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翼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
探索影視聲樂作品對音樂教育的影響
虎 翼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摘 要:影視作為現代文化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得到了大眾的青睞,但是蘊含其中的聲樂作品是否也同樣得到了重視呢?本文從介紹影視聲樂作品所經歷的繁榮時期入手,闡述了影視聲樂作品不可忽視的音樂教育價值及其具體體現。
關鍵詞:影視聲樂作品;音樂教育;影響;體現
影視聲樂作品作為一種特殊的音樂類型,對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可以促進構建完善合理的教學體系,提升學生的音樂歌唱綜合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處理能力。相關教育者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加強對影視聲樂作品的利用。
20世紀80年代以后,影視業不斷崛起并飛躍式向前,百姓家庭對電視機的擁有率不斷拔高,影視作品的制作模式和發行手段也隨之做著巨大的改變。人們擁有了更多接觸傳媒成果的機會。許多高質量的電影、電視劇走向尋常百姓家。音樂家把視野投向影視音樂領域,促成了一批優秀影視聲樂作品的誕生。系列故事片《聊齋》中的主題曲《說聊齋》;紀錄片《共和國之戀》中的主題曲《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新編歷史京劇《大唐貴妃》的主題曲《梨花頌》;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主題曲《遠情》等等,數不勝數。
影視聲樂作品在電影、電視劇豐富的劇情內容基礎上建立,表現出顯著的音樂價值,有的已經入選高等聲樂教育教材。盡管這些聲樂作品不是刻意以技術難度為切入口,加以深度挖掘,為聲樂創作而創作,但其成形及完善都是在聲樂系統的文化滋養下完成的,并且在深濃的文化底蘊和可靠的故事架構支持下,憑借自身明顯的風格和純粹的音樂構思展現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一枝獨秀,引人注目。
影視聲樂作品不只是在音樂鑒賞和藝術完善方面具備著巨大的價值,同時也在專業和社會音樂教育環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毫無疑問,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電視作為普通民眾主要的傳媒接觸手段,看電視占據了基層的百姓和人民娛樂方式的主體地位。影視劇為大眾展現已知的世界,帶領大眾想象未知的一切,感受或喜或悲的情感,對大眾影響頗深。音樂、歌曲作為影視作品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仿佛一抹明麗的色彩,擴展了影視劇的精神領域。
音樂在深度融入影視劇的條件下,可以達到渲染氣氛、烘托環境、推動故事進程、強化情感等等效果。這些影視音樂作品在“服務”于群眾的同時,啟發民眾對美的感受,帶動一種流行音樂文化,無形中對專業和非專業的音樂學習者造成很大影響,它可以使人樹立起音樂的評判標準和敏感度,對專業音樂教育有輔助作用。
(一)促進構建完善合理的教學體系
就當前中國的影視聲樂作品的發展及其對音樂教育的影響情況來看,毫無疑問,中國的影視聲樂作品的存在,給中國的民族聲樂教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飛速向前的動力。正是影視聲樂作品的實踐,促成了科學有效的音樂教學體系的建成。除此之外,聲樂教學的內容以及形式也與影視聲樂作品的日益完善而得到了巨大的優化和質量提升。中國的傳統聲樂演唱多是以獨唱為主要的表現手法,但從影視聲樂作品的演唱開始,對唱、重唱、合唱的應用越來越多、越來越多變。
(二)提升學生的音樂歌唱綜合能力
在音樂教學中,教育者往往希望帶動學生不斷用心感悟優秀聲樂作品,使其在學習領悟的同時,能反思自己的歌唱綜合能力。學習對唱,可以使學生在自行表演的過程中更加自然,能在于與搭檔默契輕松合作的同時駕馭整個舞臺;重唱則引導學生和聲分析和視唱練耳能力的提升;合唱對于學生在聲部節奏、音準的掌控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演唱音樂曲目,尤其是歌劇,語言和吐字發音是其中非常基礎并不可忽視的組成元素,它體現著影視歌劇獨特的風格,也是一種重要的表現手法,它集中展現了中國民族影視歌劇與國外歌劇的差別。高等聲樂教學以歌劇為教材,在學生的發音、吐字歸韻方面有著相較于其他類型的音樂作品更高、高嚴厲的水平要求。學生可以進行大聲、有感情的朗誦,逐字逐句的精雕細扣等手段,不斷練習自己的發聲技巧。
(三)提升學生的藝術處理能力
音樂教育中,對學生的藝術處理能力也有著獨特的要求,它是歌唱能力一個方面的內容。由于影視歌劇的表演難度系數偏高,演繹者想要同時做到夸張而動情的大肆渲染,又要堅守自然合理的基礎原則。所以,情緒的應用上需要以歌劇展示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為前提。總之,民族影視歌劇在表演中是存在很大難度的,把它作為教材,無疑是訓練學生聲樂演唱技巧,培養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隨著電視劇和電影事業的飛速發展,不僅有大量的優秀影視作品浮現,對人們的娛樂和精神享受帶來便利的條件,而且隨之產生的優秀影視聲樂作品,也對音樂教育帶來巨大的影響。80年代至今,影視音樂經歷了一個公認的繁榮時期,其中大量的影視聲樂作品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音樂教育價值。相關的音樂教育機構也要重視影視聲樂作品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紅艷.試論中國民族歌劇對中國聲樂教學的影響[J].赤峰學院音樂學院,2010:23-25.
[2] 羅春文.社會音樂教育給學校音樂教育的啟示[J].音樂創作,2012: 78-80.
[3] 李麗.聲樂作品在我國影視作品中的運用與地位[J].藝術學苑, 201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