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洋快餐”供應商之一 的,上海福喜公司,存在著將大量過期食品回鍋重做和采用更改保質期標印等手段,加工過期劣質肉類的違法行為。事件發生了以后。在短期內,迅速發酵成為了行業的大事。陸續有害食品的報道,頻頻出現在各大報紙,已經讓人們對食品安全憂心不已,更讓人們對與那些所謂“知名品牌,放心食品”感到不安。近些年來,食品制作企業,有的企業不遵守企業倫理道德的問題,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從食品安全屢遭質疑的風波中,引發我們更多思考的應該是企業的誠信何去何從。企業的倫理中“利與義”的較量孰輕孰重。當今面臨著利潤空間日趨縮小,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日趨增強的挑戰,作為企業更應該通過加強企業的文化,正確的倫理觀和價值觀,來更加完善企業的制度,通過運用合理的組織結構設計,來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重塑企業的誠信。
關鍵詞:食品安全;企業社會責任與倫理;企業文化建設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已日趨國際化與全球化。企業的經營環境與消費者的需求也更加復雜化和多變化。為了適應這種多變化情況, 為了自己謀求更大的發展和生存空間,企業紛紛在尋求能夠提高自身競爭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從而需要建立和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則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肯德基等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是企業重新審視自己內部控制并加以修正的導火線。
一、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具體表現如下
1.原材料的源頭供應地方面,食品原料的污染,具潛在威脅食品安全
由于盲目的招生引資,工業的廢水、廢氣、費料和城市生活來及等廢棄物的大量排放,以及化肥和農藥在農業用上的大量使用,這使大量的有毒和有害物質滲入土壤中,導致了污染水資源和土壤,這樣使飲用水中含大量的細菌和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等問題的出現。從而導致了我國的糧食品質、飼料作物、經濟作物和畜產品以及水產品的質量收到嚴重的影響,原材料供應污染,給食品安全生產帶來潛在的隱患。
2.產品生產的方面,主要突出的表現為制造假冒偽劣發食品
有些食品加工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操作上簡化程序,必須的殺菌除污的程序省掉,嚴格不按照,安全食品加工的程序要求進行操作,嚴格不按照國家的質量標準進行生產,嚴重的進行偷工減料,制造假冒和偽劣的產品,坑害廣大消費者,踐踏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3.在食品流通上市和銷售分銷的環節上的混亂的現象存在著食品安全的危機
食品具有它固有的特點,不容易存儲,容易變質、在銷售期間也容易被污染、食品的保質期具有比較短的特點、食品的儲存和保存要求的條件也比較嚴格,另外食品關系到群眾身體健康,它和人民日常的生活,緊密相連等特點,因此食品衛生和安全問題對于社會來說具有更大的意義性和重要性,食品的安全問題是千萬都不能忽視的。
二、食品生產行業迫切的引入企業倫理的必要性
從以上的企業對倫理建設錯誤的態度中我們可以看出,企業倫理建設勢在必行。作為盈利性企業組織,企業必須要創造價值,否則它就沒有存在的意價值和意義。因此,企業本身對正當價值的追求是無可厚非的。企業的倫理建設,一定要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除了能滿足正當利潤的追求以外,還應該服務于倫理建設。
第一,在利益的驅使下,僅僅靠法律是難以阻止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第二,食品的安全檢測難以檢測不可預測的安全隱患,無論是食品生產企業本身還是相關的監管部門,開始生產出來的產品檢驗合格以后,一般不會再進行常規的檢驗了,也不可能會再專門安排人員進行再次檢測不可預測的化學物質。正是由于法律和食品安全檢測本身的局限性的原因,二者都無法完全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要從源頭上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必須源于食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他們道德自律。
第三,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關系到食品企業的形象和在廣大人民群眾面前的信譽。企業進行生產發展的目的和倫理建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倫理道德建設是企業的發展和建設的一部分,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可以更好的提高企業的形象,從而他的企業倫理優勢轉換為企業本身的競爭優勢,有了品牌形象和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具有良好的信譽,這種優勢可以使企業經濟目標得以實現,食品企業才能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因此,食品企業構建企業倫理是社會的要求,是企業的要求,更是消費者的心聲。
三、構建企業倫理道德建設應該采取的措施
1.開設倫理道德建設課程學習,并加強企業倫理的教育
完善企業誠信守法的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管理層的倫理道德素養。企業如果想健康的發展,必須生產優質的產品,進行清潔生產和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承擔社會的責任,必然就要減少利潤,但是可以提高企業的社會信譽度,更好的爭得企業的發展空間,并可以為企業贏得更多的消費者。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不考慮企業倫理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將越來越不被社會所容,肯定會被時代淘汰。
2.加強食品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增強和完善的社會誠信制度
