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旭
【摘要】隨著國際聯系的不斷緊密,英語已成為我國進行交流的第二語言,因此與英語相關的各種教學或培訓已延伸到民眾各個年齡層次,基本已普及到小學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也因此原因倍受關注,加之近年實行的新課程教育改革,使得小學英語教學要求愈加嚴格。本文主要通過對小學三年級學生特點進行分析,淺議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應何去何從。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教學方略
如今廣為實行的英語新課程教育改革,其中最大的亮點即改革教育方式,無形中增加了老師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壓力,所以小學三年級英語老師應該改進自己教育方式,基于新形勢的大背景之下,采用多種方法實行課堂教學,力求盡快適應新課程教育改革之下的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可通過以下幾方面具體實行:
一、迎合小學三年級學生年齡特點
處于小學三年級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想認識、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潛能還未成長成熟,性格也比較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所以不可避免地會阻礙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對此,老師在備課過程中需要設計有趣、好玩的學習環節,運用孩子的眼光對教材進行衡量,努力將教材內容變幻的易于孩子接受,而且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盡可能要接近學生的心靈,有效地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比如老師在講apple和banana等水果名詞時,就可以展現具體的實物輔助課堂教學,便于加深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印象和理解。
二、創設輕松愉悅的英語課堂氛圍
于課堂之中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不僅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有益無害,而且對于老師的教學、課堂質量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比如在講授Unit 11 A boy and a girl這一章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將學生思想引入課堂,讓男孩、女孩分別扮演角色,將所學內容生動展現在學生眼中。再者老師在課堂上最好使用英語進行教學,并且鼓勵學生在課上課下多多利用英語進行交流,這樣的做法對于英語學習的氛圍培養有所作用,而且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也是有一定影響。
三、巧妙利用教材內容展現異國風情
要想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就必須讓學生對外國文化有所了解,單憑虛幻的想象對學習是毫無意義的,所以老師在課堂之上就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采集大量異國圖片、音樂以及動畫視頻,讓學生感受外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具體差異,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拿Unit 2 Yes or no這一內容來說,老師可以巧妙的將Yes or no的英文回答嵌入文化辯論賽中,通過本國文化圖片與異國文化圖片對比,讓學生運用Yes or no回答老師的問題,從而達到巧妙利用教材內容展現異國風情的目的。
四、注重學生的本體地位的保持
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一大要求,就是課堂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本體地位的保持,所以老師需要轉變傳統的督導者角色,反之借用引導者、朋友的角色接近學生,力求與學生融為一體,真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為教學打好感情基礎。所以,老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運用表演教學、直觀演示、音樂教學、差異教學等方法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得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目的均為服務于學生,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總的來說,如今廣為實行的新課程教育改革對于現今的英語教學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在此浪潮的推動下要么我國教育取得巨大成功,要么敗得一敗涂地,因此每一位教師應該謹慎學習新課改的精神與要求標準,為我國教育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以上即為作者個人關于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方略的部分觀點,均是結合筆者個人的教學經歷和經驗所得,在課堂教學中也取得巨大成效,希望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