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春麗
(湖南省藍山縣職業中?!『纤{山 425800)
?
聯系實際 重在理解
——中職語文應用文教學初探
彭春麗
(湖南省藍山縣職業中專湖南藍山425800)
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應用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應用文的實用性入手,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多提一些利于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每一種文體的特點和寫法,幫助學生學好應用文。
中職語文 應用文 舉例 理解
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寫作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作文,二是應用文。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掌握應用文寫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應用文具有實用性的特點,學生走出校門以后會經常用到應用文,對于還要參加對口高考的學生來說,應用文寫作也是語文考試中的必考內容,而且所占分值很大(總分120分的題目,應用文占12分)。可是,在中職語文應用文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會遇到一些不好解決的問題,比如如何讓學生理解每一種應用文的文體特點和相對固定的“格式”等。在應用文教學中,教師既要讓學生理解每一種文體的適用范圍,又要讓學生了解每一種文體的固定格式和結構,還要讓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寫作方法。當有時候學生覺得枯燥或者對于一些內容無法理解時,教師講得再多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此外,對于一些常用的文體,例如感謝信、表揚信、應聘書、求職信等,學生在學習當天都能寫出符合要求的應用文,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大部分學生又都忘記了寫作方法,寫出來的應用文有的張冠李戴,有的“缺胳膊少腿”,還有的學生腦子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起來該如何下筆。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在學習應用文寫作時理解少,仿寫多;二是平時不注重復習,沒有“溫故而知新”。那么,如何才能讓中職學生又快又好地學好應用文呢?[1]
教師可以在應用文教學中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從應用文的實用性入手,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多提一些利于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每一種文體的特點和寫法,把教材中“死”的知識變得“活”起來。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引發學生對一些具體問題的思考,從而幫助學生學好應用文。[2]
例如,在講求職信和應聘書的區別時,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語文 職業模塊 財經、商貿及服務類)中對求職信的解釋是“求職信是求職者向自己所要謀求職業的單位進行自我介紹,以謀求錄用的一種文體”,而應聘書“是指求職者根據用人單位發布的招聘人員的廣告、通知和其他有關信息,有目的地表達求職意向的一種應用文體”。雖然教材分別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求職信和應聘書的寫法,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很難分清楚二者之間的區別。到底什么時候寫求職信?什么時候寫應聘書呢?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兩種文體的細微差別,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以下幾個問題:
1.如果你是即將畢業的中專生,為了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你要寫一份?
學生回答:求職信
分析:因為求職信是可以一信多投的,同一份求職信稍作修改以后,既可以投向醫院、學校,又可以投向公司、企業等,不管對方是否發布招聘信息,都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快遞等方式進行投遞。正是因為求職信對崗位沒有具體明確的要求,所以求職信在寫作內容上,注重對求職者自我條件的全面展示,包括求職者的學歷、技能水平、特長、興趣愛好、工作經驗等等,也就是說,求職者具備的大部分優點和潛能都要在求職信中展示出來。例如一個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比如語文教師自己),可以選擇做很多工作,既可以在企業當文員,也可以在學校當老師,既可以在公司當銷售人員,也可以在酒店當經理助理等。當他(她)的求職意向還不明確的時候寫一份求職信,那就需要把他(她)身上的優點和條件全面展示出來,如能說會寫,交際能力強,具有教師資格證,是學生會干部,曾經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等。因為不同的用人單位有不同的用人要求,求職者在不知道用人單位具體要求的情況下,必須全面介紹自己,以謀求更多的求職機會。
2.如果你是師范畢業的學生,剛好我們學校(藍山縣職業中專)招語文教師,你應該寫一份?
學生回答:應聘書
分析:因為應聘書是在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的情況下,求職者根據具體崗位要求有目的地表達求職意向的一種文書。如果是想來應聘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師,那么首先就要寫清自己確實能夠勝任中職語文教師這個工作。在應聘書的寫作內容上要針對“語文教師”這個崗位來推薦自己。例如大學本科中文系畢業,語文基礎知識扎實,各科成績突出;通過努力,獲得了中專教師資格證;普通話標準,具有普通話二級甲等證書;曾經在省重點中學實習,并被評為優秀實習生等。而如果這個大學生是去應聘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那應聘書的內容側重于就不一樣了。那就應該突出求職者這些方面的優勢:能說會寫,溝通交流能力強;做事認真細心,責任心強;會開車,熟悉電腦操作等等。總之,在應聘書的寫作上,一定要針對某個具體崗位來推薦自己,展示自己符合特等崗位要求的條件和能力,讓用人單位在挑選人才時認定你有足夠的實力來勝任這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求職成功。當然,不管是求職信還是應聘書,內容都要客觀真實,不能弄虛作假。[3]
通過對以上兩個問題的回答和分析,學生基本上弄清楚了求職信和應聘書的區別,即求職信的要素是“求”,目的是力求吸引對方,引起對方興趣,重在自我“介紹”;而應聘書則是圍繞那些特定的條件和要求寫作的,具有明顯的針對性,重在自我“推薦”。同時也理解了為什么求職信的寫作重點是“突出自己的才能和特長”,而應聘書的寫作重點是“有的放矢地表明自己勝任工作的條件和能力”。
3.如果職業中專沒有發布招聘信息,而你又想成為其中一名語文教師,那么是寫一份求職信呢,還是應聘書?
學生回答:求職信
分析: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發布招聘信息,那么就不能寫“應聘書”,而是寫求職信。在這種情況下,求職信的內容就不是“全面突出自己的才能和特長”了,而是要針對語文教師這一崗位,重點推薦自己在這個崗位上的條件和能力,因此,在內容和寫法上與應聘書相似。
通過對以上第3個問題的探討,學生就可以完全理解“求職信”寫作的兩種情況了,同時也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應聘書適用范圍的理解。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只顧于對教材中理論知識的講解,或者只是局限于讓學生學習教材中的“案例”,那么學生將很難把握這兩種相似文體在內容和寫法上的差別。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在應用文教學實踐中聯系實際,多舉一些學生熟悉的例子,提出一些利于學生思考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加以分析,那么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應用文。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2]微陽.圖解心理學.中國華僑出版社.
[3]任俊.寫給教育者的積極心理學.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