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凱
(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
淺析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研究
鄧 凱
(湖南財經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有效的體育教學方式能夠提升體育教學效果,本文針對體育課堂教學特性展開了研究,以教案設計、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學生能動性等幾方面為出發(fā)點深刻的研究了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方針策略,闡述了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大意義。
體育教學;有效性;對策
伴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實施著,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已是大勢所趨,我們目前正處于基層地位,因此增加體育課程的有效性是目前必須攻克的課題。我們必須不斷的研究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以讓我們真正的參與到體育課程的實踐和設計中來,成為一名真正的“組織者”與“創(chuàng)設者”,發(fā)揮學習的能動性,為發(fā)展體育教學有效性貢獻出力量。
1.1 教學有效性的涵義
從教學的含義出發(fā),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發(fā)揮的有效作用。也就是教學要遵循科學規(guī)律,教師行為合法正規(guī),并且呈現(xiàn)多元化。其次,從有效的含義出發(fā),教學有效的體現(xiàn)在效果、收益和效率三個方面。效果是行為的產物,教學效果顧名思義是教學行為的產物。筆者的觀點是,教學行為產生了效果,同時也反應著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狀況。
1.2 體育教學有效性
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積極的挖掘、激發(fā)和維系學生的現(xiàn)有學習狀況,以穩(wěn)定目前教學成果為基礎,進行相應的教學效果、效率的提升。他首先由體育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正確決策做前提。其次才考慮如何有效的達成這一決策目的。
2.1 影響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因素
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對于感興趣的事物,人們會想方設法地去參與、去探究,哪怕阻力再大。因而,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要從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興趣入手,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有一句口號喊得很響亮:“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共建,學會生存?!睆倪@四個學會上,我們不難看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已經在教育的各個層面得到了體現(xiàn),改變了傳統(tǒng)體育教學按內容及項目安排框架結構,而是根據(jù)學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現(xiàn)代三維健康觀和體育學科的特點,拓展了體育的學習內容,將學習內容劃分為五個領域,既: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并根據(jù)這五個領域,提出了各個緯度的不同學習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中,努力的根據(jù)教材內容,教學要求,學生情況設計和組織教材,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總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習慣,為終身體育到好基礎。在教學中,我們要辨證的對待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將二者藝術性的、合理的、科學的有機的融合,我們要注意根據(jù)我們這一地區(qū),學校環(huán)境學生特點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將一些新興的,學生感興趣的或者是富有地方色彩的運動項目引入體育課堂教學,讓我們體育課堂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如現(xiàn)代體育舞蹈,街舞、交誼舞、兔子舞等,這樣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噢!體育原來是這樣”,我們懂了;是技能的運動,又是通過活動讓我們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失敗,學會自我調控的方法,形成積極進去的生活態(tài)度,消除因運動能力較弱產生的厭煩情緒,產生合作的欲望,學會交流協(xié)商,我想學生只有在堅持不懈、執(zhí)著引導下一定會悟到,知己知彼,樂而不厭。
2.2 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2.1 精心設計教案。教學內容設計方面而言,教師首先要明晰學生能力,要能夠清晰知曉學生是否可以完成相關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是否已然超出學 生能力之外,此后就課堂練習進行全面思考,判定其對擬教技術是否熟練掌握,怎樣能夠靈活應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系列問題。
2.2.2 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大多數(shù)體育教學活動都是在室外展開,戶外環(huán)境相對室內而言,略顯嘈雜;教學過程中,教師語言盡量精簡,嚴謹,保持語速一致,語聲響亮,極具穿透力,可適當添加一份幽默感。針對課堂授課氛圍,在語言方面作以調節(jié),關鍵時期還要重視語言要想收獲良好教學效果,則關鍵在于教案設計。教案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部分,最好是添加一些教學實例,與理論知識相結合。課堂上,教師需要就整個教學內容作以設計,將其跟學生特點,課件內容,教學方式等相結合。與此同時,體育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體育教學課堂,尤其是戶外教學,通過自身感召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培養(yǎng)學生審美觀念。
2.2.3 采取多樣性的教學方法。作為體育課教師,最為關鍵的就是肢體語言,個體通過各項行為,將自身內心所想有效表現(xiàn)出來,對體育教學最終效果產生一定影響。經過多次示范演練,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體育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而言,有著潛移默化作用,影響甚大。所以,我們需要充分認知這點,并靈活應用于教學實踐活動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手勢,眼神,語言等方面有效綜合,充分發(fā)揮輔助效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做出客觀評價,絕對不能輕視細節(jié),但也不宜夸張過度。
體育教學課堂上,充分利用各項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求知欲望,讓其能夠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中,將內心所想轉變成為實際行動,對學生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技能整合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促進作用。體育教學內容的覆蓋面更廣,課堂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對此,教師需要在授課之前,就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
[1] 毛年生.當前體育課堂教學中需注意的幾個問題[J].基礎教育研究2009,(10):56-57.
[2] 張朋炬.談新課程下體育課堂教學的規(guī)范[J].體育教學2009(03):17-18.
[3] 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 郭湛.人活動的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李召存.教學中主體參與有效性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0(10):26.28.
鄧凱,男,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學校體育學。
G633.96
A
1671-1602(2016)22-0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