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斌
(四川警察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
?
新時期警察體育的分類解析
沈 斌
(四川警察學院 四川瀘州 646000)
摘 要:警察體育作為具有職業特點的社會文化現象,作者結合警察體育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展與應用,將警察體育按學科分為警察體育教育、警察職業體育、警察休閑體育、警察競技體育四類;按科目結構和性質特點分為公共體育、基礎技能、防衛與控制、武器使用、警務戰術、防暴戰術、警察素養七類。
關鍵詞:新時期 警察體育 分類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國警察群眾性體育和警察體育教育大踏步發展,推動和促進了警察競技體育和警察體育文化的孕育和發展,為我國警察隊伍的現代化、正規化、科學化建設起到了催化的作用。[1]
警察體育(Police Physical Education)隸屬于體育學,源于軍事體育,是公安學與體育學的結合,既具有公安屬性,又具有體育屬性。警察體育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型交叉學科。在發展過程中,其定義爭論較多,現在也沒有一個被絕大多數警察體育專家所認可的權威詮釋。[2]
1.警察體育的內涵
警察體育的發展依賴于公安學的發展,和警察職業的發展息息相關,而警察是武裝性質的國家治安行政力量,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說明了人民警察的職業特點是在法律的框架下,具有暴力性、強制性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警察體育素質就成為了人民警察職業素質中最重要的一環,是衡量一名警察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警察隊伍素質和隊伍建設的關鍵依據。
警察體育的內涵是發展人民警察的身體素質,提升維護社會治安、制止違法犯罪行為、懲治違法犯罪人員的能力和素質的一門科學。具有實戰性的特點。
2.警察體育的外延
警察體育是體育學的一個分支,包含典型的體育屬性,同時,又結合了公安的工作性質和職業特點,具有典型的實用性、對抗性、暴力性的特點,這些屬性和特點成為警察體育外延的主要構成元素。
警察體育的外延包括:警察身體素質的提升,警察執行警務實戰能力的提升,警察警務執法思維的養成,警察身心健康的保證,警察體育教育的開展,警察體育競技活動的訓練與競賽,警察體育文化的建設。[3]
3.警察體育的概念
在此,作者根據警察體育的內涵和外延,對警察體育的概念定義為:警察體育是通過身體活動的手段,以提升人民警察執行警務活動所應具備的專項技能和職業素養為目的,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此概念的含義分為五個方面:第一,警察體育是通過身體活動的手段來開展的,反映了警察體育的體育本質屬性,突出警察體育的發展是在體育學的發展框架基礎上的。第二,警察體育的開展是建立在人民警察執行警務活動的法律行為基礎上的,是受國家法律所約束和受國家法律所保護的,是公安本質屬性的體現。第三,警察體育是以提升警察專項技能和職業素養為目標的,體現其職業特點和職業性質,突出了警察體育的指向性。第四,警察體育具有促進警察身心健康的作用,警察體育是提升警察個體與群體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健康和道德健康的有效手段。第五,警察體育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既是一種社會活動現象,又是一種文化活動現象,警察職業是社會環境下的一種職業,警察也是社會成員中的個體,警察文化、警察體育文化也是一種文化的構成元素。
警察體育隸屬于體育學,是以體育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為基礎,將體育運動項目運用于警察體育中,再結合公安學加以改變和運用,在體育學的基礎上添加了警察職業特色和職業手段。
