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逆散合氯米帕明治療抑郁癥臨床觀察
袁洪泉丁樹棟
(山東省諸城市精神衛生中心,262200)
【關鍵詞】抑郁癥;四逆散;氯米帕明
抑郁癥是常見的精神障礙。患者不但承受著惡劣情緒的折磨,有的同時還伴有軀體和社會功能障礙。雖然抗抑郁藥治療此癥療效肯定,但因其有較大的副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筆者2013年2月—2015年3月采用四逆散合并小劑量氯米帕明治療抑郁癥56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本組共56例,男20例,女36例;平均年齡(29.8±12.8)歲;平均病程(30.4±12.6)個月。
入選標準:病例均來自我院中醫門診,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關于抑郁癥的診斷標準[1]。以心情低落為主,并至少有下列4項(癥狀):①興趣喪失,無愉快感;②精力減退或疲乏感;③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④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⑤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復出現想死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⑦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⑧食欲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⑨性欲減退。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病程標準:①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持續2周;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癥狀,但不符合分裂癥的診斷。若同時符合分裂癥的癥狀標準,在分裂癥狀緩解后,滿足抑郁發作標準至少2周。
排除標準: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或非成癮物質所致抑郁[1]。首次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前17項評分≥17分[2]。有嚴重心臟病、閉角形青光眼、孕產婦、低血壓及有自殺危險傾向者除外,以往對氯米帕明有過敏史以及經其按時、按量、足療程治療而仍沒有效果者除外。
治療方法
先對患者進行藥物清洗2周,除外清洗后HAMD減分率≥25%者,然后開始為期8周的用藥。服用四逆散,處方:柴胡15 g,白芍12 g,枳實9 g,甘草9 g。火盛者加黃芩10 g,梔子9 g;便秘加大黃6 g;陰虛者加百合12 g,知母9 g。水煎,每日1劑,早晚分服。同時口服氯米帕明25 mg/d,每晚1次。治療期間不合并應用精神藥品、心理治療或其他療法。
治療結果
療效評定標準:抑郁及其他伴隨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為顯效;抑郁及其他伴隨癥狀有明顯改善或部分消失為有效;抑郁及其他伴隨癥狀略有減輕為進步;抑郁及其他伴隨癥狀無改善或惡化為無效。
結果:56例抑郁癥患者經治療1個療程后,顯效22例,占39.3%;有效23例,占41.1%;進步6例,占10.7%;無效5例,占8.9%;總有效率91.1%。
討論
抑郁癥在中醫學屬“郁證”“梅核氣”等范疇。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憤懣惱怒,肝氣郁結,或憂愁思慮,脾失健運,或情志過極,心失所養等外因,加之本身臟器易損為內因,致使氣機郁滯,臟腑功能失調,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治當疏肝解郁,理氣健脾,養心安神。四逆散是經典名方,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表明,柴胡中含柴胡皂苷與生物堿,具有鎮痛鎮靜及利膽保肝等作用,小劑量柴胡皂苷可使大鼠心率減慢。白芍中所含的總苷有抗抑郁、抗炎、調節免疫、護肝、護腎以及影響細胞增殖等作用。枳實提取物具有明顯的鎮靜作用,能使小鼠安靜少動,與戊巴比妥催眠有協同作用。甘草補脾益氣,含甘草酸,能緩和藥性,減少副作用,并有抗利尿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解除心煩不安、抑郁情緒及其他伴隨癥狀之功,以達緩解抑郁之目的,而且還可拮抗部分氯米帕明的抗膽堿能和對心血管的副作用。氯米帕明屬于三環類抗抑郁藥,其對各型抑郁障礙治療有肯定療效,但有較多不良反應,尤其是在大劑量應用時,副反應亦會明顯增加,配合四逆散治療抑郁癥,則減少了氯米帕明用量,從而減少了藥物的不良反應,增加了藥物治療的耐受性和依從性。本觀察顯示出了四逆散合氯米帕明治療抑郁癥的益處,臨床應用前景較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7-89.
[2]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2-152.
(收稿日期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