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德云(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
構建多元音樂美學的思考
喻德云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現階段,豐富多彩的審美世界導致其音樂審美格局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音樂審美價值發展的需求,所以一種新的美學構建勢在必行,即多元音樂美學,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多元音樂美學的構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多元音樂美學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特征與面臨的挑戰,對多元音樂美學的構建進行了概述。
【關鍵詞】音樂藝術;音樂多元;審美價值
音樂美學作為音樂研究的基礎學科,與音樂的技術以及理論知識都緊密相連。現階段多元文化的發展推動了音樂審美價值的發展,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音樂美學的進步,即音樂美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將面臨眾多挑戰,因此我們需要緊隨時代的潮流并結合當代音樂的發展,共同構建多元音樂美學。
音樂審美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這個過程與社會文化發展緊密相連,即社會文化的發展會推動音樂審美的發展,音樂審美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音樂也逐漸開始以文化意義作為其發展目標,也就是小傳統音樂與大傳統音樂的相融合,從而創建的經典音樂,且經典音樂一直以中華民族音樂的代表自居,即使中國傳統音樂的發展比較困難甚至出現衰退的現象,但是無論在音樂學派中還是民間流傳中,中國傳統音樂都有一定的地位與意義。目前,豐富多彩的審美世界導致其音樂審美格局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音樂審美價值發展的需要,因此便出現了多元音樂美學的構建。
由于原生態音樂的豐富性,多元音樂美學的特性相對復雜。多元音樂美學的創建思緒為:在相應的音樂美學學科的制約下,音樂研究者們分別利用“小型敘事”的方式將自己清楚了解的文化音樂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將所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與調整。
第一,多元拼盤的特征。多元拼盤屬于一種多元結構,且因為音樂文化中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從審美角度而言,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因人而異的。另外,這個世界上沒有全能者,即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掌握世界上所有文化的音樂,換言之所有文化中的音樂審美主體不是統一的,且不會有一種音樂美學體系適用于所有的音樂文化。因此美學的拼盤特征是來源與音樂的“多”。
第二,學科的元約定。音樂美學作為音樂研究的基礎學科,雖然音樂的多元發展較快,但是美學卻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依舊停留于一七五零年德國人創建“感受學”的時代。因此,音樂美學學科的元約定的關鍵在于研究對象的確立,也就是說需要確立一種符合人的基本需要的定律,且關于審美關系的定義與特點也是因人而異的。
第三,小型敘事。小型敘事認為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掌握世界上所有文化的音樂,那么音樂本質與美學體系也就沒有統一的概念,所以音樂美學的總結與研究只局限于音樂研究者們各自文化圈內的音樂,這便是“小型敘事”的來源。
現階段多元文化的發展推動了音樂審美價值的發展,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音樂美學的進步,即音樂美學在其構建過程中將面臨眾多問題與挑戰。
第一,由于多學美元是在母語音樂文化的基礎上自然形成的音樂審觀,那么自尊保護意識理應是不該有任何責備的。時代的發展不斷推動著音樂的創新與改革,所以學習與借鑒外來的音樂藝術勢在必行,同時也需要打開自身音樂藝術的大門供他人學習,但是在其學習與接納音樂藝術的過程中,既要尊重自己的音樂文化,又要尊重與欣賞外來的音樂文化,最佳的方式是將自己的音樂文化與外來的音樂文化相結合,并在形象、情感的審觀基礎上發現與總結其相似之處,達到協調發展的目標。相互排斥與相互協調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即排斥是協調的基礎,沒有排斥便沒有協調;協調是排斥的結果,沒有協調排斥便一直存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因此實踐的發展是多元美學構建面臨的重要挑戰。
第二,由于音樂作曲技法的規范性與共通性,那么對于特殊或者個體的形成就不該抵消與抑制,作曲技法不僅可以完全應用于音樂文化,而且可以作為民族文化的代表,所以作曲技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音樂文化的發展。中國傳統音樂與民族音樂特色必然既有聯系又有差異性,所以關于分析與調節這兩者之間的特征與關系,完全取決于創作者的需求與價值。
第三,由于審美表演者的審美表達模式與樂曲審美定義之間的關系和文化符號的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可以互相媲美,那么從音樂審美角度而言,能指則具有強烈的審觀意義。另外,器官與器具的特殊要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能指審關的表達,所以多元審關訴求為音樂的表達方式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在審關的實際發展過程中,表現狀態也已經逐漸豐富化,能指與所指的有機結合為音樂的發展開辟了一條獨特的風格道路。
第四,音樂審美教育無論是對于社會教育、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審關訴求多元化的現實具有相互矛盾的屬性,即審關訴求多元化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多元的選擇,但是同時也會使學習者陷入價值導向迷茫的狀態。另外,民族母語音樂文化與自尊保護意識的學習及培養也很重要,既關系著音樂審關教育的發展,又關系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因此,正確價值導向的建立也是多元美學構建面臨的重要挑戰。
綜上所述,多元音樂美學的構建對音樂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審美訴求的多元化給多元音樂美學的構建帶來了機會也帶了相應的挑戰,因此合理、科學的面對與解決眾多挑戰并構建出完善的多元音樂美學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宋瑾.構建多元音樂美學的設想與呼吁[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4).
[2]黃宗權.對音樂美學研究引入人類學方法的理論思考——兼談多元音樂美學構建的社會文化觀照[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4,(2).
[3]龔妮麗.音樂審美訴求多元化及其多元音樂美學建構的思考[J].藝術百家,2013,(3).
作者簡介:喻德云(1973—),男,漢族,江西省南昌市人,本科學歷,江西藝術職業學院教師,職稱高職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