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更深層次的推進,初中各門課程教學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初中數學嚴格依照《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新的教學要求,在現代教育的進一步創新與改革的推動下,豐富了教學策略,更新了教學理念,并結合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狀態、學習特點以及學習數學的期望方向轉變了教學目標。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在新課程改革核心理念的指導與影響下,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任務都作出了一定的調整。將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意義進行闡述,并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與探討,在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實踐道路中摸索出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
在現代教育持續創新與改革的大視野下,各門學科都展開了如火如荼的教學改革。而數學這門課程,十分靈活、巧妙且深奧,且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邏輯思維鉆研能力、創造性實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各門學科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由此可見,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熟練掌握與運用,對于其學習其他學科具有一定的幫助。
一、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意義
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在整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教學難度。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著重點就在于“應用”兩個字,大部分類型的數學題目都與學生日常的生活行為或者遇到的生活事物有著緊密的聯系,其教學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并且能有效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或學習方面遇到的問題。初中數學應用題類型繁多,題目問題設置巧妙靈活,而初中生又具有一定的好奇心與自強心,因而容易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投身到數學應用題學習中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自主能力。
二、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
在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以自身為教學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的接受學習消化知識的狀態,嚴重降低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造成數學應用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教學能力的大幅度降低,學生學習惰性的大范圍蔓延,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且教師應用題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的培養都會造成一定的阻礙。
三、針對應用題教學現狀提出可行性的教學策略
1.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
初中數學應用題解析過程,是考驗學生分析問題形成正確解題思路的過程。一道題是否可以得到正確解答,正確的解析思路是關鍵。學生需要按照以下步驟對一道題進行分析,理清題意→找等量關系→未知數設定→列出相關方程式。溶度問題是大多數學生頭痛的數學應用題。比如:一杯300克的鹽水中含鹽量為20%(60克鹽),如果要使鹽水中的含鹽量提高5%,則應該加多少鹽?教師在處理這個數學問題時,可以引導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將20%的鹽水配置成25%的鹽水,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鹽才能變為25%的鹽水,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題目,找出等量關系即鹽的重量變化列出方程式,用25%的鹽水中的含鹽量減去原先30克鹽,得出所求值,因此學生可列方程式:(300+x)×25%-300×20%=x,其中x為所求值。若學生掌握了這種解題思路,那么遇到同類型的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初中數學的教學更多的應該是一種積極引導的過程,俗語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掌握答題的技巧。
2.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師不能把一節課的時間都用來講授課本知識,而是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己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給予引導,鼓勵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創新性地解決問題。在數學課堂上給予學生恰到好處的時間,讓他們針對某一數學問題自行討論,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和思想表達的能力。如,小明從A地走到B地,如果小明4.8 km/h,那么走到預期時間,離B地還有1.2千米;如果小明以5.5 km/h速度前進,那么比預期時間少用半小時可抵達B地。求到達的預期時間以及A地到B地相距多少千米?教師在學生解題前可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與提醒,之后給學生時間自己思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長期如此,則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相關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促進學生其他學科同步發展。因此,在數學應用題教學實踐道路中探索可行性的教學策略非常必要且重要。
參考文獻:
[1]王銘苑.略談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2(50):219.
[2]夏士標.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探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21(05):9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