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李超峰
(黃淮學院數學科學系,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
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對策研究
何光,李超峰
(黃淮學院數學科學系, 河南 駐馬店 463000)
摘要:近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一年比一年多,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加之以前金融危機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受到巨大的挑戰。大學生在畢業后能否順利就業已經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大學生就業難不僅有社會原因、政策原因,而且也有大學生自身的原因。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關系大學生的切身利益,更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處理這個問題需要政府、企業、高校和大學生共同的努力。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原因;對策
剛改革開放時被譽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找工作時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可現在這種優越感幾盡消失,面對就業卻眉頭緊皺。以2006-2007年大學生就業情況為例,2006年中國大學畢業生30%沒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萬大學生在離校時還沒有就業。2009年有130萬左右畢業生未實現就業。加上中國數以萬計的民工和下崗再就業人員即使政府每年提供900萬的就業機會,還是不能較好地解決就業問題,總的來說大學生的就業前途很不理想.
1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1.1畢業生就業結構失去平衡,供給與需求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的總體供給與社會需求的矛盾,本質是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與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所處的轉型階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國處于人口高峰期,首先,出現了畢業生數量飛速增長,而就業崗位增長緩慢。經濟高增長與就業增長脫節的困難局面。其次,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在短短幾年內,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成為一種必然的結果。但一些問題也由此而帶來教育大眾化,要求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但是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145萬。2005年282萬2007年達到340萬。2017年將超過500萬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
第三社會發展的區域存在不平衡,東部發達地區為畢業生提供了較好的生存環境和較好回報發展的前景,成為人才輸入省。
1.2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所帶來的就業難。首先,是大學生不合時宜的就業觀念和職業價值取向,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大學生被認為是精英階層,傳統的儒家思想所編制起來的"精英情結"深深的束縛了他們的觀念。
1.3用人單位盲目設置的各種各樣的條件帶來的就業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經驗障礙。
1.4高校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利于大學生就業。有些學校的辦學方法和觀念較落后,沒有市場意識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大學生所學專業與市場需求不符,出現了供需的結構性矛盾。
1.5社會壁壘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大大增加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是有多種多樣因素造成的,要解決這一社會問題必須調動多種力量做出多方努力。
2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
2.1大學生要自身作出調整和努力。
其一、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時期的就業觀,大學生應從實際出發拋棄“社會精英”的情結,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現在社會上還有許多空閑崗位小城市、鄉村等地,非常需要人才小企業、私企業等,還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學生還應該樹立基層意識、事業意識和奮斗意識。到基層鍛煉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還可以將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區鍛煉成才。慢慢樹立起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職業選擇方案。從實際出發選擇自己的求職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就業主動權,面對艱難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個人的素質、能力、專長和團隊精神將成為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體制下的規律,大學生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會過硬的本領,才會在就業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得到自己理想的職位。其三、自主創業依靠自身實力解決就業問題。大學生在一定的條件下找準商機發揮一技之長,走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道路不僅解決了自己就業,而且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就業渠道減輕了就業壓力。
2.2高校的改革
其一、高校應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學科結構和專業設置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
其二、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整體素質對于推動整個大學生就業工作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對從事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專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同時積極招聘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信息學等專長的老師,充實到就業指導隊伍中來。
其三、以就業為導向加快高校的教育與教學改革,學校內部調整自身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變以前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增加具有專業特點實踐性強的課程,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關注社會發展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胡修池,劉子婷.當代大學生就業指導[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
[2]陳巖松,趙瑞君.大學生就業指導[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
[3]王濰海,騰玉成張宏.大學生擇業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
[4]2004年大學生首選企業調查——社會環境影響下的個人擇業觀[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8-0189-01
作者簡介:何光(1993.02-),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統計150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