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昆+潘志明+周福才+黃金林+殷月蘭
[摘 要]為更好地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創新教育模式,構建“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體系,深入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結合揚州大學生科學院發展現狀與學科特點,探討推進本碩一體化培養機制,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加強本科生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學院本科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我院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資源配置,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全程導師制的實施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我院現有的教學資源和科研資源,并加以有效的整合利用,使學院有限的資源利用率最大化,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為學生的升學、就業、創業提供有力保障,有利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型科技人才。
[關鍵詞]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實施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1-0007-03
本科生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最早起源于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經過不斷改革和發展,其在牛津大學的本科教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英國高等教育中獨具特色的教育體制,培養了無數的優秀人才,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本科生導師制與現代高校的教學理念相一致,體現了導師對學生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育的特點,是目前深化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受到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也試行了不同形式的本科生導師制,取得了較好的育人效果。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從2002年起在全院范圍內試行全程本科生導師制,在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全程導師制是指本科生在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從入學伊始到畢業離校期間均有指導教師對其在大學生活適應、專業引導、個人能力發展、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升學(出國)指導等方面進行教育,關心并指導學生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全程導師制的實施有利于消除目前本科生培養中的一些弊端,活躍高校的學術氛圍,開闊學生視野,全面加強高校的教書育人工作;同時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培養學生鮮明而協調的個性,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全程導師制建立的背景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構建“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工作體系,我們深入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結合生科學院發展現狀與學科特點,推進本碩一體化培養機制,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加強其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學院本科教學與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應教育部要求,對具備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學生,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培養的“一制三化”模式,讓他們盡早進入科學研究過程,盡早參與重大項目。
由于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這一人才培養模式從國外引進不過幾十年,還是一種較新的嘗試,仍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不能很好地和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對導師制認識的不足,定位的不穩定,健全實施機制的不完善,良好實施環境和條件的缺失,使得優秀人才的培養更加困難。
我院屬研究教學型學院,師資隊伍充足,科研經費充沛,研究生隊伍龐大,這為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的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學院堅持“一體兩翼”的人才培養理念,即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是“體”,黨建與思政教育、人文素質培養是“兩翼”。為此,我院根據自身專業的特點和資源配置,積極探索“全天候育人”模式,實行全員全面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
二、全程導師制的實施
我院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面向全體本科生,旨在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在導師的關懷與指導下不斷成長進步。為了能夠更好地貫徹落實全程導師制,取得更好的實際效果,我院導師制的導師工作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一是發展性原則,即以學生為主體,導師為主導,師生共同討論協商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發展目標;二是個性化原則,即導師要善于發現、研究學生的個性特點,開展個別化教育;三是人本化原則,即導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真誠關愛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四是保密性原則,即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在此基礎上,我院還根據自身專業特色和現有的教學資源,制訂了一套涉及每個學生、每個年級的本科生全程導師制。
(一)面向一年級大學生的專業引導和大學生活適應指導
剛步入高校的大一新生,對身邊的一切都懵懂好奇。在此期間,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快速進入高校學習狀態、適應高校生活。應緊抓時機,在學生與導師之間建立起“雙向選擇”制度,主要對學生進行專業引導、生活指引和個人發展規劃方面的教育。
在導師配置上,采用“1+2”的培養模式,即一名本科生配備一名在職教師、一名學生黨員或學生干部。新生在開學一個月內,導師組鼓勵學生通過各類網絡平臺和講座主動了解學院每位教師。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和對應的教師。通過填寫意向表,再根據班級專業和教學系部對應的原則,推薦學生與導師進行雙向選擇。根據報名教師及申請需要的人數,結合師生比例,每位教師選派1-2名本科生;在學生導生的選派上,直接選派二、三年級的導生每人負責4名左右的新生。
