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
摘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已經成為新課標中的明確要求之一,這說明素質教育給初中數學講授提出了新要求,教師要把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納入相關教學中來。然而大部分初中數學老師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毫無方向。提出了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發掘教科書習題的潛力這三點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的策略,希望能夠得到廣大相關教師的借鑒和批評。
關鍵詞:習題教學;創新意識;培養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意識就是在發現、解決處理難題時學生均會自覺地站在數學角度上來展開探討和解析,并且還要在問題中尋找新規律,揭秘新事物的理念。而本學科的相關教師在如何培養初中生在數學教學和習題中的創新意識上有不同見解,下面介紹一下本人的幾種方法。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培養創新意識
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主要是通過上課的時候展開。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否有良好的關系至關重要。在上課時,教學成效好壞不但是由老師挖掘教材程度所決定,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是否參與到課程中來,兩個主體是否有共鳴決定。因此這就需要老師把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雙方要在教學中相互尊重,相互討論問題,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同時要在習題教學中,將教材參考答案和教師的解作為“真理”的理念摒棄掉,不讓學生只依靠老師的解題思路,而是活絡思想,讓學生有時間和空間能夠深入解題當中來探討解題的新思路。當學生有新想法、新觀念,老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地去嘗試、去探尋、去思索。當學生與老師的思路不相同時,老師應當靜下心來聽聽學生的見解,并不是一下子否定學生所有的觀點。老師備課與實際教學不能保持相同步調時,老師應當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程度來進行教學課程的調整,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能夠保持活躍的思維,自由自在地暢享在數學解析的搖籃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要輕易地對學生說不,而要允許學生“胡思亂想”,有時學生的思路即使不正確,也會隱藏創新性的東西,所以老師應積極地鼓勵引導學生,使學生能有自己矯正錯誤的能力,同時協助學生將創新成果改進。
二、擴展習題教學的活動空間,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發散自己的思維,將學生在解析習題狹窄的“真理”中解救出來是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的先決條件,老師應當提供充足的時間和足夠的空間給學生開展習題的思索、探析和觀測,將學生視為創新的主體,激發學生在學習中多思考、多發表、多想做題方法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解析習題時學著創新和求真。
老師在習題教學過程中,要認真、仔細地設定各種問題,激發學生創新性解題思路,使人有煥然一新之感。在探索各種解題思路時,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推廣并且一個個去試驗的覺悟;同時老師要激勵學生獨辟蹊徑,竭盡全力用新的方式來解題。習題是一樣的,但是卻有很多種方法等待著學生去挖掘,而在留足空間、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的自主性教學氛圍中,必然會使學生在獲取和應用新方法的同時,拓展出新的知識,從而將創新意識激發出來。
三、使教材習題的潛力發掘出來,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學的知識點,而是在做習題中展開全面性掌握。同時在進行習題教學時,有助于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培養,所以要在材料中挖掘習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提高。
1.重視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習題教學課堂上,老師并不能進行盲目的習題講解,而是有規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堂設計,使初中生能夠明白數學中的各個知識點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有其內在聯系的,使初中生感覺到數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讓他們的解題思路不斷創新和多樣化,從而使問題處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2.從“封閉性”習題向開放型習題轉變
使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是初中生數學創新意識得到培訓的又一條件。因此,在講授習題時,老師應當摒棄原先只是按教材死板硬套教學的方式,使學生不依附于老師和習題參考答案,一味地禁錮在狹小的解題空間中,而是進行習題的觀察和對比,用新型的方式來解題,從而在不斷摸索中找到解題的路徑。
因此,這時我們應當將確定條件視為開放條件,在證明題中要證明結論的正確性,老師應當指引學生在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的知識點去解析習題,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老師在展開習題教學時,應當使學生和老師有共鳴,使學生的活動空間擴大,在教科書的習題中將其潛力挖掘出來,才能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奠定基礎。而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在數學習題中展開是一個創新、再創造和不斷探索的過程,希望提出的這幾點策略能夠對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秦龍.初中數學習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2):123-126.
[2]江瑋.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14(08):32-34.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