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偉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完善我省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的監督和考評體系建設研究
穆偉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法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的監督和考評對于高等教育中法學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要,而完善我省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的監督和考評體系建設也對提高法學本科教育的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民主法治事業的成果也越來越豐碩,社會也越來越重視發掘和培養法學人才,為偉大的中國夢做貢獻。對于那些開設法學專業具有悠久歷史的高等院校而言,更應該積極的開展對法學教學發展歷程的深刻反思,踏實總結教學經驗,進而深入研究,以達到明確教學對法律人培養的意義的目標。
關鍵詞:法學教育;現狀;教學監督;考評
一、我省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的現狀
目前,在我省乃至全國的法學教育中,仍然存在著一些違背法學教學宗旨的不良現象。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往往會重視知識點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研究。授課的內容也比較單一枯燥,全部課程幾乎都是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很少會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檢驗學習效果的只有最后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卻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筆者自從事法學教學工作以來,通過在所在學校工作中的不斷摸索,在充分了解法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我省高校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機制進行了研究探索,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二、我省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監督的完善
在過去十幾年里,中國的法學教育蓬勃發展。然而,在這樣一個大好背景之下卻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法學院的在職教師以及法學專業的學生的數量翻了6倍,但就業率卻降低了。目前,法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在高等教育中排名最低?;诰蜆I率這一慘淡的事實,家長們告誡學生不要選擇法律專業,許多學校也不得不減少招生指標,縮減了法學教育的規模。同時,自上而下的考核制度也脫離了擴展中國的法學教育的目標,產生了負面作用,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有關部門鼓勵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競爭,鼓勵教授和教授之間的競爭,而競爭成功的標準竟然是達到統一的數字化為標準。比如說,學校設施的規模大小、教授發表文章的數量多少等等。這種標準導致了國內各大高校以及多數教職工過分追求單調統一的發展軌跡,全然不顧及學生的實際需求。這種做法不僅導致了許多高校不辭辛勞在偏遠郊區興建校園設施,而且還使得一些教授不在乎質量只追求數量,盲目炮制低水準的學術文章,導致學術欺詐的風氣更甚,為了完成高層制定的目標,不惜犧牲其他更重要的,忘記了辦學的宗旨。
三、我省高校法學專業教育考評體系的建立
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強化教師教學工作制度,完善教師教學考核機制”、“高等學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機制”。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教育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依照教育部的指導思想,建立規范科學的教學評估體系,為國家的建設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一)對學生的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同學間的相互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校外人士對學生的評價四種。
學生自我評價: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體,因此,學生的自我評價是最基礎的一步。作為教學的直接參與者,學生通過給自己做出評價,也能從中獲得對自我的認知和提高。學校可以下發自我評價表要求學生填寫。有的學校的法學院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把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錄音錄像的方式記錄下來,讓學生對照這些記錄,按照已經設定的目標要求進行自我評價。
同學間的相互評價:雖然最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本身,但人們往往會忽略自己的缺點。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評價往往需要其他的參加者共同參與,通過這種方式,既能夠指出對方的優缺點,也是一個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過程,有非常高的教育價值。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教師通過日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法律研修能力、法律學習方法的掌握、理論知識在實踐課程中的運用、是否具備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評估,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校外人士對學生的評價:在學生參與實踐課程時,當事人、法官等外界人士對的學生的表現所做的評價是非常的,這體現了實踐教學的開放性。
(二)對實踐教學教師的評價
教師在教育中的作用無與倫比,所以,評價體系中對教師的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對于法學專業教師的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展開:教師的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教師授課的能力和教學質量、學校教學目標的完成度、教師能否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教師的教學魅力與效果等。
四、總結
法學院畢業生充斥在勞動力市場中,他們找不到工作,前途堪憂,為他們提供培訓的機構備受批判。而眾多高校依舊執著于完成那些與實際的教育價值并沒有太多關聯的數字化指標,而產生的學術著作僅具有邊際效用。而且,在為畢業生的實際工作做準備這方面并不成功。所以,我們需要通過理論研究進行系統化,完善高校法學專業教育的監督和考評體系,使法學專業教學在我省高校有統一的規劃和指導,以便教師可以更好的指導和考核學生,同時,對鍛煉法學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等方面也會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霍憲丹.法學教育的歷史使命與重新定位[J].政法論壇,2004,22(4):30.
[2]蘇力.當代中國法學教育的挑戰與機遇[J],法學,2006(2):14.
[3]石亞軍.話說人文素質及其教育[J].比較法研究,2006(4):146.
[4]房文翠著.法學教育價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78.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7-0328-01
作者簡介:穆偉(1982-),女,河北保定人,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制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