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紅梅 唐艷娟 曾曉云
?
淺談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效果的探索與改革
□陸紅梅唐艷娟曾曉云
【摘要】鑒于土木工程專業傳統實踐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本文以生產實習、認識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及課后實踐等環節為主進行改革探索,旨在提高本專業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索與改革
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環節包括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包括認識實習、測量實習、工程地質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環節,實踐教學效果決定本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是決定本專業教學質量的關鍵部分,是本專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因此,提升本專業實踐教學效果,是當前專業教學的重點所在。
實踐教學是本專業人才培養中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是構成學生完整知識能力結構、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的實踐教學實施的特點主要以學生上交的成果作為評價學生實踐環節完成質量是否合格或者優良的標準,其缺陷是缺乏必要的過程監控,從而導致部分態度不端正的學生完成質量不高,效果不佳。鑒于存在的問題,本專業不斷重視實踐教學,在本年度確立總體指導思想: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生產實習、認識實習、畢業設計、課程設計、課后實踐等實踐環節的內容和教學模式改革作為本專業部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突破口,不斷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奠定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
本專業實踐性強,因此,在學生大三開學的第一個星期就安排認識實習環節,并在大三暑期階段安排一個月的工地實習環節。以往的暑期實習,部分學生由學校聯系實習基地,統一安排實習,部分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地點,實習結束后上交實習報告和實習單位的實習鑒定。為了更加規范生產實習和認識實習,學院針對2013級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進行了大膽嘗試、銳意改革。
1.積極探索實施生產實習匯報新模式
此次匯報是土木工程系認真總結近年來生產實習以“學校統一組織,學生集中實習”方式中存在“實習點人數眾多,實習安全隱患突出,導致施工企業難以接收”,以及“實習周期與工程施工進度不匹配,實習工作量小且深度不夠”等不足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旨在全面考查學生的實習質量,檢驗學生的實習效果。學生就自己實習的工程項目,從工程概況、參與的施工環節、實習感悟等方面進行了匯報。此次匯報也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平臺。學生的實習工地遍布天南海北,實習工程項目類型種類繁多(包括了高層建筑、鋼結構廠房、道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等),針對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在座的老師和同學進行了熱烈討論,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實習收獲,并結合生產實踐中的所見所聞,對僅剩的一年大學時光制定了具體的學習計劃,認清了自己的擇業道路。短短幾分鐘的匯報凝聚了學生數日的實習工作的心血,圖文并茂的PPT匯報交流,也鍛煉了學生用專業術語陳述工程問題的能力,拓寬了對“大土木”多種類工程施工技術的認知。匯報結束后,學院將結合實習報告和此次匯報表現給出同學們最終實習成績。由于生產實習匯報尚屬首次進行,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土木工程系將認真總結并完善相應制度,使實踐教學環節匯報常態化,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2.規范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教學文件,提高生產實習教學質量
為了加強和規范實踐教學管理,確保教學實踐環節的效果,提高實習質量,學院特制訂認識實習、生產實習教學文件,包括實習大綱、實習計劃、任務書、實習鑒定表、實習日志。
畢業設計在課程設計的基礎上,由單人獨立確定一套建筑方案及完成建筑施工圖紙的手工繪制、確定結構方案及繪制結構施工圖紙;或者根據建筑圖紙確定結構方案及完成一套結構施工圖紙,以及完成施工圖預算和施工組織工作。由于以往的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要求不同,學生完成的畢業設計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統一規范管理,本專業特制定畢業設計示范文本,編制建筑、結構方向的畢業設計示范文本以及工程概預算與施工組織畢業設計示范文本,以形成指導文件,便于師生統一交流,方便畢業設計日常工作的管理。
1.實施了土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的改革
“土木工程概預算”課程設計增設了工程招投標環節模擬,主要側重點在對商務標投標現場的模擬。在本次課程設計改革中,設置了一個實踐教學改革實驗班,本班通過一個小組編制工程標的、三個小組編制投標報價,在指導教師的輔助下,進行招投標現場的模擬。由于實驗效果的原因,學生較非實驗班學生看圖仔細,在編制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互相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甚至超出了本次實踐教學改革的目的,效果良好。其次,學生在組織招投標模擬現場的過程中,發揮主人翁精神,不斷收集資料,使整體流程進展十分順利,學生受益匪淺。本次實踐教學改革通過不斷地探索努力,從不同的源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教學相長,效果十分顯著。
2.實施“鋼結構”課程設計環節改革
“鋼結構”課程設計由于時間有限,學生只能以較簡單的構件作為課程設計的聯系目標,可能存在內容的重復。為了克服學生由于內容重復及惰性造成不認真對待的問題,特設本課程設計答辯環節,促使學生認真對待,這對于知識點的認真領會和掌握具有較好的作用。
本專業充分利用課程組教師從事科研和社會咨詢服務的成果,并結合本地建設工程具體實例、富有現實指導意義的工程項目,引導學生組成團隊進行實際工程再設計、施工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另外,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研課題和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訓練,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三下鄉活動,不斷為學生提供工程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參與工程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燕,袁科,付勇智.卓越工程師培育過程中專業認識實習的意義及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4):140-141.
[2]段福斌,楊禮康,潘駿,楊華文.提高專業認識實習教學效果的思考[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07,19(1):64-66.
[3]周龍昌,陳小鵬,王琳琳,韋小杰,龍云飛,祝遠姣.精心設計實習內容提高認識實習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4):113-115.
[4]張倩影,呂俊杰.加強實習教學規范化建設培養高素質冶金人才[J].中國冶金教育,2010,(4):78-80.
[5]王金東,賈光政,鄒龍慶.石油特色機自專業認識實習的改革與建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7):177-177.
(編輯:王春蘭)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11-0097-02
作者簡介:陸紅梅,碩士,新疆石河子大學水利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造價管理;唐艷娟,水利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曾小云,水利建筑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