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靜
?
本科師范院校舞蹈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對策
黃 靜
(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摘 要:除了專業的藝術類院校,師范院校也開設了舞蹈專業,而且發展迅速。對舞蹈專業來說,課程設置非常重要,因為其體現了教育理念和教學目的,關系到學生未來知識結構的發展。因此,本文將分析在本科師范類院校中,舞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舞蹈專業;課程設置;問題;對策
我國的舞蹈藝術源遠流長,起源于祖先原始人慶祝豐收和勝利時的祭祀、聯歡等活動。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舞蹈的形式、類別等多種多樣,且極具藝術美感。新中國成立后,開辦了本科級的專業舞蹈院校。到了20世紀末,舞蹈專業開始出現在其他院校中,如師范院校。但這類院校的舞蹈專業畢竟開設較晚,在課程設置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并因此引起了一些問題。
(一)學科定位不明確,課程內容脫離基礎、不夠實用
地方高師設置舞蹈學專業,主要目的是培養中小學音樂舞蹈教師,服務于當地的基礎教育。因此,學校的各類教學活動應該圍繞“師范性”來展開。然而,師范院校的舞蹈學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而言,辦學歷史較短,缺乏經驗,往往是參照同類院校,甚至直接照搬專業藝術院校的辦學模式。學校沒能根據自身的背景、資源、實力和生源等進行理性分析,以致學科定位過高或不明確,培養目標過于寬泛,課程設置過于專業化。
(二)缺乏專業師資和合適教材
由于擴招,部分學校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有的舞蹈專業這一比例竟達到了1:30,教師負擔加重,也影響到了教學質量。師資(特別是理論師資)的緊缺,使得理論課程難以開設或開設效果不佳,難以提高學生的舞蹈綜合素質。至今,師范院校缺少適合其教學特點、規范化的舞蹈教材,大多數院校依舊選用專業院校的中專教材或本科教材。而師范院校與專業院校在生源層次上有重大差異,許多課程難以推進。此外,由于教材不統一,難以制定統一的考核標準,也影響了教學質量。
(三)對學生的創新、實踐等能力培養不夠
對于師范院校舞蹈專業的學生來說,畢業后,并非全都要進入中小學從事舞蹈教育;換言之,其就業方式不止一種。近年來,國家出臺了相應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但這些政策在解決舞蹈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時卻作用不大。原因是在學校時,學生和老師忽視或無視了對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后既不懂教舞,也不懂編舞,又缺乏自主創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只能面臨失業的窘境。
(一)優化教材和課程設置
師范院校的舞蹈專業首先要摒棄直接照搬專業院校教材和教學模式的作風。專業院校的舞蹈教材自然有可取之處,但并非完全適合。師范院校在教學時,應當結合培養目標和生源,選取合適的內容,確立師范性。注重理論教學、突出標準性、重視全面性,即重視知識-理論-技能三者并重的全面教學;尤其是理論,更有利于學生將來擔當中小學、社區等方面的教學工作。同時,不同于專業院校的學生,師范院校里舞蹈專業的學生大多缺乏系統的舞蹈基礎,水平參差不齊,但文化基礎和理解能力較好。因此,學校應當重視基礎教育,使學生的舞蹈水平盡快盡量地趨于一致,也有利于技能的教學。此外,有關的教師應進行合作探討,盡量編寫出適合師范院校舞蹈專業的教材,既便于教學,也利于設立統一標準,減少教學的隨意性。
(二)突出地區特點和民族特色
各地師范院校的舞蹈教學應注重當地特點和民族特色。以貴州地區為例,其舞蹈久負盛名,集中體現了苗族的民俗,如他們的蘆笙舞,會出現在80%以上的民俗節日中。苗族的舞蹈不僅體現了他們淳樸真摯的思想,而且氣質古樸,人們的情感和文化隨著舞步傳播。因此,當地師范院校的舞蹈專業教學應把民族舞蹈作為重點課程來設置。簡單地說,師范院校在開設舞蹈課程時應該注重民族民間舞蹈,包括其舞步、形式、伴奏等。這既有利于各個院校的個性化發展,對于學生的創新也有所幫助。
(三)課程設置和教學應“技藝并舉”
除卻教材、師資等問題,一些院校在舞蹈教學中,出現了單純偏重技或藝的現象,甚至只重說教不重技藝。還有一些教師認為學生起步時年齡偏大,加之并非專業院校,就降低了要求。然而,如果學生自己沒有掌握相當的舞蹈技藝,將來如何能教授和指導學生呢?因此,師范院校在教授時,除了理論、概念等知識,還應注重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技術。重技術性的同時,當然不能忘記藝術性。作為藝術的一種,舞蹈具有相當的藝術美感,極富欣賞性。
(四)課程設置應注重創新
創造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創新促進發展。只會表演卻不會創編的舞蹈專業學生是適應不了時代需要的。因此,師范院校在教學中,教授理論和基本功的同時,應當注意發揮學生創造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舞蹈編創能力、鼓勵他們觀察和體驗生活、鼓勵他們參加編舞實踐,只有這樣,學生畢業后才能適應時代。
師范院校和專業藝術院校不同,舞蹈專業的課程設置要結合培養目標、學校特點、資源和學生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這不僅有助于改善現在的一些問題,也能促進學校和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于景春,吳紹良.地方高師院校舞蹈學專業課程設置問題及對策研究[J].民族藝術研究,2012,02:64-68.
[2] 徐穎.對高師類本科舞蹈教材和課程建設的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05,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