在此期間,導師和本科生主要在新生學習、生活等方面幫助其制訂切實可行的個人大學規劃,并監督其執行。同時側重引導學生的專業思想,幫助其盡快了解生科學院的辦學特色和學院精神,使其盡快融入生科學院,并鼓勵學生進入導師實驗室開展工作。同時也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身心健康和學習生活狀態,出現問題時積極加以指導。此外,學院也積極配合,按學生興趣設立社團,“生命科技文化節”、“生物科技競賽月”、“周末論壇”等課外活動也應運而生,這為學生的專業興趣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面向二年級大學生的專業培養和實驗指導
大學二年級意味著學生已經熟悉了高校的學習生活,他們將要面對專業知識難度的增加以及個人發展目標的迷茫。為此,我院的導師制充分考慮學生在這期間的心理難題,確定了針對二年級的培養方案。其中導師主要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鞏固、個人能力發展、個人畢業目標確立等方面的教育。
在此期間,每名學生均跟從一名教師以及一名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助理。師生在大一學年確定了良好的關系后,若無特殊情況便不再重新調整。如因特殊情況,如申請了其他教師的創新基金或者立志考研、免研本學院的學生,在師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可在第二學期創新基金立項的時候優先考慮個人導師的微調,方便暑假就可以開始本碩一體化培養渠道。對于其他同學,可以在行政和專業教師中微調。
二年級階段,導師主要側重個人創新意識、實踐意識、科研意識的培養。第一學期,鼓勵學生定期進入實驗室進行學習、交流,對于目標在本專業發展或對自主性實驗室感興趣的學生,可在研究生助理的指導下熟悉實驗室和一些基本操作。行政導師的學生可以按照興趣,在征得專業導師的許可下每個星期進入實驗室學習,其中個人導師會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實驗習慣,幫助有需要的學生盡快適應實驗室生活。第二學期,結合雙方需要,為導師微調提前做好準備。在微調結束后,每位專業教師都將精心指導自己的1-2名本科生,與學生建立個性化培養方案和一體化培養渠道。
(三)面向三、四年級科研能力培養和畢業指導
對于大三本科生,科研導師根據暑假前的微調,各司其職,確定培養重點。考慮到全員導師、專業導師及其研究生助理主要負責相關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行政導師主要指導相關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個人目標的再確立、自信心的培養和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第六學期,根據學院預推免程序,在學生獲得預保研資格與導師獲得招生指標的前提下,優先確立研究生導師關系,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相關學生的導師還要進行微調,一旦關系確立后,可直接進入指導畢業設計工作,方便本碩一體化的培養。
考慮到本科生四年級即將面臨畢業選擇,因此個人導師的構成回歸到“1+2”模式,即一名本科生配備一名專業導師+一名行政導師。專業導師及其研究生助理負責學生四年的學業輔導,尤其是學分未修滿的學生以及最后的畢業設計,保證學生高質量完成畢業設計并通過畢業答辯,成為優秀的畢業生。行政導師負責學生在就業、考研、面試、創業等環節中遇到問題的答疑、建議和工作推薦,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最快最好地融入社會。
三、全程導師制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了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我院全程導師制的實施,將所有的任課教師、實驗室科研人員并入導師隊伍,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和科研資源,并加以有效整合利用,增強了整個學院的學術氛圍。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博士、碩士等研究生資源對本科生加以輔助指導,在有效幫助本科生提高實驗基本技能的同時,增強了自身的溝通協調能力和科研水平,從而提升了學院的研究生培養質量。此外,全程導師制有利于推進本碩一體化培養機制的建立,進一步加快了我院研究生教育的發展,為我院提供了持續不斷的優質生源保障。
(二)提升了本科生的核心競爭力
在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在全程導師制的實施過程中,我院在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先后有30位學生參加國家、江蘇省或學校舉辦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先后7次獲得全國“挑戰杯”競賽一等獎。另外,全程導師制的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的時候得心應手,高質量地完成了畢業論文,其中有6篇論文獲江蘇省或揚州大學優秀畢業論文,學生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較高質量的科研論文20余篇。此外,還涌現出以“國家獎學金”獲得者、“麻袋哥”、“小平創新團隊”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麻袋哥”、“知心姐”的愛心事跡也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媒體多次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反響。
在全程導師制的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各專業考研率和錄取率明顯提高,還有不少學生考取了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北京大學及南開大學等生物學專業的研究生,也有一些學生獲得了到國外留學交流的機會,一些學生畢業后成為國家“千人計劃”人選、單位相關領域青年技術骨干乃至帶頭人。在畢業實習方面,我院本科實習生因為具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獲得許多企業和研究單位的青睞,這同時也為我院贏得了榮譽。
從我院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的理念和實效來看,本科生全程導師制符合當前高校培養創新型和高素質人才的新型培養模式,體現了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育的特點,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學生培養中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創新人才成長和培養規律、提高本科生人才培養質量。
盡管在全程導師制的實施中取得了一定的實質性效果,但在全程導師制的實施過程中,如何量化導師的工作量,持續提高導師、研究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崗位聘任、研究生招生指標等方面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 參 考 文 獻 ]
[1] 杜智萍.牛津大學現代導師制的發展史及啟示[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9(9).
[2] 左軍.本科生實施全員導師制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大學教學,2009(7).
[3] 薛曉春,許明.我國本科生導師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
[4] 羅國基.近年來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研究綜述[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7(4).
[5] 孟海帆.精心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制[J].中國高等教育,2005(8).
[6] 彭廷紅.本科導師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高教與經濟,2010(2).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