警察體育是在軍事體育的孕育下形成與初步發展的。警察和軍隊的性質都是國家的武裝力量,是國家機構的主要組成部分,都具有強大的武力,都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責,都具有職業暴力性特點。警察和軍隊職業區別在于:第一,歸屬不同:公安機關屬于政府的一個部門;而軍隊受軍委管理。第二,職能不同:公安機關是維護社會治安秩序;而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第三,手段不同:公安機關是制止和打擊違法犯罪,以防衛、控制和抓捕為手段;而軍隊是以軍事防御和軍事打擊為主要手段。由此衍生出來的警察體育和軍事體育雖然在很多方面都有交叉和滲透,也有許多借鑒,但在學科定位、學科分類,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所采用的技能運用、戰術思維等都產生了較大差別。[4]
依據警察體育的外延性質,警察體育可分為:警察體育教育、警察職業體育、警察休閑體育、警察競技體育。
1.警察體育教育
警察體育教育,又可以稱為警察學校體育,是指全國各公安院校、訓練基地所開展的警察體育教育訓練,是公安教育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和提升警察的身體素質、警察的警務執法技能,增強警察的素質養成為目標,以課程教學、課余訓練、綜合演練為手段的體育教育模式。警察體育教育的對象包括:公安院校公安各專業本、專科學歷教育,研究生教育,公安機關警察自考教育,政法體制改革教育,在職民警的各種培訓教育(新警培訓、晉升培訓、輪值輪訓、專項培訓、業務培訓等)。警察體育教育的內容包括:警察體育概論、警察體育保健學、警察體育文化的培養,體育(含田徑、武術、體操、球類等)的學習,身體素質能力的提高,警務技、戰術的學習和提高,警察專業素質的訓練與培養等。
2.警察職業體育
警察職業體育,是指公安機關不同警種的人民警察為完成相應的職責任務而必須掌握的職業技能與素質,并不斷加強訓練與提高的過程。是以個人訓練與團隊訓練、常規訓練與集中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體育訓練模式。警察職業體育的訓練對象包括所有的在職人民警察,不論職位高低、警銜高低的差別,只是由于警種和職責分工的不同,訓練項目的側重不同。警察職業體育的內容包括:隊列訓練、體能訓練、攀爬術、駕駛技術、格斗技術、緝捕技能、警械裝備使用、武器使用、警務戰術、防暴戰術、警察指揮、臨戰綜合演練等。
3.警察休閑體育
警察休閑體育,是指人民警察為提高身體素質,促進生理、心理健康,而開展的健身休閑娛樂體育活動。警察休閑體育有利于緩解人民警察長期在身體上、心理精神上的壓力,釋放不良情緒,放松緊張情緒,調節、恢復和提升人民警察的生理、心理狀態。警察休閑體育具有健身、娛樂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培養人民警察的審美情趣、滿足人民警察身體和精神上的需要,增強團隊凝聚力,加強組織紀律觀念,形成和提升團隊意識與團隊戰斗力,培育和豐富警察體育文化。警察休閑體育包括:健身健美、游泳、棋牌、球類運動、登山越野、定向運動、心理行為訓練、跑步漫步、武術養生、瑜伽等一切有利于調節身心健康的體育活動。[5]
4.警察競技體育
警察競技體育,是指以競技體育運動的形式和手段,推動警察體育的發展,增強警察體育技能水平,提升警察體育運動潛能,帶動警察體育文化發展的一類警察體育活動。警察競技體育具有開發和提升警察體育技能、豐富警察體育文化、增強人民警察凝聚力、培養集體主義觀念、樹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培養人民警察的意志品質、提升人民警察思想道德素質、培育人民警察的職業榮譽感、激勵人民警察的進取心的作用。現代世界警察競技體育賽事主要有:世界警察體育比賽、世界警察警用手槍射擊比賽、國際警用車輛拉力賽、國際警察搏擊大賽等,我國警察體育競技比賽主要由各級前衛體育協會組織,包括:全國警察射擊比賽、各種警察體育運動會、各種警務技能教學比賽、各種警務技能大比武、各種警察體育單項賽事等。警察競技體育賽事項目主要包括:各種槍支射擊、武裝越野、格斗(含散打、拳擊、摔跤等)、機動車駕駛、警察五項、馬拉松、田徑、戰術、游泳、球類(含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航模等。[6]
依據警察體育的科目結構和性質特點,警察體育可分為:公共體育、基礎技能、防衛與控制、武器使用、警務戰術、防暴戰術、警察素養。
1.公共體育
