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惠州市惠城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惠州 516000)
?
關于我校幼兒歌舞創編課程改革的探討
李 靜
(惠州市惠城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惠州 516000)
【摘要】為培養合格的幼兒舞蹈教師,本文對我校幼兒歌舞創編課程改革進行探討,不僅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一切從學生出發,從幼兒園發展的需要出發,還把幼師生的歌舞創編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從而適應社會需要,打造與時俱進的幼兒教師。
【關鍵詞】幼師生;歌舞創編;課程改革
幼兒歌舞創編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前教育、基礎教育的教學人才。之前,我校的幼兒歌舞創編課程只是以幼兒歌舞創編理論知識與幼兒歌舞創編書本案例作品教學為主,為了更好地培養我校幼師生的歌舞創編能力,我校對幼兒歌舞創編課程現狀進行相應改革,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一切從學生出發,從幼兒園發展的需要出發,把幼師生的歌舞創編能力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從而適應社會需要,培養合格的幼兒舞蹈教師。本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課程改革的探討。
一直以來我校沿用的都是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幼兒歌舞創編實用教程》這本教材,教材提供了與幼兒歌舞創編相關的系統知識。從理論知識到技法指導,自成體系,指導具體,力圖使學生對于舞蹈創編的形式和內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有效提高幼師生對舞蹈素材的實際掌控能力、分析能力、組合能力,突出實效性,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但書中的一些幼兒歌舞創編方法與設計較為陳舊,特別是幼兒音樂及幼兒創編作品的選用也與當前幼兒園教學需要滯后,不能適應幼兒園課程體系的發展。所以,結合專業教學現狀與學生實際,我們根據舞蹈教學大綱與幼兒歌舞創編課程的教學經驗,著手進行關于我校幼師舞蹈校本教材中幼兒歌舞創編這一章節的編寫。
我校的幼兒歌舞創編課程通常設定在幼師舞蹈教學第四學期進行,結合幼兒園的教學要求和幼師專業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我將幼兒歌舞創編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首先,第一章節是幼兒歌舞與幼兒歌舞創編的基本理論知識;第二章節是幼兒舞步、律動的系統動作學習;第三章節是幼兒歌曲作品賞析;第四章節是幼兒舞蹈作品賞析;第五章節是幼兒歌舞案例分析;第六章節是幼兒歌舞作品創編;第七章是幼兒即興歌舞創編;第八章是幼兒歌舞教學活動設計,本章主要采用《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里的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回去創編后,以試講形式在課堂里教授班上的同學,這也為日后的幼兒園教學提前作好充分的準備。
(一)提高幼師生歌舞作品的創編能力
由于幼兒身心特點決定了幼兒舞蹈與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單純、活潑、形象、夸張和擬人化等特點,所以幼兒歌舞的創編要了解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注意觀察幼兒的生活,反映幼兒的情趣,選取適合幼兒傳唱的歌曲,達到感染幼兒與教育幼兒的目的。除此之外,還要克服和避免幼兒歌舞創作中的“成人化”“專業化”的傾向,從而創作出使幼兒感到親切、易學、好玩、愿意接受的大量優秀的幼兒歌舞作品。
(二)培養幼師生歌舞欣賞與即興創編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分析作品,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觀摩,如看演出和影碟等形式來進行歌舞作品的欣賞。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通過一些典型歌舞作品來分析,講解歌舞作品的具體內容、形式、結構、主題動作、舞蹈語匯等詳細情況。通過對大量典型幼兒歌舞作品的欣賞,擴大學生的眼界、拓寬知識面、豐富頭腦、增長知識,用更多的直觀、形象材料,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除此之外,幼師生的即興創編能力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即興舞蹈是指幼兒在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舞蹈基本動作和初步具備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后,在幼兒歌曲或音樂形象節奏鮮明的樂曲伴奏下,學生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當時即興創作的舞蹈。在2015年廣東省中職學校“幼兒藝術教育”競賽規程中,幼兒歌舞即興創編就是其中一項競賽內容,競賽要求選手對音樂性質準確分析,動作創編優美流暢,舞蹈動作組合符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因此,教師對幼師生進行即興歌舞創編教學時,應讓學生熟聽音樂,明確音樂的旋律、節奏主題,根據旋律節奏和表現的中心內容來即興編排動作。編排的動作要簡單明了,主題鮮明,表現主題的動作要重復、有節奏感。并要求學生在編排時發揮想象,解放思想和身體,積極進行嘗試。通過大量音樂作品的反復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幼兒歌舞即興創編能力。
(三)增強幼師生歌舞創編的實踐能力
幼兒歌舞創編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優秀的全方位幼兒園教師,對于正在學習的學生而言,學習的歌舞創編知識和技能最終仍要用于藝術實踐中,因此應該在學校以及校外積極尋找可以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用于藝術實踐中,增強她們歌舞創編的實踐能力。在校內,教師可以布置不同的創編主題,先讓學生選取適合自己作品的音樂,然后確立舞蹈主題動作,再編排主體舞段,形成舞蹈初成品后進行后期加工,包括舞蹈隊形、造型的設計等,最后開始作品整體的排練。教師通過競賽方式,提高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和積極性,不斷完善自身的編創思維與動作編排能力,并將優秀的幼兒歌舞作品選送到學校技能比賽或晚會中展示。在校外,學生可以通過實習見習階段,向幼兒園中有經驗的舞蹈教師學習有關創編幼兒歌舞的方法與技巧,配合幼兒園老師完成節目編排與表演任務,通過大量的藝術實踐,不斷挖掘自身的靈感源泉,提高對幼兒歌舞作品的審美與創編能力。
我校幼兒歌舞創編課程的改革,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自身舞蹈素質與修養,掌握歌舞創編基本理論,廣泛積累歌舞創編素材。我們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還是如何把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運用于反映幼兒生活,情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幼兒歌舞的表現、創作和教學之中。作為幼兒師范的學生,未來的幼兒園教師,在學習專業的過程中,不但要與時代接軌,更要有創編的精神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給幼兒園的工作帶去一份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1]吳彬.舞蹈:基礎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賈任蘭.幼兒歌舞創編實用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3]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