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敏
摘 要:學習文化知識有利于個人智力的成熟,學習數學知識能夠培養人們的空間抽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知識是學習成長過程中必備的基礎,所以說數學對于教育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是一個關鍵階段,只有在這個關鍵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才能在未來數學學習中走得更遠。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一些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進行適度的探究,可以從中找出優點和不足,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魅力,從而更加高效地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能力;賞識教育;分組教學
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和探討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方法和經驗總結。
一、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成為數學教學的關鍵,小學數學老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做好鋪墊。
1.創新能力是學習數學的關鍵
在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上,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充分把握學生的年齡階段和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出適合學生年齡階段的數學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討論各式各類數學問題。
2.培養數形結合思想,鍛煉創新能力
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的神秘之處就是把數量關系與數學圖形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促進互相轉化,達到解題的目的。比如在講三角形問題的時候,可以聯系生活中自行車架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讓學生清楚三角形邊長所代表的數與形的聯系。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不善于總結找出結論,在考慮問題時不夠全面。所以在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培養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三個方面著手:(1)加強學生對于數學的總結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數的概念和如何對數進行概括。(2)使學生具有最基本的推理能力。(3)增強實際應用的能力。教師應當講解容易一點的數學題,學生會因為個人參與數學知識的研討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認知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多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
就目前情況分析,應試教育思想對于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都有著深刻的影響。評價學校,以分數或升學率排名,“題海戰術”成為老師唯一的選擇,考試的重點成為老師教學的重點,學生學習是為了應試。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思想是應該改變的,如何把課堂教學變成對學生的賞識,激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所以老師在進行賞識教育的過程中,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創建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根據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是營造活潑課堂的有效途徑。在學習“問題解決”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更加貼近生活的實例,例如蘋果個數的加減,公交車上人數的多少等等,通過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能較好地理解掌握應用題;在學習“認識長度單位”時,可以讓學生用直尺測量他們感興趣的小物品,加深學生對于長度單位的感性認識。如:學習“認識厘米”,量一量數學書有多長,量一量我們的手指有多寬,從而加強認識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空間概念。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多對學生進行表揚,包括口頭表揚和書面表揚兩種形式,學生會因為受到老師的賞識而信心大增,更加熱愛學習數學。
三、建立小學數學分組教學的單位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他們劃分小組,通過小組進行分組教學,包括以下四點:(1)需要制訂詳細的教學和學習計劃,為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每一堂課需要完成什么任務、完成到何種程度,爭取按計劃達到目標。(2)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重視老師的引導作用。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小組內部的成員發揮個人的主體能力,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小組合組學習的過程中來。如果出現沒有積極參與的情況,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引導地位,有目的地對小組成員進行恰當的指導。(3)為小組合作學習創建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只有學生在一個輕松活躍的環境和學習氛圍中,他們才能發揮最大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充分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好學習的力度和平衡。(4)根據不同的內容設計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這是營造活潑課堂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及新課標的引領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是教師要清楚地意識到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性,要不斷創新,變換授課過程的教學方法和情景假設,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給予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讓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結合實踐充分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及其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對數學學習有實質上的突破。
參考文獻:
[1]范杰.小學數學分組分層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科普童話,2015(17):23.
[2]周麗娜.分組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路[J].文理導航:下旬,2014(03):4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