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麗
摘 要:朗讀是把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的一種創造性活動,是小學生完成閱讀教育任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是感悟語言,體味語言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以理解、內化、拓展為目的,朗讀教學便是實現以上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390-01
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各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教學,要讓學生大膽地讀,在朗讀中感知和感悟,培養語文的語感,在文章的朗讀過程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來說,我們教師要注重學生朗讀興趣的激發,注重范讀引導,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注重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中逐步提高朗讀能力。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談談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早在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我們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更是如此,也需要學生濃厚的興趣作基礎。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挖掘教學中存在的趣味因素,合理運用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點燃對朗讀的渴望之火,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朗讀教學中來,變“苦讀”為“樂讀”,提高教學效率。針對低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力容易分散,但同時又易受有趣生動的東西吸引這一年齡特征,我們可以運用表演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比如:學習《小馬過河》這一課,學生讀得欠火候,教師就可以請幾位同學上臺來朗讀表演。教師可以把講臺前面稍微規劃一下,當作小舞臺,讓學生明白臺上、臺下的意思,然后讓學生進行朗讀,進行表演。這樣,充分利用表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們不在把朗讀看作一種任務、一種負擔,而是輕松愉快地接受,達到了情感與朗讀內容完美統一。
二、注重范讀引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范讀是對語文教師普通話水平、語言文字功底和對文本再創造能力的綜合檢驗。朱自清曾在《誦讀教學與“文學的國語”》中指出:“如果從小學到初高中一直注重誦讀,教師時常范讀,學生時常練習,習慣自然,就會覺得白話文并不難上口。”可見教師的示范朗讀是非常重要的,語音是口耳之學,教師范讀,準確傳達作品的情感,加上學生的模仿性強,學生就能以聽助讀,在模仿中糾正自己發音、語氣等方面的錯誤,掌握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接觸語文的時間短,語言功底薄弱,領悟能力也較弱,朗讀還處于初步學習階段,他們面對課文還是比較陌生的,拿到文本往往不知如何去讀,也許有的學生能夠大概知曉文章的情感基調,但并不能準確地抓住重點的詞語和語句。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激發學生朗讀興趣的同時,我們教師還應積極的給學生范讀,使學生在教師聲情并茂的、繪聲繪色的朗讀之中受到感染,從而找到朗讀的靈感與技巧,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值得教師注意的是,范讀不一定要是教師才行,教師也可以采用多媒體播放音頻的形式進行范讀,也可讓一部分朗讀能力強的學生進行范讀,這樣,在有效進行范讀指導的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
三、積極開展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要想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光靠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教師的范讀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學生充分、有效的進行朗讀練習,在朗讀中體驗、抒發、提高。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應結合學生的各方面特點,開放朗讀訓練形式,積極、充分、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如,可采用指名讀、自己選段讀、分角色讀,男生與女生比賽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去練習。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學生的朗讀訓練中,開放式的朗讀訓練不是讓學生胡亂的讀,也要對學生做一定的指導和要求。對此,首先,教師就應指導學生學會從整體出發進行朗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條不紊的朗讀,能夠讓學生在整體處感知課文,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句,有針對性地進行朗讀。朗讀需要抓住重點,在獲取整體感知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朗讀。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感知整體,品味性的朗讀。這樣,充分、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在提高了學生朗讀能力的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教學落在了實處。
四、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評價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學生朗讀信心、朗讀能力的提高起重要作用。對于增強好勝心較強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在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時,要以鼓勵為主,多發現閃光點,多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不應盲目的打擊。教師的評價要做到科學合理,應根據朗讀教學目標和學生不同的朗讀水平進行評價,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評價時,不能通過表象對學生做簡單的“孰好孰壞”的評定,而應充分意識到如果學生已經知道如何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且努力實踐了,就都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增強學生朗讀的信心,促使其不斷提高進步。
總結:萬丈高樓平地起,朗讀是一切語文活動的基礎,更是一門藝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中,每一位工作在前沿的語文教師更應該勵精圖治,不斷總結教學經驗,認真探索每一種對教學有益的方法,不斷的去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顧美玲.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藝術[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
[2] 鄭 榕.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教育評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