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峰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實效性;
價值性;自主學習;氛圍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3—0052—01
小學語文教育是借助富有語言創造力的文學作品,豐富小學生的語言技巧,并且將語文精神遺產傳承下去。在平時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育要以學生本位為根本原則,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與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優選教學內容與科學設置教學環節,從根本上推進小學語文教育實現質的發展與飛躍。
一、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實效性
小學語文教育是傳播知識、增強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場所,為了全面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鼓勵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教學活動,切實強化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改革中,必須樹立“學生本位”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實際知識掌握程度與已有知識構成來選擇教學方式,設計教學方案。具體來說,即在完成一部分教學內容之后,為準確把握學生的掌握情況,采取課前小測試的方式,系統地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發現學生學習的盲區,并在此基礎上設置教學內容,有效地規避小學語文教育脫離實際的弊端,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育的實際效果。
二、凸顯小學語文的價值性
語文教學要實現質的突破,除了關注教師教的同時,還要立足小學語文教材,延伸拓展教學內容。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重點設置教學主題,增添愛國教育、環保教育、古典文化教育等內容,充分利用各種課堂資源,讓小學生對我國文化的精髓進行了解以及探索,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以及自主發問探究的好習慣。比如,在閱讀《狼牙山五壯士》時,緊扣“壯”字,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理解體會五壯士的“壯嚴”、“壯行”、“壯志”,激發學生對五壯士的無限崇拜之情,并讓學生理解描寫五壯士頂峰殲敵和英勇跳崖的動作、語言、神態的部分,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精神,從而激發小學生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懷與奉獻精神。
三、注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既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在開展與推行小學語文教育時,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幫助學生逐漸構建適合自己的高效的語文學習模式,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包括字詞、文章的主要內容、細節表現等方面,并且通過提問以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以及學習成效,使他們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實現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的自我培養過程。
四、教育教學氛圍的激活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多媒體技術在充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欲望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生動性、靈活性等特征,通過變換字形顏色、字體大小、添加視頻與聲音和動態的圖像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美感,加之聲音的添加,使得學生心情愉悅,為整堂課贏得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及教學效果,為學生構建完善的自主學習能力體系提供幫助與支持。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的教學時,小學生定會對蝌蚪的成長過程感興趣,教師可以提前選擇相關的視頻,或者蝌蚪漫畫之類的素材,為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圖像,以此種方式來向學生展示小蝌蚪成長蛻變的過程,讓小學語文教育始終充滿生命的活力。這樣更能促使學生自始至終跟隨教師的教學過程,積極地去思考文章的內容與語言描寫手法,從而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教師要力求做到讓學習變得鮮活。學習有法,學無定法,教師要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學科有著極強的人文性,而這些人文性因素則能糾正物質世界的偏差,使人文性與科學性相互補充,這樣才能使人類社會得到均衡發展、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小學語文教育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基礎,深切關注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是推進小學語文教育實現素質化、現代化發展的動力源泉。除了要堅持不懈地做好基礎教育之外,也要適度加入自主能力教育、道德情操教育等等,進一步凸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作用,使得小學語文教育成為實現學生全面發展與進步的重要階段。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