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鳳俠
我國每所小學在實施教學管理的同時,還應加強德育管理,學校管理階層負責實施德育管理工作的總體規劃,每位班主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負責這項工作的具體落實情通過學校和班主任的通力合作,切實強化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施效果。
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實施策略我國各所小學承擔著實施啟蒙教育的時代重任,教育部要求我國每位學生都應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就要求我國每所小學在實施教學管理的同時,還應加強德育管理,學校管理階層負責實施的德育管理工作的總體規劃,每位班主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負責這項工作的具體落實情通過學校和班主任的通力合作,切實強化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施效果。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有助于落實我國中小學的教育目標
教育部明確規定,我國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新人,要求我國每位學生、尤其是中小學生應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其中,教育部、各級教學主管部門都對我國小學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國每所小學加強德育管理工作,一般都是班主任來具體負責這項工作。從工作效果來看,德育工作需要長期、持續的開展,而且德育工作的成績與效果短時期內難以體現出來,也不如教學成績那么明顯,需要時間的流逝來檢驗,每位班主任只有長期付出,才能鞏固德育工作的實施效果。
2.有助于我國少年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小學內,班主任開展的德育工作,是有效預防、改進兒童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促進我國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最近一段時間內,校園傷害事件屢次發生,尤其是剛剛發生的湖南少年殺師案,這些少年制造的刑事與民事案件,一次又一次撞擊著人們的心靈。這就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各所小學加強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學校和班主任通過有效的引導,經過潛移默化的熏陶,向每位孩子輸送正確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灌輸一定的法律意識,確保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3.有助于抵制不良文化的沖擊
現代社會環境中,信息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一定的福祉,但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電視文化、網絡文化、手機文化的飛速發展,把一些負面影響傳播了少年兒童這個階層,電視中的不雅情節造成了一些孩子出現早熟、早戀、逆反等心理問題,網絡與手機里的一些游戲,也會給孩子們帶來暴力、打殺等影響,這種情況下,每所小學、每位班主任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為孩子們樹立起一道健康的防護墻,抵制不良文化的沖擊,凈化我國少年兒童學習與生活的成長環境。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完善的環節
1.德育工作的一些準則存在抽象化傾向
為了確保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國教育部頒布了《小學生日常行為準則》作為德育工作、學習與生活的具體指南,總體而言,這項準則的要求相當全面、具體,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條準則就需要進一步完善,一些學者在研究了中外不同國家針對中小學生行為準則的條款之后,就指出了我國規定的準則存在抽象化傾向,缺乏具體的執行措施,相應的就增加了班主任老師的工作難度。
2.學校缺乏與學生家庭的有效合作機制
家庭是每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第一課堂,也是配合學校、班主任實施德育管理工作的場合,每位班主任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都需要學生家長、家庭的有效配合?,F實情況下,我國一些小學缺乏與學生家庭的有效合作機制,部分家長對自己孩子的一些行為聽之任之,過分看重學習成績,輕視德育工作,認為自己的孩子只要成績好就行,學生在學校中形成的一些優良的行為方式,在家里卻得不到家長的支持,這就影響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效果。
3.德育教育的實施機構比較單一
在國外的中小學通過鼓勵學生進入社會公益機構、社區、貧困家庭中,通過學生的身體力行、親身參與來感受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這種做法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相比較而言,我國德育教育的實施機構比較單一,基本上都靠學校制定一些規章制度、班主任通過言傳身教來強化這項工作,學校缺乏同社會、公益機構、福利院、養老院等社會機構的有效合作,學生也沒有現場教育與感染的場合、空間與機會,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學校的規章制度,有時間后顯得空洞乏力,難以達到預期的工作效果。
三、我國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施策略
1.開辟德育工作的實施渠道
在新的形勢下,以往的僅通過思想品德課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單一途徑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工作的要求,因此,開辟德育工作的多種渠道和多種途徑已是大勢所趨。班主任除了組織上好思想品德課外,還應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和全體教職工的作用,把德育寓于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寓于課外和校外活動之中,寓于社會實踐和勞動中,做到知、情、意、行相統一。學生不應僅僅從教師那里獲得德育知識,明白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家庭、社會(包括各種媒體)、集體等也是對他們進行德育的重要力量和媒介。學校和班主任開辟德育工作的實施渠道,建立全方位的、立體的德育體系,使學校的德育工作成為一個無所不在的網絡系統,確保這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2.鼓勵德育工作滲透到學科教學之中
我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說過:教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品德的人,這就都要求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要處理好各門學科知識與德育學科的關系,知識教育與德育滲透的相互關系,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以期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班主任老師應開發各學科的德育教育資源、注重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發揮各學科課程各自的優勢,讓每一個教師都認真參與,真正實現每一個教育者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設想。
3.運用正確的德育工作藝術
小學德育需要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這需要班主任有一定的教育藝術,單靠強壓硬管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故此,每位班主任老師應深入學習兒童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研究小學生德育工作的規律,閱讀有關兒童教育的經典著作,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做到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感化陶冶學生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我國小學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需要學校和班主任老師共同負責,完善工作機制,建立有效的工作準則,為我國少年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創造出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宋麗杰.淺談小學班主任的德育藝術管理[J].讀寫算,2013,(28).
[2]田潤愛.如何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J].學友文摘,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