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婕
(寶雞文理學院音樂系,陜西 寶雞 721013)
?
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劉 婕
(寶雞文理學院音樂系,陜西 寶雞 721013)
摘 要:對鋼琴作品進行全面的分析,是鋼琴創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鋼琴演奏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敲擊鍵盤,一個成功的鋼琴演奏家要想完美的表現作品,需要在演奏之前對作品創作的背景和創作時代進行完全的分析。本文通過和聲分析、踏板的使用、旋律分析、背景及時代分析,來闡述音樂作品分析對鋼琴演奏的指導。
關鍵詞:音樂作品分析;和聲;鋼琴演奏
鋼琴演奏者的大多數在平常的練習中主要著眼于西方鋼琴技巧的鍛煉,為了達到所謂的熟練,做了大量的輔助練習。演奏技巧的提高,豐富了鋼琴音樂的表現力,但是這種單純的技巧提高,只是滿足了一個方面,但不能代表全部,好的鋼琴演奏者在演奏時,除了好的技巧外,同時也具備了優秀的音樂表現能力。良好的音樂表現能力培養是通過對音樂內容和作曲意境、文化修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等來完成的。這些方面均通過對作品的創作背景、文化背景及作者的音樂素養體現的。
分析過程中將曲式分析課程中的理論要點予以應用,運用多種多樣的曲式結構分析要領,對整個作品進行系統的分析。隨分析的作品各內涵的擴展,對作品分析的也全面化和系統化。對于作品的結構分析也涉及到音樂語言全部,目的為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可以使聽眾能夠對音樂的特點與風格進行全面的了解。
(一)鋼琴演奏及和聲分析
和聲是一門音樂學習的理論基礎課程,是構成一部音樂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判定調式、調性的重要因素。演奏者在演奏任何一首作品時,除了要注意音高、節奏、調性、樂句的劃分,這些樂譜表面的符號和表情術語外,更應該了解和聲的走向及功能,演奏者如果只關注譜面上簡單的音符,而忽略了音樂作品中內在的和聲分析,這樣演奏出來的音樂作品肯定沒有表現力,更達不到作者想要的音樂表達。
(二)和聲分析對踏板的使用
踏板的正確使用對與演奏音樂作品來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只有做到了對和聲的正確分析,才能準確地使用踏板。若對和聲分析不準確,會造成多個不用的和聲在一起,是演奏出來的音樂混亂不清,清晰度欠佳。
(三)鋼琴演奏及旋律的分析
旋律是音樂的靈魂,是樂音運動的軌跡,是音樂情感表達最重要的體現。演奏者對于旋律的正確表達是需要音樂天賦和對于旋律準確而細致的分析。
鋼琴,作為歐洲音樂文化的一個優秀成果,在中國卻是一個全新的音樂品種。但是,自1850年英國商人在上海開辦的“茂得利”(MOUTRIE)琴行開始,就在孕育新的中國音樂,孕育中國鋼琴曲的誕生。
(一)民族元素和民間音調
鋼琴作為西方音樂文化主體進入中國后,因中國獨特的文化與地域特征,與中國的民歌或民間樂曲或傳統的曲調相結合,產生了有中國特色的鋼琴曲目,通過對此類作品的分析,不難發現并不是單純的改編,而是中西文化在鋼琴作品的交流與創新。應用此方法創作的中國鋼琴音樂是普遍的做法。此類作品的裝作主要來源于中國民間音樂的標題小品或主題變奏曲,流暢旋律、簡明和聲、民族風格迥異、和在鋼琴演奏過程中的實用性,比較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在實際教學中被大量的采用。此類作品有《夕陽簫鼓》和《十面埋伏》。
(二)鋼琴作品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分析
中國第一首正式出版的鋼琴曲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老師在1913年創作的鋼琴曲《和平進行曲》。將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藝術思維、表現手法與國外流行的鋼琴藝術相聯系,是中國鋼琴作品的開篇之作。
中國鋼琴曲創作的最初成果的取得,是集中在1934年產生出來的,這一年發生了中國鋼琴藝術發展史上一件意義重大的事件,俄羅斯作曲家齊爾品出資,舉辦首屆中國風味鋼琴曲的創作大賽。最后,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憑借一曲《牧童短笛》獲取一等獎。同時期的著名鋼琴作曲家還有蕭友梅和旅居日本的臺灣作曲家江文也。其代表分別為《哀悼引》和《五首素描》。這一時期以賀綠汀為代表的一批中國作曲家,通過辛勤的創造,無論在作品的數量及質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式出版的鋼琴作品據不完全統計適于演出使用的大小作品應在242首以上。直到解放前夕,中國又一鋼琴作曲家丁善德在1945年創作出其首部鋼琴作品——《春之旅》組曲,第二年丁善德創作了套曲《E大調奏鳴曲》及兒童組曲《快樂的節日》,為中國最早的鋼琴音樂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綜上所述,運用相關的專業分析對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以及演奏技巧均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當代鋼琴高校音樂教師,不能單純的對作品進行技巧聯系,而是用心思考,使學生掌握整個音樂作品的內涵與創作背景,在現場演奏才可以完整的表達作者創作的鋼琴音樂作品表現的時代含義和音樂內涵。■
[參考文獻]
[1] 王勝先.音樂作品分析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自然科學版),2013,03.
[2] 曹靜.鋼琴彈奏技巧與音樂表現間的關系[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10.
[3] 孟昕毅.試談音樂作品分析與鋼琴演奏的關系[J].大舞臺,2011,01.
*基金項目:2014年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基于文化創造活力視角的陜西鋼琴音樂創作與演奏研究》研究成果(14GK1025)
作者簡介:劉婕(1983-),女,陜西寶雞人,寶雞文理學院音樂系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