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元
摘要: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因此,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教師在教學中積極使用網絡資源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
關鍵詞:英語 網絡資源 興趣 自主學習
為了落實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應反思傳統教學方法,避免傳統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差、學習效率低的現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資源,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打好扎實的語言能力基礎,具備基本的英語語言素養。
一、充分運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有人說過,一切有效的學習需要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目前學習英語的學生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因為喜歡而學習英語,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英語有用才去學的,大多數人僅僅因為高考才學英語。在這樣一個現狀下,學生想要在英語方面取得不錯的成績和受用終生的語言能力是很難的,因此,目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重中之重。
1.時常關注國際時事。讓學生盡可能地了解國內國外發生的各種新聞,讓學生在關注了解時事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進行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更多的詞匯,并且多看國外新聞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各個國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這有利于學生對外語的理解與掌握。為了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各種時事,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環節讓學生進行分享最近所學,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多地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資源分享的樂趣。
2.輕松愉快的方式進行授課。為了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想辦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變得輕松活躍起來,讓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播放網絡英文歌曲,讓學生在欣賞美曲的同時聽懂歌詞,在聽懂歌詞的前提下注意其中的語法應用,這樣,將死板嚴肅的單方灌輸變為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方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3.盡可能地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在每節課學習新內容之前,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自行在網站搜索相關的背景內容,讓學生靠自己的能力探索了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了解的前提下學習自然就會有動力探索。
二、充分運用網絡資源,提供給學生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前提下,很多高中只注重做題能力的訓練卻忽視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改變教學重點,改善教學方式,盡可能用情景再現的方式吸引學生,加深學生記憶。給學生幾近真實的語言環境,這將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師生實現網絡化探討。教師可以將幫助學生學習的相關英語視頻以及聽力片段通過網絡讓學生共享,讓學生盡可能地擁有高質量有深度的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在平時師生間的互動限制因素較多,教師無法對每個學生的疑問進行一一作答,所以在如今網絡化的時代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通過網絡與學生互動,幫助學生解答。教師也可以不時地在群里發出一個討論話題,讓大家參與進來討論,然后教師逐步引導大家思考、討論,經過一系列的探討做出結果,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高效方便,學生參與度高而且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實現知識面拓展、情景再現。一直以來在高考中或是在生活中,人們的討論話題永遠離不開時事新聞的討論,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涉獵一些國內國外的新聞,讓學生了解各國文化各國生活,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提高自身閱讀水平和詞匯量。再者,學生可以通過網上的小視頻實現情景再現,身臨其境地學習英語。比如,在講解M9 U1 Canada時,可以應用網絡讓學生了解加拿大的地理、文化、歷史、人口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了解更多國家的文化,知道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特定的象征。
三、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英語新課標中提過,要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換句話說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根據課堂所學進行課前演講。在課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搜索相關事例或者相關背景,制作成對應的文稿或是PPT,在每節課的前幾分鐘進行展示,用這種方式鍛煉學生的聽說理解能力并實現學生相互之間的信息共享。除此之外,也可以讓學生對一個話題進行思考討論,分組進行,把討論結果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換,思考中帶有討論,討論中會有思想沖擊,同時又有分工與合作,在這種能夠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模式中,相信廣大學生也是能夠受益匪淺的。
2.借助網絡資源完成課后作業。網絡字典和網絡搜索功能的盛行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些工具的使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網絡字典不僅查閱起來極其方便快速,而且其詞義包含內容及解釋都比較全面,所備注的例句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義,并且教會學生如何使用。這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自學的困難。
四、網絡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結論
通過近幾年對網絡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結合國內外英語教學中的網絡資源應用實例,以下從三方面得出結論。
1.從學生角度來講,隨著互聯網和移動智能手機在現代高中生中的普及,學生更容易也更有興趣接受來自互聯網的網絡信息。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高中英語資源教學,不僅能夠將傳統“填鴨式教學”改變為新穎的“互動式教學”,還能讓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而且能夠及時快速地進行教學知識更新,使學生接受最新穎的語言環境訓練,大大提升了高中學生英語的應用能力,讓他們不再把英語學習當作枯燥的考試內容,而是實用的應用技能,提高了其自主學習能力。
2.從教師角度來講,互聯網資源的引進也為教師提供了主動學習進步的機會與動力,一方面在傳統資源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其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促進其進行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培訓。形成“教師-學生”互動式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師通過合理利用社會熱點積極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更好地掌握課堂節奏。但是,在引入網絡資源到高中課堂時,作為教師,一定要合理選用資源,避免敏感話題與錯誤思想,同時應在考點講解與應用知識教授的時間分配上做到合理分配。
3.從學校方面來講,網絡資源在高中教學中的應用,也是學校教學模式從傳統到現代的一種突破與改良。英語課堂作為學科中具有社會性的學科之一,很適合進行網絡資源的應用,在新的技術發展與社會潮流下,網絡資源應用于高中課堂已逐步成為一種趨勢,而應用于英語教學是最合適也是最恰當的,通過應用于英語課堂可以先一步分析新的教學模式的利與弊,進一步改進并運用于其他課堂,帶動所有學科信息化以適應信息化的潮流。
綜上所述,網絡資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教師、學校三方面都有不同影響,學校和教師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合力作用,才能適應新信息時代背景下不同學生的需求。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