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英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較為抽象的課程,學生在理解和學習的時候都比較困難,導致很多學生對物理缺乏興趣,因此如何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意義,然后重點闡述了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對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初中學生正處于一個依靠感性思維理解事情的階段,再加上物理的抽象性特點,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有效性不僅關系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也與學生素質的培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提高物理教學的效率,以期促進學生物理素質的提高。
一、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一)符合教學的要求
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成績,提升學習的效率,這不僅是當前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當前中考的要求,因此必須要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符合當前教學的要求。
(二)符合素質教育要求
當前素質教育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提升學生的素質是當前教育的重要意義,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符合學生發展要求
現如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具備較高的素質才能在日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物理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能夠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還能提升動手動腦能力,所以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符合學生未來發展的要求。
二、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優化物理課堂提問
提問是課堂中不能缺少的環節,問題的設計不僅要使學生充滿興趣,還要具有較高的思考性,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問題的設計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
1.在實際教學中,提問只是一種考察學生理解情況的手段,往往具有一定的牽制性,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因此教師設計的問題要具有層次性,答案要具有開放性,例如“你認為可以怎么做”或“有不同的想法嗎”等問題,使學生激發創造性思維。
2.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結合學生實際的理解情況進行問題不僅要有難度,同時還要具有思考性,通過層次推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引入情景教學,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物理是存在于生活中的,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夠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如在課題的引入時應用情景教學,學生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沖動,以更加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而且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設學習情境。例如,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做一個小實驗,創設出運動的物體在沒繼續用力最終停下的情境,并提出“運動是否需要力作為支撐”的問題,學生通過探究討論最終獲得正確結果。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識,同時還能了解知識的產生原理,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三)重視課堂教學語言
教師的語言是同學生交流的橋梁,因此必須要重視教學的語言,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語言要生動。由于很多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的時候也比較困難,因此教師也在講解的過程中要多與生活相聯系,多舉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物理的存在,以此才能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
2.語言表達要合理、連貫。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這部分知識時,很多教師在闡述概念時導致學生不能理解其內在含義,這時可以通過幻燈片加語言陳述的方式進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語言的感染力。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富有情感,通過語言的感染力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集聲音、圖像、動畫為一體,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出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教學的效率。例如,在學習“電流、電壓、磁場”這部分知識時,應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將這些現象模擬出來,學生就能更容易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所在,增強了教學的效率。
(五)利用實驗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實驗是物理學習的核心,實驗不僅能夠將物理過程呈現出來,還能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幫助學生更好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探索物理的內在規律,因此教師必須要多做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在學習“平面鏡成像”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做一個“水中燃燒蠟燭”的實驗,這時學生的思維就會高度集中,思考為什么水熄不滅蠟燭,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
(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學生不需要督促就能夠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教師要著重培養的一項能力。例如,在學習“溫度計”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什么是溫度計”“溫度計的原理是什么”“溫度計有幾種類型”,然后讓學生在課后自行查閱資料,在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在課堂中進行交流和討論,并自己動手完成實驗,通過將溫度計放入溫度不同的水中就能夠總結出“熱脹冷縮”的現象,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極大地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時間和動手能力。
通過上述分析能夠看出,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盡最大的可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不斷思考、不斷實踐,創新教學模式和思維,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將提高學生能力作為最終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增強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王進.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11).
[2]劉宏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26).
[3]龍萬忠.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2).
[4]熊書滿.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1(3).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