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鳳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中提出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新課程標準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如何才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新理念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一談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教學評價的點滴體會。
關鍵詞:教學評價;課堂教學;激勵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203-01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新課程標準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上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如何才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評價新理念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一談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教學評價的點滴體會。
一、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評價意識淡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評價目標應多元化、評價主體應多元化、評價方式應多元化。但是,實際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不能適時進行評價,整堂課中對學生學習狀況和學習結果沒有只言片語的肯定和鼓勵;也不能對做得不夠好的孩子給以善意的提醒和要求,讓他們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即使有評價,方式也非常單一,只有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互相賞識和尊重的評價基本缺乏。這樣的課堂沉悶,壓抑,學生顯得拘謹、被動,課堂的有效性極低。
2、評價語言單調、空洞、籠統,缺乏激勵性和趣味性。在課堂中部分教師為評價而評價,評價語言形式化,“好”,“不錯”,“很好”,“你真棒”,等評價語言是教師的口頭禪,即使學生做得不夠好,教師也會給以肯定和夸獎一通。這樣的評價平淡,普通,隨意,對學生沒有絲毫的激勵和肯定作用。
二、課堂教學評價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認識評價意義,適時恰當實施評價。教師應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深刻領會課程標準關于評價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應把評價作為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催化劑、興奮劑。適時的恰當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讓學生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
2、評價語言應貼切、恰當。
評價語應準確的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結果,語言應簡練,不含糊。
準確性是評價語言的靈魂。評價不真實、不貼切,就不能恰當肯定和鼓勵學生,相反還會滋生學生虛偽心理,養成壞的學習習慣。所以,評價語務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評價時因人而異,體現個性化。評價更多的應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主動,是否有濃厚的興趣,是否去主動探索研究。
3、評價語言應飽含激勵。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和鼓勵是每個孩子內心迫切的需要。因此,教師充滿激勵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不斷獲得前進的動力,在自信中走向成功。冷淡、責怪、不適當的評價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的評價,變成一種賞識,變成一種啟發,一種幫助,一種激勵,一種人文關懷,既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良行為,更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讓我們善待自己的每一個學生,讓我們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抬起頭迎接每一天吧!
4、評價應富于變化。
教師課堂評價語言不能單一,不能老套,左一個“你真棒”,右一個“你真棒”,學生聽后肯定感到膩煩。反之,評價語言靈活多樣、隨機變化、注重創新,學生就想聽、愛聽、聽不厭煩。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機智敏銳,收放自如,學生興趣盎然,主動參與,師生間妙語連珠,精彩疊出,會使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老師通過言語、表情、行動等,把朗讀要求微妙地傳遞給學生。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暗示,特別是教師真誠的評價,注重了隨機變化和創新,使學生興趣高漲,反應積極,都期待自己的巨大潛能被發現。
5、評價語言應幽默風趣。
幽默評價,是指教師用詼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
贊科夫說得好:“幽默是教學的第一助手。”幽默、風趣的評價語言也是調節師生情緒、打破課堂沉悶局面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充滿機智的評價語,不僅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更能使課堂妙趣橫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6、評價還應注意夸獎和善意批評相結合。
贊賞的目光,激勵的語言和會人的微笑,是課堂上評價學生的主流,而不是全部,評價提倡賞識、鼓勵的同時,也不應該放棄批評。
新課程強調對學生尊重、賞識,于是課堂上“棒棒,你真棒”一片,只要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一概以“好”“很好”進行籠統評價。這樣做的結果很容易使學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對學生的錯誤結論不加以及時糾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這實在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對學生而言,過多的夸獎并不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夸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反而會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的學習態度。面對學生的不同見解、不同的問題,教師應有具體的意見、鮮明的見解、準確的答案。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應只是一味地喊“好”,而是要賞識學生,不斷地喚醒、鼓舞、激勵學生。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出現的錯誤,一定要認真指出來,客觀地評價才能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鼓勵贊賞”必須建立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婉轉地批評像一把鑰匙,是一種育人的方法;善意的批評像一個音符,是一種教學的藝術;真誠的批評像一縷陽光,是一種無私的關愛。
新課程應有與之相適應的課堂評價,教師應始終將學生作為一個個主體、完整發展的人,充分尊重其主體地位,適時恰當貼切的評價,才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發展。
評價是一門豐富多彩的科學藝術,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更是教師的教育觀、評價觀藝術之花的燦爛綻放。我們應該將博大的愛、殷切的希望化作知心朋友般親切的語言,真正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