誠信是做好所有的事情的最基本的要求,作為食品企業更要做到這一點,誠信經營是食品企業生存之本。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食品企業必須建立誠信制度。誠信必然是食品企業倫理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都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誠信制度。當代的食品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無疑更要講誠和守信,以誠待消費者。
3.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完善企業責任體制
食品企業在規劃自己發展的藍圖的時候,不僅要自身研究企業倫理的發展戰略,成立內部控制機制進行監督管理,而且也要通過社會大眾和媒體進行監督以及政府的引導。
(1)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宣傳和引導,并對企業推出相應的鼓勵政策,政府對倫理責任進行導向的作用。現代的市場經濟是全球發展的法制經濟。食品企業,也應該同樣必須嚴格最后法律和法規。所以,各個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使食品企業責任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政府采取適當的干預,才能更好地引導食品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2)現代社會,是網絡的社會,媒體大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要要運用公共媒體的力量,進行全民監督。政府引導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媒體大眾和社會公眾,也要發揮他們的優勢作用,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公眾的監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監督方式。讓公眾和媒體進行監督,時刻提醒食品企業,所有人都在監督,自己一定要履行社會責任。
(3)食品企業自身。食品企業在進行食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全過程,必須要承擔起他們的社會責任。從自身角度出發,嚴于利己。①要呼吁國家的相關的管理部門制定和強化食品企業社會責任的政策法規,統一成立行業的標準。并形成食品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有效鼓勵和約束機制,讓所有企業都按照機制運行,有規矩才能成方圓,所有企業都按照標準做就不會存在不正當競爭。②企業可以和政府組織多種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讓廣大群眾參與進來,更好的提高企業的責任制度建設。
4.建立健全的信息體系,共享和發布制度的平臺
根據當前經濟的發展變化,企業要根據經濟形勢,調整發展思路,重新設計原來不合理的組織層次,專門要設置倫理機構, 并且配備單獨的負責部門和負責人,公司所有涉及到倫理問題的決策或者各項貨都,都要進行倫理部門的討論和監督,這樣才能合理的處理各種的倫理問題,才能讓企業對倫理的問題,進行清楚的認識。
5.要強化食品安全理念,并完善現有的安全法律法規
當今關于企業倫理的法律和法規,相對來說還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說還是空白,健全和完善倫理建設的法律法規,并落實和加大食品企業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罰。相關部門通過建立法律法規,將企業的倫理建設納入到法治的范疇當中。這樣使不法分子無法再鉆法律的空子,他們不能再通過租用簡陋的生產車間,雇傭廉價的工人,偷工減料,生產出次品和劣質品。更不能再用殘次或者替代品做為原來,來實現利潤的增加。必須要做到要嚴查企業違法行為,并堅決取締嚴重違法的企業。要做到法律的它律和食品企業自身道德的自律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更能更加行之有效地控制企業家們的非道德行為。有了法律的規范性,食品企業才能進行自我約束,才能承擔起企業相應的社會和倫理責任。
企業倫理和法律法規二者之間是密不可分, 法律為倫理道德的建設保駕護航。同時健全與完善的法律體系,也會對企業行為形成約束, 同時企業逐漸把法規的約束升華為企業的道德選擇, 這樣抑制住了企業的倫理道德的缺失,從而提升企業道德倫理水平。
四、結束語
近幾年食品的安全問題,始終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那是因為食品安全關系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食品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一份子,要把眼光發的長遠一些,要對社會盡一份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要只是考慮到眼前的一些小利,只顧得自身的發展。企業的倫理道德是企業發展的一部分,是為了實現社會生產目的服務的一種行為和規范。只有食品企業擁有了良好的企業倫理道德,食品企業才能擁有發展的動力和廣闊的空間,食品企業才會有、良好的社會形象,才能建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從而形成食品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特有的競爭品質。因此,食品企業構建企業倫理道德建設,是公眾的需要,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強烈呼吁食品企業,要重視企業倫理道德的建設,并承擔起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食品安全.百度百科,2009.12.5.
[2]岳寧,高健,吳林海.入世后的中國食品國際貿易的市場結構與未來展望[J]食品科學,2009-4-15.
[3]牛思遠.關于什么是血燕?[N]南方日報,2011-8-17.
[4]食品安全月度報告[J].中國食品工業,2008(10)-26.
[5]質檢總局.國家食品安全網,2009.10.30.
[6]劉新芬.從我國農業食品安全看企業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J].農業經濟2007(11).
作者簡介:毛玉濤(1982- ),女,漢族,高職助理教師,本科,江西省南昌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