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志
摘 要:素質教育是教學發展的必然結果,現行我國教育機制正逐漸從應試教育過度轉換到素質教育上來。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效教學資源。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對初中體育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有效性;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85-01
體育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加強體育課程教學,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幫助學生養成正確鍛煉的習慣,樹立終生體育運動的意識逐漸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依據。加強體育教學,除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之外,還能夠強化學生思維運轉,緩解與日俱增所帶來的升學競爭壓力。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從革新教育理念;注重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生動效果;創設和諧課堂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三個方面,對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出了幾點思考。
一、體育教學有效性概述
判斷一門課程教學質量的好壞,其教學有效性可以作為一個重要標志,對于教師來說,這也是衡量教學目標的完成質量的指標之一。簡單的說,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學生對于課業的完成程度,也即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這里的學習目標包括了運動的技術、身體是否健康以及心理是否健康和運動參與性等。因此,也可以說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必須要把握好教學的目標,并且與時俱進,推進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1、革新教育理念。已經出臺的新課標顯示,將初中的體育教學作為了一門促進學生體育意識培養的課程,該課程的主要方式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學生的身體健康作為主要的目的,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并且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進行差異性的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從體育教學中受益。新課標里的教學思想注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傾向,使得學生可以自覺的進行學習和鍛煉。因此,教師就需要革新傳統的教學思維,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既注重學生的情感所需,又使他們學到了知識,并且激發他們對于學習探索的興趣。
2、注重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生動效果。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陳舊與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成效的提升,教師應當強化教學模式改進,提高生動性,全面提升教學成效。
(1)對教學方式進行趣味化處理。體育教學過程的枯燥性對于教學成效的提升產生了制約作用,教師應當對教學方式進行技術處理,有效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度。筆者在教學活動中,將一些較為枯燥的訓練方式,進行改進,設計成趣味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在趣味游戲活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如將排球墊球動作的強化訓練,改造為“小組墊球游戲”,學生的學習訓練興趣得到了明顯提升,不僅減輕了疲勞,而且順利完成了訓練目標。
(2)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作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許多學科的教學中,都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作用得到有效體現,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也應當充分發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補充體育發展、體育運動、體育賽事以及體育明星等方而的內容,拓寬學生體育知識面;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對一些模仿訓練難度較大的動作進行反復演示、慢鏡頭演示,幫助學生強化對教學動作的觀察與領悟,提高學習成效。
(3)體現學生體育學習主體地位。筆者在體育教學中,不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動作示范,而是在動作示范之后要求學生進行研究與分析,看看動作的要領是什么,互相開展訓練點評活動,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之中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與技能教學,能夠主動參與到訓練活動之中,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3、創設和諧課堂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每節體育課中,利用短短的40分鐘讓學生既能學到相應的知識,還能達到鍛煉身心的目的,是每個體育教師所追求的目標。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體育課程中的主人使其主動去討論、去總結,并且將觀點和方法運用到以后的體育訓練當中去。從教師角度來講,要努力精簡語音,節約時間,避免一些不重要的講解。
(1)關注學生個別差異,實行分組合作學習。眾所周知,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學生之間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性。為了能夠兼顧到所有學生的發展,體育教師要做到充分關注和尊重學生間的差異。教師要多思多想,通過結伴分組、體能分組、幫教分組、選項分組等方式把學生組織起來,進行鍛煉和合作學習。一定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受到老師的指導,并在教師的幫助下體會到成功的愉快,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更自信、更健康、更向上。
(2)建立學生反思與評價體系,更新自主學習方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機會能夠一展所長、展示自身優勢和特長,還可以通過集體展示或者小組展示的方式進行。在這些活動成功結束后,教師可以把學生的學習和展示成果置于學生面前,讓學生彼此之間相互評價,也讓做展示的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反思。正如新課程改革的所說:反思和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好方式。從而為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打下堅實基礎。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所有的教學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要努力做到轉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特別新舊知識技能的對接點,也就是學習上的切入點,這樣既免去教師長篇大論的講授,又使得學生可以充分自主探究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在原來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學習,這種方式對于縮短新舊知識和節能的交接時間有著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學的效率和學習的自主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志宇.對新課標下初中體育教學的思考[J].文學教育(中).2012(04)
[2] 喬躍偉.初中體育教學與學生的創新能力教育[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9)
[3] 喬躍偉.論新形勢下的初中體育教學[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6)
[4] 強 旦.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探析[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