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初高中英語教師教法各有千秋,個性不同,學識不同,表現的手法也不相同;育人環境不同,也影響著不同教師的心態。如果不及時地做好新高一英語教學工作,后果不堪設想。許多教師早就認識到這點,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著手。而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因素,教師個人的教學方法,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否順利地度過這段時間掌握在教師的手里。面對一個學期繁重的英語教學任務,允許我們用于搞好銜接工作的時間并不多,而且銜接工作也不完全等于從頭到尾復習初中英語課程,要使學生感受到高中英語教學是建立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基礎上并進一步深入而進行的。我們不能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要努力地做好新高一英語教學工作。
關鍵詞:教學 銜接 師生關系 自由環境 非智力因素
初高中英語教師教法各有千秋,個性不同,學識不同,表現的手法也不相同;育人環境不同,也影響著不同教師的心態。我們知道初中英語簡單,詞匯量小,而高中英語課程難度相對來說大得多,尤其是單詞量明顯擴大,從這一角度考慮銜接工作尤為重要。許多教師早就認識到這點,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著手。而且教師是教學中的主導因素,教師個人的教學方法,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否順利地度過這段時間掌握在教師的手里。我們不能打消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要努力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工作。
那么初高中英語有何差別?應如何銜接?這里談談我的看法。
一、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英語課程大都比較簡單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主要側重于語言的初步運用,無論從單詞量還是語法知識上都只是初級階段,而且不是很重視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再有考試中出現的題型簡單,涉及到的詞匯量相對小得多,所以造成學生掌握的課外知識較少,見聞較淺。
二、初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
在初中階段有的學生是主動學習,基礎較好,相對來說涉及到課外知識更多一些,知識運用能力較強,這樣的學生接受起高中知識來,相對容易一些;而有的學生初中階段學習比較不錯,但是知識運用能力較差,加上有些死學書本上的知識的缺點,接受新知識的適應能力就相對差得多,這樣的學生到高中階段很有可能淪為成績稍差的學生行列,變得對高中英語學習,甚至是整個高中課程的學習充滿壓力;還有的初中畢業生甚至在初中階段就很少關注英語學習,因此,英語基礎相當薄弱,甚至沒有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
因此,面對這樣復雜的情況需要教師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著手:
(一)教師應找對方法,幫助學生有效記憶單詞
針對提高學生單詞量可以采取每天記10個單詞的辦法,不要一下子讓學生識記太多單詞,這樣會讓學生有厭倦感。把單詞分開來記,然后教師再幫助學生加以鞏固,天天堅持,就能達到既掌握單詞又不至于對英語產生膩煩心理的目的。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從音、形、類、義四方面加以記憶,并運用歸納、對比、聯想等方式記憶單詞,還可以將同音詞、近義詞、反義詞、構詞法及習慣搭配等聯系起來記憶,以達到準確、全面記憶單詞的目的,比如在記憶單詞broom時,可以告訴學生字母b就像一把掃把,拿著這把掃把可以去掃右邊的房間room,這樣就很快能記憶這個單詞。再有學習單詞success時,可以運用構詞法知識告訴學生它的形容詞形式是在success后加上ful后綴,就變成successful了,再有它的副詞形式是在形容詞successful的后面再加上ly,也就是successfully,最后還有它的動詞形式為succeed。這樣慢慢地教師一步一步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記憶單詞的習慣。
古人云:“數誦以慣之,思索以通之?!币馑际潜痴b能幫助思考,思考需借助背誦。也就是說在英語學習中背誦尤為重要,是知識輸入的一種有效途徑,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基礎,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找對方法,幫助學生有效記憶單詞。
(二)教師要注意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搞好師生關系
情感的因素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快樂的心情下學習。由于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他們在初上高中的階段很重視教師在他們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搞好與學生的關系。英語教師是語言的傳播者,教師純正的口音,會讓學生產生一種特別崇拜的感覺,再有教師要多關心學生包括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要讓他們知道教師就是他們學習生活的領路人,教師能夠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目標,體現自己的價值,這樣自然而然地就在學生心目當中產生一種人格魅力,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美好的形象一旦樹立在學生心目中,師生交往就會越來越順利,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會形成。
良好的師生關系一旦形成,就會很自然地形成快樂的學習環境。這就為英語學習奠定了基礎??梢韵胂笠粋€學生特別討厭的教學水品平平的教師走進課堂,學生會是一種什么反應。我想學生只能是在不傷及教師面子的情況下被動地接受課本知識,對英語毫無興趣可言。更有甚者很有可能會違反課堂紀律,無視教師的存在,無視英語成績的低下。從這個角度講搞好師生關系尤為重要。
(三)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創建輕松自由的教學環境是必要的
一個輕松自由的教學環境對學習興趣的保持至關重要,比如在講到英國文化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找到英國地圖掛在教室的墻上,找到一些出自英國各時期的名人,還可以組織學生搜集一些關于英國的人文地理方面的資料。
教育要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我們不能把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有機體”。學校里的學生應該是一個正在學習和記憶的“自由體”。教育是為了讓人學習怎樣進行思考,而非被動地接受塑造。學校必須認識到它的作用是讓學生不斷進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一項專門的教育任務,也是成功教學的前提,進而使學生順利地度過初接觸高中英語的難關。
(四)開展課外活動有利于調動和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影響學習的因素分為非智力和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尤為重要,離開了非智力因素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了。因此,在英語學習中,我們教師要想盡各種辦法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比如英語猜謎游戲,英語傳話游戲,還可以組織單詞接龍游戲。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開辦校園英語廣播站,建立英語實驗基地,甚至進行英語課本劇的表演。這樣就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己的價值所在,認識到自己有學好英語的條件和基礎。非智力因素的調動既能幫助學生調動學習積極性又能有助于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因此我們廣大教師對此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
比如,在組織學生進行猜謎游戲時,可以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采取計分的方式選出分數最高的組并給予獎勵。比如猜出一個單詞加一分,可以組織幾輪比賽,采取幾局幾勝的方式,這樣幾輪的比賽下來不但學生能夠特別積極主動地學習單詞,并且大大提高了學習單詞的效率,同時又增強了學生的集體凝聚力,起到了利用活動調動和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總之,作為教師,只要你充分準備,用心去觀察學生,并做到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找到適合高一學生過渡階段教育的入口,并運用恰當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學生既可以學到英語知識,又學會了運用語言,在順利過渡初高中英語學習的同時又能很好地了解外國文化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為學生們即將到來的緊張而又充實的高中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孫蕓.現代教育技術室21世紀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載體[J],2013(2).
[2]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J].教育學出版社,2012.
[3]潘暉暉.教師職業道德的心理調適[J].2012.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