體系的準則層,選擇指標層中21項評價因子進行評價分析,相對較為系統完整地構成宿遷市城市公園多層次的植物景觀綜合評價體系,具體指標如表1。
3 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準則層中,權重值如下排列:生態價值>實用價值>景觀價值,并且其中生態價值所占權重超過1/2。由此可見,當今人類對園林景觀的需求更多注重景觀帶來的生態環保作用,這在某種程度上對景觀規劃和設計提出更多有關生態環保的要求。從準則層權重值還可看出,排在第二位的是實用價值,說明人類對景觀的實用功能要求也頗高,進一步強調園林景觀的實用性。而園林植物所體現的各種景觀效果指標則反而偏低,排在末位,從權重值大小看,稍次于實用價值,但在整個準則層權重比重中仍然占據一定的份量,近20%,體現出園林景觀再怎么發展其綠化美化之功能仍不可或缺,在裝點城市環境方面作用很大,具有明顯的園林美學功能。在各項指標層中,生態價值方面,調節城市小氣候環境、保護城市環境質量排在前列,充分說明人類已經認識到當今嚴峻的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問題,而要有效地降低或者改善這個難題,園林景觀植物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人類應注重園林景觀植物的應用。而實用性指標層中,停留性、綠化率、抗擾性、保護性幾項指標排在前面,表明人們更傾向于在可供休憩的、交通便利的、安全的私密空間中停留[5-6]。最后,在景觀價值指標層中,綠化率、植物造景、可觀性排在前面,表明市民在園林植物景觀方面,更傾向植物生長良好、層次分明、多樣變化的植物群落結構。
4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在宿遷地區首次采用層次分析法對城市各類公園進行景觀分析評價,進而構建宿遷市公園景觀評價體系,在研究過程中,涉及各類園林景觀影響因子,并采用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通過對宿遷市體育公園、紀念性公園、濱水公園、森林公園共計40處園林景觀進行調查研究并分析,同時對城市公園生態價值、實用價值和景觀價值三方面的景觀規劃和設計、改善城市環境及植物造景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建議和依據。眾所周知,園林植物是園林重要的造園要素,是園林造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并且植物造景可謂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無植物不成園林,而在造景過程中如何用好美學與生態學這兩大原則,是園林行業從業者一直探索不斷的永恒課題[7]。本次構建的評價體系中則對城市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明確如下三大功能:首先,應優先考慮滿足人們對其生態方面要求;其次考慮景觀實用價值;最后再考慮園林景觀價值。當然,其中涉及的各項指標有所側重[8],如此,才能構建出一個真正滿足人類各項功能需求的、生態環保的、環境優美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公園景觀。
參考文獻
[1]翁殊斐,柯峰,黎彩敏.用AHP法和SBE法研究廣州公園植物景觀單元[J].中國園林,2009(4):78-81.
[2]蘆建國,李舒儀.公園植物景觀綜合評價方法及其應用[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3(6):139-142.
[3]叢艷國,魏立華,周素紅.郊野公園對城市空間生長的作用機理研究[J].規劃師,2005(9):88-91.
[4]郭佳,謝軍飛,李薇.北京城市公共綠地景觀格局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10(35):8914-8918.
[5]吳麗娟,周亮,王新杰,等.北京城市綠地系統景觀多樣性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7,29(2):88-93.
[6]侯則紅.熱帶濱海城市綠色空間系統景觀生態規劃—以海口市為例[D].海南儋州:華南熱帶農業大學,2007.
[7]傅博杰,陳利頂、馬克明,等.景觀生態學原理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8]鄔建國,余新曉.景觀生態學-格局、過程、尺度與等級[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