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寅
(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
教學模式多樣化改革對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質量提高的積極影響
徐 寅
(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0)
摘 要:對現階段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的落實情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教學模式單一是制約鋼琴演奏教學質量提高的最主要的原因。學生的思想難以創新,更難以在音樂創作方面創新。本文從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現狀出發討論,分析了多樣化教學模式對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質量提高的積極影響,并提出了多樣化大學鋼琴演奏教學模式改革設計的注意事項,希望能為我國高校以及高校鋼琴演奏教育者提供幫助,繼而全面提升大學鋼琴演奏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多樣化;大學鋼琴演奏教學;質量提高;影響
教學培養模式多樣化是根據自身定位、特色與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因地制宜地建構、組合本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在一定范圍內呈現出多樣性,從而將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需要有機結合,為不同的學生個體創造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空間。對音樂藝術教學而言,鋼琴演奏教學是一個教育的重點,深受高校以及社會的重視。然而對現階段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缺乏實效性,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幫助學生創新思維,更不利于學生創新音樂創作,大學鋼琴演奏教學培養出的音樂類人才難以最大程度的匹配社會的需求,高校方面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育質量。
受傳統教學思想束縛,我國的教育教學方式非常的呆板,單一的教學方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難以幫助學生創新思維,因而教育的效果很難盡如人意,對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而言,亦是同樣的道理。大學鋼琴演奏是音樂藝術類高校生的專業課程,與其他專業課一樣,鋼琴演奏課程的內容比較呆板,創新元素以及創新意識嚴重匱乏,教學內容未能與時俱進的更新換代,繼而導致多年來我國大學生都被同一套教學方法或是同一套教學模式“打磨”,例如,在落實音樂發音原理教學的時候,教育者往往利用單一的模式介紹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被有效的激發,教學質量難以保障,人才培養難以如培育計劃所言培養出具備創新思維的優質人才。另外,與其他教育相比,音樂行業的教育方法落后,教學模式更新換代緩慢。很多音樂教育者甚至未能準確的把握課程的創新,在落實教育工作的時候,常以自身經驗為依據,教學方式幾十年如一日,嚴重的制約了我國大學鋼琴演奏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鋼琴演奏表現力
音樂的表現力是音樂工作者利用某些手法使音樂彰顯出的某種特殊文化或是藝術內涵,是凸顯音樂特色、風格以及創作手法的一種方式。如果高校教育者能夠采取有效的手段,即更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幫助學生將這種文化內涵表現于音樂演奏的過程中,那么學生的想象力得以培養,鋼琴演奏教學的質量自然也得以提高。培養學生的鋼琴演奏表現力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與音樂表現模式、音樂表演方法接觸的機會,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音樂的表現力,并將音樂的表現力更好的應用于自身的表演、設計過程。毋庸置疑,學生理解音樂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因為音樂所表現的內容具備抽象性,是不可觸摸的感性物質,因而只有將音樂與想象力結合起來,才能將音樂的抽象情感嫁接于可觸摸的具體事物之上。例如,現階段我國古典音樂的流行之風是結合古典文化典故與古典音樂,而這無疑是音樂人以想象力理解音樂的最好的表現形式之一。
(二)培養學生的樂感以及音樂感知能力
鋼琴演奏利用聲音傳播文化與情感,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樂感以及音樂感知能力。培養學生樂感的目的是想要培養學生理解、感受諸如節奏變化等在內的音樂的表現形式;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則是想要利用音樂的創作思想以及音樂的創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音樂的內涵。因為鋼琴演奏是一門有聲的藝術,因此,教育者應善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變枯燥的視唱練耳訓練為具備趣味性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更好的、更主動的投身進相關的訓練、學習之中。
(三)強化學生的音樂基礎功底
視唱練耳系統包括三個部分:視、唱、練耳,也就是識譜、演唱、聽辨能力。識譜是創作的基礎;演唱時表現音樂渲染力的手段;聽辨則是感知音樂內涵的最主要的途徑。因此,這三方面的內容可以被認為是認知音樂的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幾種能力的培養并不簡單。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培養上述能力,幫助學生夯實音樂學習的基礎,為學生的后期發展添加助動力。
大學鋼琴演奏教學模式多樣化改革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鋼琴演奏的核心,然而在不同的場景之下,在面對不同觀眾的時候,同樣的鋼琴演奏所要表達出來的思想以及所應用的表演手法等并不一定完全相同。因此,只有讓學生接觸到各種各樣不同的表演氛圍,充分的掌握各種表揚技巧、手法,也才能夠更加準確的展示鋼琴演奏的真正內涵?,F階段,實踐教學是我國高校鋼琴演奏教學方面的一個薄弱環節,高校方面以及教育者應予以重視。
綜上所述,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大學鋼琴演奏教學的質量。高校方面應有意識的開設與鋼琴演奏教育相關的課程,并以此來提高學生在鋼琴演奏方面的想象力、演奏表現力、音樂感知力等。當然,僅僅落實上述工作還遠遠不夠,視唱練耳訓練是鋼琴演奏專業的基礎,高校以及高校鋼琴演奏教育者在培養學生藝術外功的同時也應予以重視,這樣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好的技巧以及意境層次?!?/p>
[參考文獻]
[1] 楊靖晶.我國鋼琴即興演奏、伴奏課程發展情況調查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06.
[2] 楊希.中國鋼琴的教與學[D].天津師范大學,2015,06.
作者簡介:徐寅(1974-),女,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