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英
摘要:語文課堂教學情境教學設置具有千變萬化的特性,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會有非預設性情況的發生,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相互協調以滿足課堂教學需求。本文主要對語文課堂中旁逸斜出藝術的應用進行研究,從而促使該藝術更好地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語文課堂 旁逸斜出 動態生成
語文課堂教學因其具有動態生成性而被人們廣泛關注,在語文教學中,實際的課堂教學情境具有變化性及教學內容的靈活性,通常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出現一系列的未可知因素,影響教學的正常運行,所以,教師在對課堂內容進行具體教學時,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的課前預設,還應從實際教學出發,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相應轉換,從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一、結合傳統課堂教學,重視學生的別樣認知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
在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對課堂教學教案的提前設計,過分注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使教師成為課堂教學問題的主要提問者,而理想狀態下的課堂內容,應該在師生課堂教學的隨機互動中產生。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的認知以及問題的產生具有差異性,因而問題產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具體呈現,教師雖然可以在課前對其進行相應預測,但卻不能對問題進行具體的規定。因而,在這一前提下,教師應該將靜態的課案教學模式轉變為動態關注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切合課堂實際,還可以改變教學重點,實現課堂高效教學。
教師在對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與開發時,應重視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別樣認知。在同一問題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答案的直接灌輸與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的價值,具有非常明顯的差別,學生對知識的別樣認知是一種難得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與自身之間的教學互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師生的教學認知。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別樣認知,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教師課堂預案范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課堂旁逸斜出的可能性。
二、以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精彩環節為例,分析教師采取的教學機智處理
案例:《賣火柴的小女孩》
教師對本課的教學重點進行預案制定時,主要針對賣火柴的小女孩在舉國歡慶的大年夜凍死街頭的悲慘遭遇進行分析,從而為小女孩的悲慘命運感到惋惜,對窮苦人民的悲慘遭遇深表同情,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但是在課堂中,學生提出資本主義的相關問題,如資本主義是什么制度形式等,雖然文中是以資本主義社會作為文章展開的背景,但是這種教學范疇不屬于語文教學,但是卻由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之后提出的問題,因而教師也必須對其進行相應解答。
在學生都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惋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罪惡痛恨的同時,還有同學提出一些其他的問題,例如“人們都說好人有好報,但是為什么善良的人最后都是以悲劇結尾”?其他同學聽到這一問題開始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認為悲劇更能打動讀者的心,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有憂傷與愁苦,而小說中的主人公角色設定,就正好表現了人的普遍哀愁,還有學生認為結局如果設定為大團圓的結局,雖然在心理上滿足了讀者的需求,但是卻影響文章對人們閱讀的吸引力。
因而,教師可以根據以上兩個問題,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對其進行解決,首先,教師可以對資本主義基本內容對學生進行簡單灌輸,使學生理解知識點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吸收,同時教師對文章的悲劇結尾進行深度探討,順著學生的討論思維進行對話,解釋作者把悲劇貫穿全文是為了使主人公的身體創傷與靈魂偉大進行比較,襯托出主人公心靈的純凈,最終使其升華。
三、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動態生成
(一)栽花不發,索性插柳成蔭
語文課堂的教學特點,使得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狀況,教師在對課堂主要教學內容進行備課時,應對課堂中所會產生的問題進行相應預測。在教學中,教師并不一定要遵循既定路線進行課堂教學,對于教學中學生所提出的其他具有教學意義的問題,教師應當根據當時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相應的內容變動,發揮課堂教學的積極作用,使旁逸斜出的“節外生枝”變得更加有意義。
(二)善待錯誤,促使變廢為寶
語文課堂中的旁逸斜出,對語文教師具有很大的教學挑戰性。學生在課堂中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理解有偏差的地方,都需要教師進行相應引導,善待學生學習中的錯誤,不斷地將錯誤認知改變為另一種形式的有效知識,這樣可以促使教師加強課后的反思與研究,拓寬其知識境界,增強其專業水平,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教學。
(三)善于捕捉,留住精彩一幕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對其進行考慮,對于學生提出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教師應抓住契機,及時捕捉課堂中意外情況的產生,對教學的情境進行及時的記錄并對其進行回放,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對與錯,同時還可以為之后的教學工作的應對,積累經驗,在教學中不斷地體會教學魅力。
四、結語
語文課堂教學的旁逸斜出,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對教師的職業能力和知識儲備具有很大的挑戰。教師要想在實踐中捕捉教學意外,衍生精彩,就必須尊重學生自主思維意識的發展,同時還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提升教學機制,培養自身問題的應變能力,這樣才能不斷地促進旁逸斜出在語文課堂中的作用,提高語文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板書現狀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張龍.小學科學游戲化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4.
[3]張紅.小學生語文課堂注意分散現象及其策略研究[D].魯東大學,2014.
[4]關星.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5]韓佳佳.游戲精神視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湖北大學,2013.
[6]鐘曉潔.教育游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2.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