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昭
?
高校聲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
顏 昭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藝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摘 要:本篇文章針對高校聲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結合在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與筆者的自身經驗總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融合措施,其中包括優化高校聲樂教學的師資團隊、在組織學生參加民族采風活動,構建特色化課程體系以及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融入民族音樂文化等等,以期能夠對我國高校聲樂教學水平的提高帶來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高校聲樂;聲樂教學;民族音樂
民族藝術不僅代表了國家在漫長發展歷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特點,同時對于藝術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帶來了一定的促進作用??v觀我國高校當前的音樂教學現狀來看,很多高校都存在著重視西洋唱法而忽視民族唱法的現象存在,十分不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此,高校的聲樂課程應當將最貼近原生態的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教學內容中,通過各類新型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來加快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速度。
(一)滿足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需求
事實上,我國高校的音樂教育課程中并不缺少教學資源,而是缺少應有的創新意識與發現新問題的精神。在很多時候,一些教育人員并不能夠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精髓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也就很難找到更加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讓高校聲樂的教學水平難以出現快速的提升?;诖?,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入一方面可以幫助高校學生了解自己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還可以讓他們更加重視由傳統音樂所帶來的一些新的靈感和想法,從多個角度著手來突出聲樂課程的獨特性與有效性。
(二)滿足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需求
在最近幾年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在國內也先后出現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對于喜愛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群體來說,在長時間接受西方文化滲透的過程中,讓他們的思想觀念與文化內涵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再從高校的聲樂課程角度來分析,很多教育者也存在著過分依賴和喜愛西方文化的情況[1]。為了能夠創作出更多符合民族特色與彰顯中國風格的聲樂作品,通過在高校聲樂教學課程中融入民族音樂文化,就可以為當前的高校聲樂課堂注入新的血液,讓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可以在當代大學生手中得以更好的傳承與發揚。
(三)滿足新型音樂人才的培養需求
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于新時期中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標準,就必須要提前做好促進音樂發展的基礎工作,通過創新音樂教育模式的方式來將東西方國家文化中的精髓之處都合理化的融入到高校音樂課堂中,并非只是局限于單一化的西方教學或古典教學。通過這種新型教學理念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的開闊,同時還能夠充分鍛煉到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2]。
(一)優化高校聲樂教學的師資團隊
高校聲樂課程的改革與創新需要得到高素質水平教師團隊的支持。首先,高校的聲樂教育者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教學技術與豐富的文化知識內涵,同時還要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出一套更加適合學生特點的民族音樂演唱技巧;其次,聲樂教育者還要刻苦鉆研我國各個民族的音樂傳統文化,并且要找到傳統文化與現代音樂教學之間的共通點,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與興趣愛好來制定出一套可行性較高的教學方案;最后,高校教育者還要善于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為音樂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自己鍛煉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優秀聲樂教師。
(二)組織學生參加民族采風活動,構建特色化課程體系
聲樂本身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藝術類課程,各個高校中的聲樂教育者可以結合當前的教學現狀來經常性的組織一些民族采風活動,讓大學生在釋放學習壓力的同時切身去體會各個地方中的民族文化與風土人情,為自己以后的作品創作與歌唱事業發展積累更多的經驗。除此之外,教育者還要充分發揮出高校聲樂教材的應用價值,構建出符合校園特色與民族藝術風格的聲樂課程體系[3]。我國各個地方中的高校要結合本地區中或鄰近地區中的少數民族特點,在保障高校大學生基本樂理知識教授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凸顯出本校的教學特色與人才培養優勢,為當代大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更大的動力支持。
(三)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融入民族音樂文化
在今后的高校聲樂教學課堂中,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并且為每篇聲樂課程都配備相應的原唱資料,讓學生在仔細聆聽的過程中體味其中所蘊藏的民族文化氣息。例如在播放《山路十八彎》這首歌曲時,教育者就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制作一個簡短的微課程視頻,蜿蜒陡峭的山路配上大氣磅礴的音樂旋律,讓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受到雙重刺激的情況下,更加直觀的體會到來自于民族的美和來自于平凡中的美,從根本上認識到藝術來源于生活的真正含義。此外,教育者還要借此機會來向學生介紹,無論是西方美聲唱法還是民族傳統唱法,最為重要的就是蘊藏在其中的真情實感。引導學生去認真揣摩和分析民間藝術家所流傳下來的優秀作品,讓他們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來大膽的進行二次創作。
[參考文獻]
[1] 王紅麗.關于中國民族聲樂教學中教材建設問題的思考[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3,02.
[2] 鄭奇峰.探索聲樂教育中的民間傳統文化資源[J].音樂,2012,12.
[3] 徐睿.對學校專業音樂教育中民間音樂傳承的思考——以揚州民間音樂為例[J].新課程(教研),2013,04.
作者簡介:顏昭(1987-),湖南衡陽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