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東
摘 要: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的創新,必須把目標設計、內容設計、策略設計與檢測評價設計這四個環節放到關鍵地位考量,才能顯現出舞蹈課堂教學的魅力。課堂教學創新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能、優化教學過程為其歸宿。對于如何進行中職學校舞蹈教學創新,提高舞蹈課教學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控制和教法的創新,促使學生整體和諧的發展,是舞蹈教學改革、創新的一種嘗試。
關鍵詞:舞蹈課堂;教學;中職學校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13-01
隨著各高校紛紛增設開辦舞蹈專業,面對學生畢業就業形勢的嚴峻,如何大膽創新、改革教學方法,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實踐技能強、基礎知識寬厚、受社會青睞的專業技能人才,競爭和挑戰呈現給了各高校教師的舞蹈教學。然而在當前各高校欣欣向榮發展著舞蹈教育,盡管在規模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卻恰恰忽視了辦學的初衷,華而不實的舞蹈教學,忽視了舞蹈教學內容的蘊涵,片面的注重外在形式的追求,致使學生對舞蹈的理解過于膚淺片面,對傳統的民族舞蹈文化底蘊全然不知,缺乏了對舞蹈本身人文意蘊的認識。
一、舞蹈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舞蹈是“動作的藝術”“情感的藝術”“時空的藝術”。因而,在舞蹈教學便不同于其他藝術,有著其特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但目前的各高校的舞蹈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束縛著舞蹈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1、課程設置不科學,教學方法守舊在不少的高校的課程設置,均以入學前對學生制定的人才培養計劃表為標準,以此安排每學年的課程。在不少高校里,由于師資教學、研究的實際能力以及現代化教學設備不足,不少的課程無法按人才培養計劃中正常完成規定的教學進度,當與教務處等部門無法協調時,科任教師只有削減授課內容,片面的趕進度完成教學任務。
2、專業人才匱乏、師資力量的不足師資,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舞蹈教學里,教師的素質和能力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師資力量的強弱,更突顯其重要性。由于舞蹈專業辦學相對其它藝術起步較晚,師資力量相對匱乏,在各高校中,舞蹈教師從學歷以及職稱遠遠落后于其它藝術專業。此外,由于舞蹈教學課程設置的不科學、教學內容的刻板單一及其學校對舞蹈教師不夠重視,不少高校的舞蹈教師在自身素質提高方面缺乏動力。甚至有些師資力量嚴重匱乏的高校,舞蹈教師還需要擔任其它教務行政工作以及學校文藝匯演等迎新宣傳活動,繁重的工作量使得舞蹈教師難以有充裕的時間投入舞蹈教學,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
3、教學模式刻板、內容缺乏創新在各高校的舞蹈教育,由于起步晚,師資力量的局限性導致沒有屬于本院系的教學模式與教程。因此,在舞蹈教學上,大多繼承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的課程安排及教學模式。如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學在大學期間開設的課程,芭蕾基訓、素質技巧、民族民間舞等課程的安排,授課均以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的考試視頻為授課教程。
二、舞蹈課堂教學策略
舞蹈教師在面對如何輕松愉快地把舞蹈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這一問題時,有很多不同的見解,但筆者認為除了明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效果檢測與評價設計外,還應重視課堂教學的導語即導入和情感教學,同時要把握好反饋的時機及強化,運用好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使學生主體和教材客體相融洽,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1、導語創新,激發興趣。導語是課堂教學的必要手段,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興趣的有效方式。精當、新穎而富有啟發性的導語能體現教學難點與重點,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新課的導語就像寫文章一樣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材料發生興趣。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原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舞蹈課也需激發興趣,寓教于樂。舞蹈教學中更應注重語言引導與肢體引導相結合,把富有新意的語言和肢體融合在一起,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2、培養情感,強化情感。體驗人的情感和人的認知活動是緊密相連的,教學作為一種認知活動,情感作用與之密不可分。情感對人的行為具有強大的推動力。針對中職生的特點,我認為他們的情感體驗是豐富的,積極的情感對教學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相反,消極的情感則有阻礙作用。情真意切是舞蹈教學的活動特色,而情真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對現實生活的深刻體驗,意切則是要求教師對教學對象現有的狀況有較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教師要把舞蹈的情感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只有這樣,才能與音樂融為一體。只有切實地培養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真正地體會到舞蹈的魅力,對舞蹈的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3、多媒體與課堂舞蹈教學。在舞蹈教學中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有效地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和感知能力。中等職業學校的舞蹈教學,是以舞蹈審美體驗為核心,掌握和理解基礎訓練以及中國各民族舞蹈的動作風格和特點之間的關系為前提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字、圖像、圖形、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為達到某種教學目標而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結語
舞蹈課堂教學教學,要注意目標的適中性、內容的整體性、策略的針對性、評價的客觀性,同時還要注意引語的適當性、情感的合理性、反饋的及時性和明確性、多媒體的形象性。舞蹈是中等職業學校的一門專業技能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舞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應用舞蹈教學和表演的能力;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蔣冰海.美育學導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 孟繁華.眾神狂歡——當代中國的文化沖突問題[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3] 郭 莉.高校舞蹈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J[.高教研究,2006(6)
[4] 吳春生.淺談多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