公共體育,是培養警察基本體育理論、體育文化素養、基本運動能力和素質的一類課程。是以國家教育部對大學生和群眾體育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公安部《公安民警體育鍛煉達標標準(試行)》和《人民警察訓練條例》的要求,落實對人民警察體育知識、體育文化、體育保健、身體素質鍛煉要求的終身體育鍛煉養成教育內容。包括體育理論、警察體育概論、警察體育保健學、警察體育文化、體育教育訓練等。體育教育訓練包括身體素質訓練、田徑、各種球類、武術等普通體育項目的學習、鍛煉和興趣培養。
2.基礎技能
基礎技能,是警察職業身體基礎能力培養和訓練的一類課程,是警務專業技戰術的基礎課程。包括體能、攀爬術、機動車駕駛、游泳。體能是警察執行警務實戰活動的身體條件基礎,其內容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訓練,技巧、平衡、協調性、準確性等身體運動能力的訓練,各種障礙翻越的訓練。攀爬術是研究警察在辦案過程為實現解救人質、抓捕犯罪分子或執行特殊任務中所實施的翻墻、爬樓、攀巖等攀爬技術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的學科。警用攀爬術是現代警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警務人員必需掌握的一門專業技能。警用攀爬術的基本理論是以登山運動、攀巖運動的理論為基礎,結合警察部隊執行任務的特點,根據人體的生理結構、運動方式,以及特殊器材,研究對墻壁、樓房、懸崖峭壁,特別是各種建筑物的翻越、攀爬、下滑、橫渡等中的技術、技巧規律,以及建立攀爬的思維程序,從而在各種情況下能準確判斷并使用攀爬技術。機動車駕駛包括摩托車駕駛、汽車駕駛、特種駕駛等。游泳包括基本游泳技術、武裝泅渡和水中救援等。
3.防衛與控制
防衛與控制,是警察在執法過程中主要技術運用。包括徒手防衛格斗技術(如散打、拳擊、摔跤)、控制技術(如擒拿術、緝捕術等單人和多人控制技術與協同配合)、警械裝備使用(如手銬、警繩、警棍、噴霧器等使用方法與技巧)。
4.武器使用
武器使用,是警用殺傷性武器,即各種警用槍支的使用。包括武器使用理論,即武器原則、法律規定、安全理論、射擊學原理和使用方法;手槍使用,分為基礎射擊、應用射擊和戰術射擊;特殊槍支使用,包括防暴槍、阻擊步槍、沖鋒槍等槍支的使用。[7]
5.警務戰術
警務戰術,是警察在執行警務活動時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技術、謀略。包括戰術動作技能訓練、警務臨戰學、警務行動戰術學、警務參謀學、警務作戰指揮學等。
6.防暴戰術
防暴戰術,是警察在面對群體性事件和暴恐事件時所采取的預防、控制、應對的方法、手段、技術和策略。包括防暴技能、防暴隊形、防暴戰術與指揮三大部分。
7.警察素養
警察素養,是警察從事職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思維養成和行為規范。包括軍事教育(軍事理論、軍事素質、隊列養成)、警察禮儀、心理行為訓練、法律原則與安全理念等。
參考文獻
[1] 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姚鑫、楊柳,《大學生體育與健康教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
[3] 韓鐵穩,《普通邏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4] 滿慶壽、狄志偉,《警察院校體育教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1;
[5] 王海源.警察體育與警務技能辨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7(08);
[6] 黃玉珍.試論警察體育的功能[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 2013(05);
[7] 李明.關于警察體育的定義、內容和特征研究[J].體育研究與教育. 2013(04)。
作者簡介:
沈斌(1976.11-)男,浙江金華人,畢業學校于西南大學,學歷學位:教育學碩士,任職于四川警察學院,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警察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