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耿敏
摘 要:在科學發展的今天,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教師的首要任務。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創造能力,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能想象。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討論法;積極性;變通;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創造能力,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能想象。”因此,語文教學必須著眼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
多年以來,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了如下嘗試。
一、用討論法訓練學生思維的流暢性
思維的流暢性是指思維的敏捷、迅速,能從不同角度多個方面,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而討論法最能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鍛煉學生尋求問題,盡可能獲得多個答案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如:講《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書中描寫洞內的景物:“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蔽覇枌W生:“內洞的雙龍有點像,那么究竟像還是不像呢?”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我這時說:“像與不像這個問題不能憑主觀臆斷,要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詞語具體分析?!苯涍^閱讀課文,學生繼續討論,結果認為不像的學生說:“有點兒像,從字面上看,就是有一點兒像,那么大部分都不像,總體來說還是不像。”有的學生說:“有點像,我認為還是像。因為兩條龍是石鐘乳沉積,自然形成的,沒有經過任何人工雕琢,它的形象當然不會逼真,更何況又是借著搖曳的燈光去看,朦朦朧朧,大輪廓又很像,因而說是有點像。”后一名學生的答案是比較確切的,因為他讀懂了字里行間的意思,又加上自己的理解。經過這樣的分析、推理、判斷,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邏輯性、推理的嚴密性。
二、滿足學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調動思維的積極性
四、五年級的學生,已經產生了自我肯定的需要。不希望人們把他們當作孩子看待,要求尊重他們。他們不時會提出一些似乎荒唐的問題,往往不易被老師理解,但仔細分析,卻蘊含著一定的哲理。如:我在講授完《將相和》這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們喜歡課文中的誰?”多數學生說:“喜歡藺相如?!蔽覇l性地接著問:“還喜歡誰?”又有幾個學生說喜歡廉頗。我點點頭。突然有一個學生舉起手來,他聲音洪亮地說:“我喜歡趙王?!蔽覇査骸澳銥槭裁聪矚g趙王?”他振振有詞地說:“藺相如本來是個小官,趙王看他有才華,就大膽地使用他,在澠池之會時,都是藺相如挺身而出,使趙王戰勝了秦王,維護了趙國的尊嚴。趙王給藺相如提升了職位,使藺相如的職位比廉頗高。我就喜歡趙王敢于大膽使用人才這一點?!蔽以谌鄬W生面前肯定了剛才這名學生的見解。這名學生說得好,有理有據,觀點鮮明,論述清楚,想得好,能從趙王身上看到他積極可取的一點難能可貴。按常理說,一般學生會想:秦王和趙王都是統治者,不受人喜歡,應該遭到人們的譴責。可是這名學生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趙王的優點是很不容易的。當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從而調動了全班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學生充滿自信心,增強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訓練學生的思維變通性
思維的變通性是指思維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學生思考問題不局限于某一個方面。敢于提出不同凡響的新觀念,從而產生超常的構思。我在教寫人的記敘文這一板塊時,從寫作特點異常的角度做比較,提高學生分析文章、鑒賞文章的能力。在學完這一組課文后,我在進行單元訓練時,連續提出這樣幾個問題:“這一組課文全是寫人的記敘文,你最喜歡哪篇文章的寫法?為什么?這幾篇寫人的文章,在選材上各有什么特點?在刻畫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著重刻畫人物的面貌?哪篇側重刻畫語言和動作?哪篇又側重刻畫了神態?”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人人動腦、動口,增強了課堂的活躍性。使學生分析、比較、鑒別、口頭表達及舉一反三的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四、設計多樣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思維活動,是在頭腦中創造出過去沒有遇到過的事物形象,或者將來才能實現的事實的形象思維活動。因而,想象是創造力,一切創造性活動都離不開想象。正因如此,我在設計訓練過程中側重設計多樣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續講、續寫故事的結局、寫想象作文,寫有關一事一議的文章,訓練學生的思維聯想力和創造力。
在教改的今天,我們要正確樹立新的學生觀,真正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點燃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從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蘇雪彤.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J].二十世紀教育思想文獻,2007(0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