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棟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我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轉變。其中,會計行業發生著巨大的變革,在當前的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已然成為時代的發展潮流,計算機更是會計人員快捷方便的辦公工具。我們知道,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信息,若是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管理會計信息化是將現代科技與傳統的會計方法進行了融合,優化了傳統的工作方法,使管理會計工作更加現代化,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確保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但是由于部分企業不太了解財務共享服務、管理會計以及信息化三者之間的關系,因此導致會計部門的管理工作十分松懈,使得管理會計和會計信息化工作混亂。本文就通過對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實施策略進行探究,首先明確了財務共享服務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科學含義,進而提出來了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財務共享服務;管理會計;信息化;科學內涵;解決措施
自從加入WTO之后,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再加上政府的政策制度等因素,我國的會計行業得到了基本的發展,并且逐漸成為影響國民日常生活的產業類型。隨著現代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在財務共享服務下,會計行業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變動,除了調整好內部的經營模式,優化服務質量與功能外,加強管理會計的信息化建設也是所必需的。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是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在會計工作數據日益繁多的情況下,傳統的工作方法已不能滿足信息化社會的需求,當前大多數企業都已經開始推行財務共享服務,利用計算機代替人工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用現代科技成果對管理會計工作方法進行變革,使會管理計工作更加便捷,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推動了管理會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有關的數據顯示,在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立與完善還有一定的路要走,其在不同層次都有著不同深度的問題,微觀上來說其影響著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及發展,宏觀上來說其影響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財務共享服務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科學含義
1.財務共享服務
顧名思義,財務共享服務就是企業將財務數據匯總,然后共享給企業的各個部門,但是這種說法比較籠統,并不能算作是財務共享服務的基本定義,其真正的科學含義就是指企業的會計部門在處理財務數據時通過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將企業各個部門的財務數據進行匯總,然后建立相關的交流平臺,即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然后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統一分配與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一些大型企業在很在之前就對財務共享服務進行了規范,這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基礎保障,因此財務數據的處理過程既要符合企業的規章制度也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它的數據報告必須真實可靠。
2.管理會計信息化
管理會計屬于企業的會計部門,它的本質工作是通過收集、整理、加工和處理企業的經濟信息,為企業的管理層提供戰略決策信息,為實現企業經濟管理科學化而服務。它與財務會計是兩個不同的工作系統,一般來說,財務會計是通過對企業生產發展進行統計收集,參與企業的經濟管理活動,為企業是否盈利作出判斷;而管理會計則是在財務會計作出統計之后,根據企業管理層的需要,運用相應的科技技術,預測企業的生產前景,是參與到企業的管理活動中。那么,管理會計信息化就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管理會計的日常工作中,能夠對企業的整個財務數據進行準確的處理,以便于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二、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實施意義
1.提高效率,保證質量
傳統的會計處理方法是由人工一個個數據記下,統計分類,再分析對比,工作量繁重,而財務共享服務下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則是利用計算機與財務軟件的輔助,只要輸入的信息正確,就能避免錯誤,保證信息統計的質量。而且,這一系列的步驟都是由計算機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原本十幾個人一天的工作只需一個人一臺計算機一小時內完成,把會計人員從繁重的數據堆中解放出來,不僅使得會計工作的速度翻倍,對數據的質量也是有了很大的保障,能夠推動管理會計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的戰略目標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參考。
2.規范管理會計的工作,提高人員素質
財務數據的不準確是傳統管理會計工作的一大弊端,之所以頻頻出現質量問題,源于管理會計的工作缺乏規范性,而且人員職業素質良莠不齊,以致于同一份報表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結果,因此企業的管理者無法根據財務信息進行決策。管理會計信息化就能夠很好的彌補這些漏洞,只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將數據輸入到財務共享服務平臺中,再使用財務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時就不必擔心人為失誤,極大的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壓力,保證了財務結果的準確性。另外,管理會計信息化要求工作人員有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對現代化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能夠促使會計人員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推進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改革
管理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應用使得會計工作在內容、流程和人員結構等方面都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從開始的數據采集到財務管理、再到最后的管理決策,全部利用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進行交流,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同時也加快了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建設腳步。新的工作方式也會隱藏著新的問題,只有不斷的改革,才能使信息化技術與管理會計工作良好適應,進一步推動管理會計工作的更好發展。
三、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的解決措施
1.統籌規劃,制定信息安全標準
在系統目標和總體規模已經確定的前提下,必須要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信息安全標準實施方案,要包括對整體財務數據的規劃、實施管理、經費預算以及應急安全措施等。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在給企業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隱藏著一些新的隱患。企業的機密信息全部保存在電腦數據庫中,數據泄漏的風險也大大增加了,必須對計算機進行安全掃描,建立防控機制,加強對信息的安全保護。不僅如此,還應該設置數據訪問權限,防止企業的財務數據遭到人為破壞或竊取。還有就是,不同部門或者不同公司使用不同的財務軟件會導致中間數據傳輸,最后報表結果匯總等不方便甚至出現失誤,所以,制定統一的標準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財務信息的安全質量,同時監管部門也能更好的進行監督。
2.完善制度,規范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
會計信息系統的工作體系包含了管理制度、平臺的運行管理、人員安排、以及財務數據安全管理等,它的建立與完善需要各個科室之間相互配合,要制定具體的企業業務并對職責進行劃分,使所有的數據信息都能夠快捷準確的交流。但是,在這些工作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準確,這樣才能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如國內建立的ERP系統,能夠快速收集企業的財務數據并進行共享服務,進一步規范了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
3.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
管理會計信息化要求會計人員不僅具有專業的會計知識,還要精通計算機操作,熟練使用各種財務軟件,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知識。企業也應該不斷給員工充電,給予他們專業的培訓,利用會計信息化的優勢,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其次,就是針對管理會計的工作要點,落實具體的工作責任,這樣能夠保證工作的有序性,從而保證企業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內部應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素質教育,使其遵守國家法律和企業制度,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的發生;最后,要分離不相關的職務,并建立獎罰制度,對優秀的員工進行獎勵,從而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4.加強會計軟件的統一性
管理會計信息化越發普及也使得財務軟件的開發越來越快,種類更加繁多,但不同的軟件側重點又有所不同,格局也不盡相同。在財務共享服務下,多數企業選擇服務外包的模式。因此,政府要規范企業在這方面的行為,具體可以出臺優惠政策,支持國內會計軟件的開發,使國內企業的會計軟件趨向于統一化,提高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水平。
5.擴展云計算服務
云計算是一門現代化的科技技術,將其應用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減少企業的運行成本。還有就是可以加強企業內外的合作交流,減少會計人員的工作量,使財務信息數據更加準確、靈活以及多元化,能夠確實加快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建設腳步。
四、總結
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發展下,管理會計信息化不僅強化了會計核算的功能,還保證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企業的內部要切實做好本分工作,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完成傳統業務的深化改革。不僅如此,還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設立監督機構,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從根本上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性,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何瑛,周訪.我國企業集團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關鍵因素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3(10):59-66.
[2]張慶龍,張春喜.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信息化建設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11):166-168.
[3]熊磊.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J].會計之友,2015(8).
[4]張繼德,劉向蕓.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