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兵
摘 要:對于學生來說,化學這門科目再熟悉不過了。這是學業(yè)生涯中所學的一門重要科目。如今教育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使教育的發(fā)展正在完善。為了滿足學生與家長的需要,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所以對初中化學的學習進行研究和探討。如何改進對這門學科的教育模式,采用什么方法施教是研究的重點,對于從初中化學學習中進行強化分化點教學會給學生帶來好處,這種教育模式的轉(zhuǎn)變會給學生帶來何種意義以及以分化點施教的種種細則,都值得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分化點;探討
化學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既新奇又畏懼。畢竟它是初中新開的一門課程。很多學生對它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如果教育稍有不慎就會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甚至對化學產(chǎn)生抵觸心理。由于化學起初是前言基礎也就是化學入門基礎,如元素周期的識別,然后各類原子化合物的認識與學習,再是化學方程式的學習。這一章如果學不好,那么對于今后的化學學習就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這一章內(nèi)容較多,學起來也不容易。如果學生稍稍落下就會覺得很難跟上。但是要背的東西畢竟還很多,所以學生認真背誦這一章還是可以順利過關的。最后一塊就要屬溶液,酸、堿、鹽等的互相反應與轉(zhuǎn)化。
一、對于初中化學學習的現(xiàn)狀
1.老師對于學生學習知識接受的程度不夠了解,沒能全方位做到教育的監(jiān)督,這樣就會使得教育不嚴謹,產(chǎn)生漏洞。例如某學校的王老師在講完一些化合物的組成之后,按課本進度施教沒有考慮學生的現(xiàn)狀。在學習這一塊還有很多學生記得不牢靠。老師沒有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分段合格考試檢查,就匆匆忙忙進行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學生對于化合物知識還模糊不清,更不用說將他們拿去做反應然后得出新的化合物。學生對于已學過的都做不準,又反應出新的化合物,這樣就會使學生更加混淆。因為知識都是逐漸延伸的,教育設計的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如果上一步?jīng)]走好,下一步也會站不穩(wěn)。這樣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生自主放棄這門課程,更是教育的失敗。
2.如今對于教育重視度的提升。很多商家推出各類的參考書與習題冊。有些家長為了使學生能夠多學多看,給學生買各種資料來讓學生做題。因為家長不了解學習大綱,他只知道給孩子買題,孩子做題多了成績自然會上去。其實相反。商家是以賺錢為目的給學生安排了很多教育大綱上超出范圍的知識。雖然適當擴充課外知識是件好事,但是魚龍混淆、不計后果的非專業(yè)性擴充就會給學生帶來更大壓力。并且資料上的知識沒有達到大綱教學要求,知識的銜接有漏洞,這會給學生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阻礙學生的正常思維。學生通過做大量非系統(tǒng)化的教學試題,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一定轉(zhuǎn)變。遇事不能正確分析,嚴重一點甚至會鉆牛角尖,使學生的心理得不到良好釋放。這也是抑郁的前期現(xiàn)象。
二、強化初中化學分化點的措施
1.老師應該全方面調(diào)查學生學習的程度,然后總結歸納,并且時刻收集資料,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采取一些不同的行動。就比如王×同學在溶液這一階段學得不好,老師通過調(diào)查是因為當初學習化學方程式的時候落下了,因為那里沒學好導致溶液這一塊學得不好。那么,老師應該在最根本的地方進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要求王×繼續(xù)學習溶液。這樣不僅王×學不好,老師也會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就應該從化學方程式上入手。但是又由于時間有限,老師可以對他進行課間單獨輔導,私下里借好同學的筆記進行學習。這樣王×同學不僅課程會跟上,同時還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關愛,這樣對于他來講心理上帶來的優(yōu)越感會促使他更努力,是學習的催化劑。
2.通過分化點來強化這門學科,學校應該多采取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好處大于普通課堂上課。化學是一門研究微觀上化學分子的微妙變化,如果僅是這樣口頭上的教育,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并且學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記住。學生無法更好地運用知識來做更深層次的研究。多媒體教學將化學所有的章節(jié)都可以體現(xiàn)在屏幕上,講起課來比較容易,互相轉(zhuǎn)換可以讓學生看起來更加方便,因為多媒體的圖像都是鮮明的,不像書本里面的讓人感到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就會顯得輕松,不那么吃力。比如,在介紹化學中各類化合物的時候,通過書本文字描述我們也就知道各名字還有顏色。但是通過大屏幕我們還可以看到它的形狀。還有一些化合物書本上只說明是紅色的,但是對于它再精確的描述就沒有。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我們可以看到它真正的顏色,是深紅還是淺紅,這對學生的識別能力會有很大幫助。然后通過多媒體對各章進行總結與概括,這樣化學的框架就會產(chǎn)生。學生也更容易在腦海里形成有助于記憶的思維模式,這樣對于教育是非常有利的。
3.老師應做好教學的督促作用。針對家長在外面給學生亂買題的現(xiàn)象做好教育工作。學生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盲目引導可能會適得其反。由于家長非專業(yè)性的操作可能不僅影響學生的教育進步,對于老師的教學規(guī)范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對于老師來說是很不利的。所以老師應該做好市場調(diào)查和對教育深入研究,指定一本教學習題。選出對教育有幫助的能夠真正不脫離提綱嚴格扣題的資料。老師也應該加強學生對大綱學習的內(nèi)容范圍,以免導致學生無厘頭地做無用功。
4.根據(jù)教材制訂學習計劃,讓每一塊知識學生都能有效把握,符合“不拋棄不放棄”的教育理念。老師最重要的作用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教育思想的轉(zhuǎn)變和學習思路的引導。老師可以將教材分類的知識再進行分類,使得學生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吃透。對于簡單的要重復做,以便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對于難點疑點要分析性略強。如果分析到位學生自然就理解。理解強過任何死記硬背。一切教育理念就是通過老師的講解使學生理解,讓書本知識和老師知識變成自己的,這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對于化學這門課來說知識分散的比較廣,難點疑點多。但是對其切片式教育可以讓學生記憶更深刻。
三、從初中強化化學分化點進行教學的意義
1.保證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達到學以致用。初中生的思維還不夠完善,很多方式還在效仿階段。對于初中強化分化點教學也是讓學生心里面對于學習有個簡單的思維構架組成,學生將分化當成一種教學的方法。結合實際進行生活中采取分化式解決,讓學生從中獲利。這將對今后的學習更有利。
2.加強學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更輕松地學習。讓學生視學習如生活,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有一個新的轉(zhuǎn)變。為使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順利升入高中以及更高的學府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分化式的教學會給學生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完善教育的同時,也讓學生真正理解教育的意義以及教育的不同方式,是可以改變學生狀態(tài)的。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教育就是肥料,能夠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嬌艷。這將是教育事業(yè)的自豪。為祖國培養(yǎng)專業(yè)性人才,跟著時代的進步與時俱進。相信未來的命運掌握在當代學生的手里。而教育所要做的就是將他們推向時代的前沿。
參考文獻:
[1]鄭長龍.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法[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朱玉軍,孫秀麗,劉知新.化學教育論文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注意事項[J].教育文化,2008(01).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