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要:由于高中英語這門學科的本身難度較大,加之作文是考察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教學項目,導致高中英語作文教學難度大,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影響到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對學生的長遠學習非常不利。因此,教師應分析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難點,并且正視教學的難點,采取有效教學策略高質量的開展英語作文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關鍵詞:高中英語作文教學;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136-01
作文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點,也是學生較為困惑的學習項目。由于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打好作文基礎,沒有一定的詞匯積累量及語法積累量,導致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無話可說,同時出現多處語法錯誤,影響到學生英語寫作的水平。針對于此種情況,教師應積極的分析目前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存在著的難點,并且細致的分析具體的解決對策,以提高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質量,進一步夯實學生的作文基礎。
1.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難點分析
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的教學難點,具體分析如下。①學生寫作基礎薄弱,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寫作的興趣,在實際的學習中排斥寫作,甚至是拒絕寫作練習,導致學生英語作文水平較低。此外,很多的詞匯積累量、語法積累量等存在著問題,部分學生無法科學的使用語法,影響到寫作的質量。②英語作文實際上是考察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一個項目。但是,由于學生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影響到學生的寫作水平,甚至是影響到學生的長遠學習及發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非常不利。③高中階段的寫作內容難度較大,對學生的要求也較高,很多學生由于長期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導致學生失去英語寫作的興趣,在寫作中積極性不高,常常存在著應付教師的情況,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的正視目前在教學中存在著的難點,并且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進一步提高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質量,進一步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實現學生英語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2.解決對策分析
2.1注重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加大學生的寫作積累,具體如下。①加大學生英語詞匯的積累量。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詞匯,才能夠確保寫作中有話可說,能夠有效的組織語言。教師應要求學生每天記憶一定量的英語詞匯,針對于初中階段沒有打好基礎的學生,教師應要求學生從初中階段的英語詞匯記起,以便于快速的加大學生英語詞匯的積累量。②幫助學生整理語法。總結最常用的語法,通過學生強化記憶,能夠快速的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提高學生英語作文的水平。
2.2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學生更高效率的完成寫作任務,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具體教師應做如下努力。①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寫作內容。像,很多學生喜愛運動、明星、影視作品等,教師可以以學生喜愛的事物作為寫作的內容,通過此種方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被充分的調動出來。②利用趣味性的教學手段開展作文教學工作。教師可以將競賽、游戲、故事等教學手段有效的融入到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以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作文學習的有效性。
2.3降低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難度。在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進一步降低作文教學的難度,減少學生寫作中的阻礙,提高學生寫作的效率。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進而寫作水平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應結合不同學習水平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提出不同的要求。針對于英語寫作水平高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出高要求,但是,針對于英語寫作水平低的學生,教師應適當的降低要求,以增強學生英語寫作的信心,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通過科學高效的實施,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3.結語
實際上,英語寫作難度較大,其也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難度較大的教學項目。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積極性不高,缺乏寫作興趣,甚至是部分學生厭惡英語寫作、排斥英語寫作,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無法順利的開展,最終影響到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針對于此種情況,教師應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解決目前高中英語作文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提高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肖璐.如何提高高考英語作文的得分[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 2015(08).
[2]胡珍娜,李鵬磊,張志凱.寫作要點分析[J]. 語數外學習(高中版上旬). 2015(08).
[3]周海燕.高中英語作文的有效教學及講評[J]. 英語畫刊(高級版). 2015(01).
[4]徐榮順.高中英語作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 學子(教育新理念). 2013(17).
[5]劉秀娟, 林成,李丹,霍玉鑫,劉立博,周建平,呂晶樹——優秀英語作文展評[J]. 學生之友(中考月刊). 2014(03).