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梅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益陽 413000)
?
項目教學法在微生物檢驗教學中的應用
何雪梅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益陽 413000)
摘 要: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近年來被逐漸應用于微生物檢驗教學中。項目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獨立處理事情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微生物檢驗 教學
現代技術人才的培養,主要是綜合能力的培養,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1]。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傳授專業的技能,而缺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獨立處理事情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項目教學法則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在上述能力培養方面的不足[2]。
項目教學法是學生之間或者和老師一起,共同完成一個項目,同時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育模式[3],其來源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德國的“行為引導式的教學模式”[4],它是通過組織學生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包括設計、實施、管理,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完成教學活動。其目的在于把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變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步驟:(1)立項:老師提出項目,并對項目進行講解和安排項目實際操作。(2)制定計劃:針對這一項目,學生進行分組,查找資料、討論,制定出項目計劃,包括實施步驟和程序。(3)實施計劃。(4)檢查評估:學生闡述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老師評估是否達到教學目標。(5)歸檔或應用。
1.微生物檢驗教學現狀
(1)教學內容與實際運用的矛盾
傳統的微生物檢驗教學理論體系多,內容比較完整,教材內容明顯復雜、偏難、偏深,不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操作。實際工作中,對微生物的檢驗方法要求簡單、容易理解、快速,這就與教學內容產生脫節,明顯出現學用不一致的矛盾。
(2)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比例不匹配
傳統微生物檢驗教學方法如引導式和討論的教學方法,主要還是以“灌輸”或者“填鴨”為主,雖然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但由于缺乏實踐,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創新的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得到限制。社會需求的人才需要具有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強和具有綜合運用能力,這與實際教學模式不匹配。
(3)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微生物檢驗教學內容多且偏難,實驗過程繁瑣且枯燥乏味,學生一般不喜歡這樣的課程
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2.應用項目教學法意義
在微生物檢驗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可將教學內容融入到項目中,完成項目的同時也完成教學目標。實施項目教學法意義:(1)將一些教材中復雜、偏難、偏深的內容簡化或者刪除,將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中密切結合,使所學知識更具有實用性;(2)提高學生實踐教學的比例,增加學生動手時間,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3)項目教學法,由學生自己完成一個項目,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項目設計
老師通過深入討論和研究,提出實驗項目,并對項目進行必要的解釋和提供相關參考資料,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接到項目后,每3人組成一個實驗小組,結合實驗室條件和老師提供的相關參考資料,自行查找和收集資料,每個人設計實驗方案,以及需要的實驗設備、器材、耗材等。學生完成初步的實驗方案后,每個人進行小組內講解,最后小組內進行討論和匯總,形成小組實驗方案,同理可以確認大組、全班的實驗方案。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老師只是做必要的提示以及提供學生設計方案中所需的設備、器材、耗材等,其他不做干涉,除非有些實驗方案中,實驗條件不足,可讓學生修改其實驗方案。
2.實驗準備
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的實驗方案,準備實驗所需的設備、玻璃儀器、試劑等,對于一些有限的儀器和設備,老師安排,小組進行公用,安排一組或幾組配置整個班級的試劑使用量以及準備藥品和消毒棉球等;另外,為了安全起見,老師對一些操作進行指導和安全提示,如滅菌鍋正確操作、玻璃儀器的消毒等。學生復習之前所學的實驗基本操作,如制備培養基、配置試劑、對實驗儀器清洗、烘干、標記、殺菌消毒等。
3.實驗
實驗的整個過程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實驗過程中。老師在過程中除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外,不做干涉,對學生的錯誤進行記錄。由于學生在實驗之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實驗比較順利。在實驗總結時,老師請組內或者其他組員對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并在全班進行相互交流和學習。完成實驗后,對實驗室進行清理。老師對實驗的教學活動進行總結。
4.實驗報告
要求學生根據各自小組實際情況和真實實驗數據完成實驗報告。對于實驗操作正確、無錯誤,實驗結果與預期一致的小組,評為優秀;對于實驗失敗和與預期不一致的小組,小組進行分析和討論,獨立找出原因并提出解決方法的小組,同樣評為優秀。培養學生正直、誠信的職業品德,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5.評估實驗成績
微生物檢驗教學應用項目教學法,發揮了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運用的能力。老師根據學生在項目設計階段、準備階段、實驗階段、分析處理問題階段的綜合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分。實施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老師對學生提出來各類的問題進行解決,甚至對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深層次的探討,給學生提供一些合適的解決方案。所以需要老師具有豐富的經驗、提前備大量的課。
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把“灌輸式”的傳授知識的方式轉變為培養能力為方向傳授方式[5]。
對教學內容、方式進行改革,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項目教學法在微生物檢驗教學中推廣應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熟練掌握微生物檢驗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亞楠,朱玉珍,付華.微生物檢驗教學應用“項目導向”教學模式的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4,30(19):168-169.
[2] 朱玉珍,楊亞楠,多文蘭.“項目導向”教學模式在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2):1739-1740.
[3] 夏曦中,彭方,車婧,等.創新型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的探索——土壤微生物分離實驗[J].微生物學通報,2014,41(12):2525-2529.
[4] 徐晶雪,張虹,汪洋.微生物學實驗“項目依托式”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12):1452-1454.
[5] 張業霞.微課與視頻反饋在微生物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14,26(3):79-82.
通訊作者:陳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