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曄
【內容摘要】體育課堂教學時間分配,是體育教師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本次研究提出了三種時間分配的原則:黃金分配原則、把握重點原則、交流互動原則,教師應用這種策略安排體育活動時間,將能優化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體育 ?體育教學 ?課堂教學
體育課堂教學時間分配,是體育教師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體育教學和文化教學不同,體育活動會消耗學生大量的體力,如果體育課程過于繁重,學生就會排斥體育鍛煉。如何合理的分配高中體育課堂的時間呢?本次研究將說明這一問題。
一、以黃金比例為原則
如果學生在課堂中全程進行高消耗的體育運動,可能學生會因為體力、精力消耗太多而不能集中精神進行接下來的文化課學習,而且高強度的體育訓練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畏懼感。為了降體學生體力的消耗,教師要應用勞逸結合的方法安排教學時間。目前有一種黃金分配的時間分布方法,即以一節課為45分鐘為例,教師可將休閑活動的時間與緊張練習的時間以黃金比例的時間進行分割,即學生要有17分鐘的休閑時間、28分鐘的緊張訓練時間,這是一種科學的時間分配方法。以高中生而言,28分鐘的時間足夠他們完成一項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這種體育鍛煉的強度既不會讓學生鍛煉不足,又不會讓學生過于疲累。休閑的17分鐘時間當然也并非集中分布。教師可安排5分鐘的時間做準備活動、5分鐘的時間做放松運動,剩下的7分鐘時間根據教學的需求留給學生做短暫的休息。這7分鐘的分散休息的時間,能夠讓學生在緊張的鍛煉中放松精神,但又不至于讓學生在休閑以后精神完全松弛,不愿意繼續開展體育鍛煉。
體育教師可應用黃金比例的分割方式安排體育課堂教學時間,其中首尾的準備運動和放松時間不可缺少,如果缺少這兩項鍛煉時間,學生會因為種種原因發生安全意外事故,其中7分鐘的時間留給學生自由安排,而7分鐘的休閑時間也可以分割為1次或2次休閑時間,具體的分割方式要根據體育課程的安排來決定。
二、以突出重點為原則
當教師決定了28分鐘為體育鍛煉的時間以后,這28分鐘的時間用來做什么,這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這28分鐘的時間必須突出體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充分的得到鍛煉。
以某些體育教師安排體育活動時間為例,有些教師想安排學生打籃球,但是又認為28分鐘的高強度籃球對抗對學生來說過于繁重,于是教師改為讓學生打11分鐘的羽毛球,又打17分鐘的籃球,這種教學安排存在很多弊端。以籃球運動來說,它是競技性很強的運動,往往學生打了10分鐘籃球以后,分數才拉開差距,這時學生正是追趕分數的高潮時期,結果17分鐘籃球運動就結束了,高潮時間只有7分鐘,學生會覺得這種體育運動的方式根本沒意思,不能讓他們盡興。這時教師又讓學生打11分鐘的羽毛球,11分鐘的時間也無法充分展開一場體育運動,于是學生又只好草草打上幾球,混混時間,這時體育教師的黃金比例分配就失去意義。筆者認為,教師安排了28分鐘的緊張活動時間以后,就要讓學生在28分鐘之內充分享受體育活動的快感,讓學生痛快淋漓的流一場汗,這種體育鍛煉的安排更能讓學生充分享受體育鍛煉的樂趣。
體育教師要意識到,教師在28分鐘的時間里,如果不能把握住教學重點,而把教學目標分散,可能學生根本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28分鐘的時間只適合充分的開展一項體育運動,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享有28分鐘的鍛煉時間,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體育競爭的樂趣。
三、以交流互動為原則
談到前文所述的教師要充分的2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集中時間完成一個體育運動項目時,有些體育教師可能會提問,這些教師會說:“28分鐘的時間過于漫長,學生如果覺得體育運動過于單調怎么辦?難道說讓學生在開展一次體育運動時讓他們休息多次嗎?這又會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吧。”實際上教師可以用交流互動來解決體育與休閑之間的矛盾。
依然以體育教師引導學生打籃球為例,學生在開展籃球比寒時,可能有些學生競技狀態不佳、有些學生的籃球技術不到位,當學生鍛煉到一定的時間時,教師可要求暫時暫停比賽,然后為學生指出學習的問題,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甚至可以親自為學生做示范。教師做完示范以后,可再要求一個學生模仿自己的動作,教師在一旁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教師在和學生交流互動時,既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鍛煉時出現的問題,讓學生在接下來的鍛煉中優化體育動作;同時教師又給予學生休息的時間,這個休息的時間與休閑的時間不同,它并非正式休閑的時間,學生的集中力還留在體育鍛煉中,他們很快就能投入精神進入接下來的體育鍛煉。這種教學方法,既能給學生少許休息的時間、又能強化教師和學生的互動,這是一種一舉多得的體育鍛煉時間分配方法。
總結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體育時間安排與教學質量有密切的關系,如果教師的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生或者得不到充分的鍛煉,或者會體能耗費太多。本次研究提出了三種時間分配的原則:黃金分配原則、把握重點原則、交流互動原則,教師應用這種策略安排體育活動時間,將能優化體育教學質量,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管水法、夏積仁. 對目前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 浙江體育科學,2001(06).
[2] 米志萍. 有關高中體育中探究課堂教學的研究[J]. 神州,2014(03).
[3] 張玲德. 高中體育課程實行“自定目標、自主發展”教學的實驗研究[J]. 中國學校體育,2005(03).
(作者單位:江蘇省響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